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送礼风遇上毛泽东

2013-08-15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5期
关键词:土特产人民大会堂侨胞

中国的送礼文化源远流长。送礼行为在历朝历代都是痼疾,而且总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两袖清风的毛泽东对待礼品的处理方式则很独特也很感人。

解放初期,地方上常常向北京送一些土特产,请中央领导同志品尝。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周恩来总理召集各省的书记、省长等负责人在小会议室开会。他说:“我根据毛主席的意见,找你们来谈,各地向中央赠送土特产的做法是不好的,这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果实,我们白吃,这种风气要不得。以后你们谁送东西来,我们一定原封不动退回,而且要批评。”可见毛泽东在建国伊始就狠刹送礼之风。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得知身边工作人员收受了地方送的水果、茶叶、丝绸等物时,大发雷霆,并大刀阔斧地作了人员调整。接着他又根据统计情况,从自己的稿费中支出三万多元,代工作人员向有关省市作了经济退赔。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在保存两份礼品清单。其中一份清单登记了1958年至1959年中外人士送给毛泽东的部分礼品。对于送来的礼品,只有极少数几件,如西哈努克亲王送的公文包、齐白石送的砚台、郭沫若送的手表等被毛泽东留下外,其余的都造表交公。毛泽东留下这极少的几件,是由于与送礼人有较浓厚的私人情谊。

1964年,印度尼西亚掀起了迫害我侨胞的浪潮,我国政府义不容辞地出面保护了这些海外同胞。有侨胞出于感激之情,送了重达31.5公斤的燕窝给毛泽东,毛泽东毫不犹豫地指示:“把它们全部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

1975年,年事已高的毛泽东开始行动不便,咳嗽哮喘,外加心力衰竭,身体日渐衰弱。管家吴连登就向办公厅领导提出要给毛泽东增加营养,最好能弄点燕窝炖汤。领导找到人民大会堂党委书记,这才发现当年的燕窝尚有7两。经汪东兴批准,打收条取回中南海,每次瞒着毛泽东在汤里加一点。直到离世,这位伟人也不知道那31.5公斤燕窝被他喝掉了7两。 (据《文摘报》)

猜你喜欢

土特产人民大会堂侨胞
“黄海”药香飘海外 “双馆”齐下惠侨胞
重庆彭水县:土特产线上“赶场”
给土特产穿“花衣” 打开销路闯出富路
侨胞侨眷老当益壮 坚持18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神秘礼物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讲话
“侨胞之家”:以侨之名 行家之实
拿什么拯救你的审美,我们的“土特产”直男
人民大会堂对外开放的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