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为百姓送公平”

2013-08-15文/吴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送温暖包头市讲堂

文/吴 燕

一天,一个腿部残疾的中年妇女来到我的办公室问:“你就是吴燕吗?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我慕名而来,多年前一家私人诊所把我的腿按摩坏了,我一个人生活,也没个商量的,你能不能帮帮我?”这样慕名而来的当事人我经常接待,原本素不相识,这份信任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同时也多了份责任。

20多年的法官生涯,源于实现父亲当法官的梦想,而从穿上制服的那一刻,我也有了一个梦想:我要让我的当事人享受到公正和尊严。

2005年,我担任刑庭庭长期间,为关押在看守所的49个未成年人做了题为“从头再来”的演讲。这次演讲,让孩子们慢慢抬起了一直低垂的头,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也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演讲结束时孩子们不息的掌声启示了我,面对法律知识匮乏甚至盲区的群体,公正执法不是句号,需要和普法惠民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司法价值。

2008年,我成为东河区委宣传部的宣讲员,承担着法律宣传的任务,我走进农村、社区、学校,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法律语言,讲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意在通过宣讲提升老百姓的法律修养,形成全社会对法律的敬仰,渐渐地 ,“吴燕说法”为当地群众所熟知。

2011年4月,在“吴燕说法”的基础上,法院又组建了“法官讲堂”,这在包头市法院系统尚属首创,由一个人发展为一个群体,团队的相互配合,干部的责任担当,心甘情愿的讲解,使枯燥的法律条文生动地体现出温暖和情意。2012年4月,我们又将动态的“讲堂”延伸为常态化的“法官工作站”。从走出去宣讲法律延伸为到现场化解矛盾,尽可能地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能够解决老百姓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法官最大的价值所在。

2013年,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成为包头市的一号民生工程,涉及居民12万多。我和法官们多次走进相关社区,老百姓焦急、疑惑,纷纷提问“我买别人房屋没办过户手续,拆迁时怎么办?”“我的房子是父亲的名字,拆迁时他不给我怎么办?”我们就在他们身边,用法律来说话。一位居民说“在家门口不花一分钱就能解决这么多的疑问,真是太好了!谢谢你们。”由此我想到,我们不仅送温暖更要送公平正义,送温暖是一时的雪中送炭,而送公平正义则是长久的制度保证。

工作更忙了,付出更多了,但只要群众有需求,我就愿意去担当,只要群众有收获,我的付出就有价值。“中国梦”是由每个人的梦想汇聚而成,我的梦就是要为百姓送公平,成为法律做在前的人,和老百姓交心的人,我坚信:圆梦之时,为期不远!

猜你喜欢

送温暖包头市讲堂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冬日送温暖
关爱送温暖
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