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权力涂上防腐剂 戴上紧箍咒

2013-08-15沈小平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腐败分子紧箍咒防腐剂

文|沈小平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上强调,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让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行,形成不能贪不敢贪机制,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这一论断,阐明了腐败和人民政府性质水火不容的立场,表明了新一届政府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和意志,也揭示了确保领导干部权力公用、建设清廉政府的途径和方法。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腐败的本质是权钱交易,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是在权钱之间设置“隔离带”,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既要惩治于已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更要防患于未然,强化制度建设特别是对权力的制约乃至制衡。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更加注重治本、预防和制度建设,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和完善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根本上关心、帮助和保护干部的重要手段。

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首先要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滥用。权力制约机制是权力正确行使的保证。只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用制度管权,才能确保权力规范运行,解决“不能腐”的问题。当前,要着重抓住那些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顺畅、监督更加有力,既保证权力高效运行,又保证权力正确行使。

其次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对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是组织上真正的关心、最好的爱护。监督是一道“防火墙”,可以约束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监督是一套“杀毒软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领导干部的缺点,不至于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权力公开透明,是监督的前提条件,也是最有效的防腐剂。为此,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并且确保公开形式通俗明了,让群众看得懂、便于监督,使干部不敢专权、难以挪权他用。

第三要对权力腐败“零容忍”,对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加强监督最有力的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铤而走险,就是因为他们看到很多腐败分子没有查处出来,腐败的盈利很大,无形中助长了腐败的侥幸心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提高腐败行为的被“惩治率”,才能警醒干部,打消侥幸心理,让他们不敢“冒险”。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让他们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后悔莫及,承担昂贵的“腐败成本”。这样,才能发挥警示威慑作用,向人民表明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决心,有效遏制住腐败现象的滋生。

第四要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权力观,奠定“不想腐”的思想基础。一些领导干部在诱惑面前之所以被缴了械,说到底还是权力观发生偏差,致使手中权力变了质。列宁曾经说过:“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慎重对待每一次诱惑特别是第一次诱惑,不能有丝毫贪恋,不能留任何余地。唯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自觉地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

猜你喜欢

腐败分子紧箍咒防腐剂
紧箍咒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牙膏中限用防腐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1-2021)
本期主题 可怕的紧箍咒
别把化妆品防腐剂妖魔化
紧箍咒
插画的视觉效应对腐败分子的警醒研究
得罪人新说
腐败分子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赞群众路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