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现状

2013-08-15陈淑娥

黑龙江史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馆藏检索数字化

陈淑娥

(黑龙江省鹤矿集团职工大学 黑龙江 鹤岗 154103)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加速了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融合与互通,使各种文化信息在得以更广泛传播发展的同时,可以共享和利用。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图书馆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献数据中心,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既是信息时代的一场变革,也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虽然新世界传统图书馆和自动化图书馆暂不会消失,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数字图书馆将居首位。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l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数字图书馆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图书馆概述

(一)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机制。数字图书馆不是图书馆实体,它对应于各种公共信息管理与传播的现实社会活动,表现为种种新型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传播服务。它借鉴图书馆的资源组织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以普遍存取人类知识为目标,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类和精准检索手段,有效地进行信息整序,使人们获取信息消费不受空间限制,很大程度上也不受时间限制。

(二)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数字图书馆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大量分布在同地域或同国家的众多图书馆或信息资源整合,把不同地理位置上及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统一标准加以有效存储、管理并通过易于使用的方式提供给读者,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约束,使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网上远程跨库获取任何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高度的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特征,也是数字图书馆提供各种服务的前提。随着多媒体、超媒体、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知识的载体形式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步由单一的纸型载体向以磁介质、光介质等为载体的新型信息媒体转化。数字图书馆以统一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各种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从收集、组织、存储,到提供各种检索服务、传输服务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电子出版物的出版量越来越大,网络信息日益丰富,极大地丰富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来源。

(三)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

数字图书馆具有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由于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刚书馆更为广泛、更为先进、更为方便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较之传统图书馆具有很大的优势。

从文献存储上看,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与之相比数字图书馆对藏书建设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图书馆“馆藏”的含义已被扩展,不仅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如磁盘、光盘、磁带等),还包括不同的信息类型(如书目信息、全文信息、图像、音频、视频等),因而他得数字图书馆将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它们所能收藏的书刊等资料的数量也将没有空间制约。数字图书馆是把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加以储存,一般储存在电脑光盘或硬盘里,与过去的纸质资料相比占地很小。

从检索方式上看,用传统的检索方法,读者往往要在众多的卡片前花费不少时间,颇使借阅者感到不便,查全率和查准率都难以提高。图书馆都配备有电脑查阅系统,读者通过检索一些关键词。就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以往图书资料的查阅,都需要经过检索、找书库、按检索号寻找图书等多道工序,繁琐而不便。

从信息的传递速度上看,传统图书馆位置固定,读者往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数字图书馆则可以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读者只要登录网站,轻点鼠标,即使和图书馆所在地相隔千山万水,也可以在几秒种内看到自己想要查阅的信息,这种便捷是以往的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

从资源共享角度上看,众所周知,一本书一次只可以借给一个人使用。在数字图书馆则可以突破这一限制,一本“书”通过服务器可以同时借给多个人查阅,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存在的弊端

(一)资源浪费问题

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行列,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相关立法尚未制定和执行,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又难以找到彼此都认同的平衡点,同时,有的单位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而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有的单位则是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我国不少高校在盲目地建设数字图书馆,合作建设少、各自为政多的现象屡见不鲜,各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馆的数据库各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应用,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二)建设资金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后盾,但经费不足偏偏又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暴涨,以致许多馆连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奖励等各项基本经费都难以维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三)图书馆人员素质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尖锐。由于图书馆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各大高校中普通馆员与教师仿佛是两个相差极大的级别而接受截然不同的待遇,致使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图书馆置于优先考虑的范围,这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出现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

三、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库。通过相接的网络系统实现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联机采编和馆际间互借。尤其高校数字图书馆间必须做到多馆合作,共建共享,建立不同层次的共建共享联盟,共同开发和建设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二)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在进行高校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的处理,以做到充分地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原则。

(三)加快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图书馆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方能保证数字图书馆建设持续不断地顺利进行。加强馆员队伍知识结构的调整,引进既专于图书情报学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先进的自动化、网络化技术和一定的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系统地组织在职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进修。

(四)保持自身特色

重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只有加强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在资源共享中受益,这也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大亮点。

[1]裒英涛.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的数字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10):52-53.

[2]周华娇.浅谈网络环境下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05(8):143-144.

[3]王鉴辉.数字化时代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5):17-20.

[4]蔡兴蓉.高校图书馆网络馆藏建设实践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5(7):68-70.

猜你喜欢

馆藏检索数字化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英国知识产权局商标数据库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