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剧变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启示

2013-08-15王辉袁帅

党史文苑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民主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辉 袁帅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表明,执政党只有不断发展党内民主,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苏联和东欧国家共产党垮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权力过于集中,致使党逐渐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最终失去了执政地位,有的甚至自己也走向灭亡。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须釆取法律化制度化的途径,充分保障基层和党员的民主权利,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只有这样党内民主建设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前行。

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1.马列主义是确保党内民主建设方向的保证。马克思在 《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对如何实行 “民主”和 “集中”作了一些探索,列宁较为系统地阐述并实践了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党内平等、党内选举、党务公开等思想,这些思想仍是今天我们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这既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政党的基本要素之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的一切实践反复表明,只有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不动摇,保证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及其所领导的各项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2.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谈到党内民主问题,正式使用了 “党内民主”概念,这是我党历史上首次提出 “党内民主”。抗战初期,毛泽东强调: “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和发展党的重要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泼、胜利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武器。”[1]P529毛泽东还阐述了党内民主对于执政党的意义。1945年毛泽东在与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的谈话中,认为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新路,这里的 “民主”包含了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两个方面[2]。由此可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建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我们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

3.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探索党内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历任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和毛泽东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党纪党规上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有力保障。江泽民在2001年 “七一”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要 “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的深刻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3],第一次把 “党内民主”提升到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在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构建起由党代会、党委会、党内选举、党内监督和党员权利保障等五大制度所组成的党内民主运行机制。这一系列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论断和重要论述,不断完善党内民主的理论建设,不断充实党内民主的理论构架,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和重大创新,必将推动党的建设不断前行。

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基层和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出发点

1.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最重要的民主权利就是 “四权”,即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内民主权利就在于党员拥有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党员在纪律约束的范围内享有言论自由、参与议论党务和政务的权利;党员拥有选择干部的权利;党员能够对其他党员包括党的干部拥有监督的权利。党内民主就其实质来说,是指党内的一切重大决策与政治行动都要符合大多数党员的意愿,其基本要求是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管理和党组织对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4]。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什么时候党员权利得到尊重和维护,就能激发起党员关心党、建设党的热情,从而使党焕发生机和活力;反之,如果党的组织屡屡出现侵犯普通党员民主权利的事件,则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就必然会大打折扣,党员也会逐渐疏远党组织,甚至淡忘自己的政治身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表明,只有将党内民主建立在党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党内民主才可能健康发展。

2.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末端,基层民主建设的效果决定了党内民主建设的质量。必须重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把基层民主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渐进发展,这是群众路线在党内生活的反映,是尊重基层实践、尊重普通党员群众主体性、创造性的生动体现。要通过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法规、创新党务公开形式、完善基层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党内基层选举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建立重大事项决策的责任追究机制等方法加快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尤其是要着力探索党内基层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有效形式,使基层党内民主健康、持久地发展,并促进党内民主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深入展开。

3.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思想。实践证明,放弃民主集中制是造成苏东剧变的关键因素。民主与集中是实行党内民主不可缺少的两个过程。民主过程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中过程就是对各种议论、建议进行表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凡是民主与集中关系处理得好,民主集中制得到正确坚持和贯彻的时候,党内政治生活就比较正常,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比较强,党的团结统一就更加巩固,党的决策就更加科学,党的事业就更加兴旺发达。

三、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根本

1.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始终与党的基本路线紧密结合。我们党从来就是围绕党的基本路线,进行党内民主建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不断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来开展,党内民主制度制定的指导思想、内容和重要目标,都不能脱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2.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有利于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健康的党内民主有利于党的团结和统一,但党内民主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党内民主建设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不断进行改革,直至与之适应。如果党内民主建设出现偏差,偏离正确方向,甚至民主的具体方式选择不当都有可能危害党的团结和统一,进而危害党的执政地位,这是不能允许的。因此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不影响党的团结和统一,且有利于党的团结和统一为原则。党内民主重要的表现就是允许在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前提下,充分表达不同意见,但并不意味着党内可以随意而为之,可以划分派别,这是党内民主的警戒线,坚决不能突破。

3.党内民主建设必须有利于维护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既是党执政需要的环境,也是党执政需完成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执政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安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党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力量。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有利于维护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为要求,决不能将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人民民主建设的 “试验田”。如果这样,党内民主发展就可能改变党的结构和功能,甚至于改变党的性质,进而引起党内纷乱,危害政治稳定大局。

四、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走法律化、制度化的途径

1.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和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党委既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又要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部门党组 (党委)工作机制。

2.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党的各级委员会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本领,注意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3.完善党的民主监督机制。党内监督是我们党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要体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监督相互结合的原则,保障个人监督组织、下级监督上级、全党监督中央。重点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要自觉接受监督,使领导干部从行使权力开始,监督也就开始,权力到达哪里,监督就到达哪里。注重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结合,把国家专门机关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形式紧密结合,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加强党内监督是开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关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梁宏.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创新[J].世纪桥,2012(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牟广东.党内民主建设 90 年: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J].党政干部学刊,2011.

[5]郑易平.论邓小平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

猜你喜欢

民主中国共产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