APP下载

公共建筑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胡国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年20期
关键词:建筑安全层级建设工程

胡国民

(江苏天宁建设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1 公共建筑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监督力度不够,流于形式

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市场也一度低迷。为了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每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大,但建筑行业形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质量事故频发,豆腐渣工程没能得到完全杜绝,问题一再出现。不少建筑施工项目不能做到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工程多次转包,层层剥扣,资金流失现象严重,有的建筑施工企业唯利是图,不把质量安全问题当一回事,偷工减料的现象尤为严重。不少技术水平低下、综合素质低的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造成建筑施工的总体水平下降。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健全,质量把关不严,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质量监督应有的作用。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对于一些违法违章事件的处罚的规定不够明确。在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擦边球”问题,即某些检验项目的实测值,正好等于或相当接近于规定的允许值,实际质量状况处于允许限度的边缘。受质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限制有限,监督也容易流于形式。

1.2 监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监理人员职业素养较低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企业自身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再加上部分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公共建筑施工监理中的问题必然会不断出现,所以从事监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工程经济或者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过硬,对工程建设能够监督管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而且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该要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要有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但是,有不少监理企业不愿意加大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也没有做到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能力考核,所以使得建筑施工监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1.3 缺乏完善的监理体系,监理制度

从国外的成熟经验来看,开展层级监督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但是就目前国内的形势来看,国内的建筑安全层级监督制度和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做到以目前的政府行政层级为基础,涵盖整个建筑领域各项安全监管职能,所以使得整个安全层级监督体系的层级监督职能无法得以充分的实现,整个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2 公共建筑施工监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公共建筑施工监理力度

目前国家、行业、地方的建设工程监理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已经制订了一些关于建设工程监理的违规、违纪的处罚措施。在建设工程监理执业过程中确有部分监理企业(或个人)发生违规、违纪的行为,但国家、地方的建设工程监理管理部门或监督部门对其处罚的力度不够或由于种种原因根本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使这部分监理企业或个人抱有侥幸心理。因此,国家、地方的建设工程监理管理部门或监督部门应加大对违规、违纪的处罚力度,力求清除扰乱建设工程监理正常运作秩序的根源。只有这样,建设工程监理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2 从监理企业自身管理入手,提高监理水平

从企业自身管理入手,提高管理质量。管理质量的预控管理质量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中小型企业常见的管理通病是人员过于“精干”,信息资源缺乏,信息传递接口缺陷(包括内部、外部)等,这就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人员机构提出总的要求,按照有关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严格界定各自职能分工,处理好信息传递的接口,并按有关层次(如决策领导层、中级管理层、技术管理层)进行目标管理,这工作完成后,其他管理通病就迎刃而解,但应注意组织应随环境逐步深入化,并呈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监理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产品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加强对公共建筑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定时定期组织监理人员参加培训,实时更新监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工程建设经济、法律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设计、施工、管理,还要有组织、协调能力,让他们不断了解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熟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保持较高的知识水准。这样,以助于保证工程质量。并且还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隐患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最后,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3 建立系统完善的监理系统和制度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下一层级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及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提高层级监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强对下一层级部门的激励与约束,需要制定相对完整的、科学的、客观的层级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建筑安全层级监督的主体为各级人民政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委托监督机构等三个层级的管理机构。

考虑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其负有的管理职能不同,指标体系的建立应有所区别。因此,建筑安全层级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可在三个管理层次建立。通过对三个层次建筑安全管理机构法定职能的梳理,对每一层次的考核指标体系均设置三级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尽量统一,主要在指标权重上加以区别对待。这样就能保证公共建筑的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相关部门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建筑施工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工作的可行性,使公共建筑施工监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强化监测手段,杜绝打“擦边球”的现象,保证施工质量。

结语

在国家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筑施工监理这支新生力量为提高我国基本建设的管理水平,实施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造价)控制、安全(OHSE)控制”等方面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毕竟建筑施工监理在我国实行的时间不长,国家、行业、地方对监理执业的规范化管理不够完善,监理企业的数量增长较快,国家对监理人员执业的要求较高,监理企业人力资源不足,加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不完善竞争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工程监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施工监理体系,以保证工程质量。

[1]康燕云.浅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

[2]钟雄伟.浅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10).

猜你喜欢

建筑安全层级建设工程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建筑安全重于泰山
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