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营经济让职工增收致富

2013-08-15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工会副主席王东组织部干事吴程程

中国工人 2013年10期
关键词:自营全局管理局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工会副主席 王东 组织部干事 吴程程

红兴隆管理局现有12个国有农场和局直15个场处级企事业单位,拥有人口36万人,其中职工10万人。在9650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有耕地713万亩,草地、湿地和水面10万公顷。年产粮豆200余万吨,生产白瓜子、红小豆、西瓜、药材等经济作物200余万吨。职工自营经济由“九五”期末的10亿元增加到22亿元。“十五”以来,职工自营经济以年平均9.6%的速度增长,2011年自营经济分别实现产值利润49.96亿元和19.57亿元,人均纯收入为29912元。十年中,安置下岗再就业6万多人,有1万户脱贫、1万户致富。管理局曾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近年来,随着管理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局有6万余名职工下岗、转岗分流。下岗、转岗分流的职工要重新创业实现再就业,无疑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管理局党委认真分析了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导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意见,并将作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主要渠道。管理局党政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和支持自营经济工作,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实行了一把手工程责任制。成立了自营经济指导委员会,由管局党委书记和局长担任主任,副主任由工会主席和分管农业、畜牧副局长担任,各有关部门领导担任成员。党委书记常绍锋在管理局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进职工自营经济规模化发展,坚持规模就是品牌,特色就是效益的理念,靠规模造势,用特色创效”。为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管局局长、工会主席亲自带领机关10个相关处室领导深入到每个农场逐一推进落实自营经济工作。

管理局党委以管理局工会、自营经济部门为主体将职工自营经济发展计划纳入了全局“十一五”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把职工自营经济发展的优劣作为各单位领导班子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友谊、八五二、八五三、二九一等农场建立自营经济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把指标层层分解,把任务落实到基层单位,落实到人头。实行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布置、统一指导、统一验收、统一奖罚。江川农场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按照10%的比例将自营经济指标纳入党政班子年终目标考核,对职工增收效果差的单位取消主管领导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由于管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加之用奖惩并重的办法,有力地推进了全局职工自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发挥优势,壮强产业

几年来,红兴隆管理局积极探索职工自营经济壮强、做大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围绕龙头产业优势和地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职工自营经济,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经济总量。目前全局已基本形成了以职工种养业为主导、产加销一条龙的职工自营经济产业化发展格局。

一是依托龙头和基地拉动壮强壮大产业。管理局在构优构强肉牛、糖业、米业和大鹅四大龙头加工企业和实施“家庭三场”建设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坚持在发展特色项目上下工夫,进一步加大新项目、新技术引进和横向联合力度。全力打造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有品牌效益、有带动能力的产业龙头基地。全局目前建立龙头基地593个,新上项目120个。通过市场引导、龙头拉动,逐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和工业促就业、创业致富的职工自营经济产业化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友谊农场经过场县双方联合招商,共有稻米加工、生物质发电、酵母生产和白瓜籽加工等22家工业企业落户,其中超亿元大型企业3家,迅速拉动了以种养业为主的职工自营经济发展。

二是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壮强壮大产业。我们针对一些农场与周边市县和矿区毗邻、局场两直人口相对集中的特点,积极发展“围城、绿色、低碳”型职工自营经济。根据市场供求,重点发展大棚蔬菜、生猪饲养、禽蛋生产、食用菌栽培、踏青采摘、旅游观光及小城镇加工业、饮食服务等产业。多年来双鸭山农场充分利用围城围矿优势,组织职工发展绿色、低碳蔬菜生产,成为垦区辐射周边市县城矿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每年农场种植蔬菜的职工户均收入达到30000余万元。我们还充分释放林业资源优势的潜能和效应,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组织职工发展林业特色自营经济产业。全局已建立以八五二、八五三、北兴、红旗岭、饶河等农场为重点的林下种植、养殖、栽培综合型产业带;以五九七、友谊农场为重点的丘陵半山区林果经济产业带;以八五二、八五三、北兴、双鸭山、红旗岭、饶河、曙光农场等具有林区特点的林下养殖产业带;以红旗岭、饶河、八五二、八五三、五九七、友谊、北兴农场等旅游观光、采摘产业带。管理局已建成垦区目前最大的北方金苹果生产基地,林下参、刺五加、五味子、平贝、穿地龙等中草药栽培基地,刺老芽、桔梗、薇菜、木耳、蕨菜、大榛子等林菜生产基地和林间食用菌栽培基地。目前全局已建成职工家庭林场1800余户,林果面积已达4万余亩,林药栽培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林菌年栽培总量达1000余万椴(袋),林下生态养殖和特色养殖达到500余户,面积506万亩。逐步建成了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种植、食用菌、林果生产、中草药种植和观光旅游等一批规模效益型主导产业基地,形成了一场多业、一站多品、一户一项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职工自营经济产业带,培育发展了一大批职工从事自营经济种植业和养殖业。

三是依托典型和大户引带壮强壮大产业。多年来局场工会积极推进“十百千万”工程,以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面,实施大户引带,典型示范,促进了职工自营经济户共同发展,促进了自营经济向规模化快速发展。全局共涌现了11297户典型示范户,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组织召开现场会、典型事迹报告会、表彰大会、学习观摩交流等形式,大力宣传典型大户事迹。五九七、八五三、曙光、饶河、江川、二九一等农场广泛开展评选自营经济模范户、授匾挂牌、科技带头人、种植养殖大王等活动,用典型大户的传帮带激发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局形成了以肉牛、大鹅、绒山羊、生猪、獭兔、白瓜籽、葵花籽、蔬果、西香瓜、芸豆、小豆、万寿菊、食用菌等自营经济主导产业项目,以及其他种、养业为辅的发展格局。管理局自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局非公有企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局自营经济年纯收入超千万元的龙头基地有16个,超百万元的管理区达36个,产值超10万元的科技示范户有6300余户。

三、对接市场,优化环境

我们以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为抓手,实现职工共同富裕为目的,着力优化发展职工自营经济环境,用“三靠、三助”的办法,拓宽了职工增收渠道。

一是靠政策助推,调动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积极性。多年来,管理局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各项服务、技术、资金等扶持政策。工会、自营经济办会同管局劳动、工商、交通、土地、税务、城建等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职工发展自营经济62项优惠政策,为下岗就业、待业创业、职工从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为重点推动肉牛、生猪、大鹅等畜牧业大发展,管理局和各农场制定建立了畜牧发展基金,扶持下岗失业职工从事养殖业提供了100万元无息贷款,并实行五户联保贷款、提供饲料地、建畜禽舍补贴、减免畜禽防检疫费用和产品保护价收购等各项优惠政策。五九七农场出台七项扶持肉牛养殖发展优惠政策,即免费肉牛冻精配种和防检疫;繁殖母牛农场担保40%保险费用;饲养每头肉牛贷款3000元,给予100%贷款贴息;饲养每头合格母牛补贴50元;繁殖每头母牛和育肥牛无偿划给1亩青贮饲料地;出售北大荒牛业每头育肥牛补贴300元。2011年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20%。截至目前,全局出台鼓励职工发展自营经济优惠政策196项,注入扶持资金10.84亿元,有6.541万户、11.8万人从事自营经济,有力推动了职工自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二是靠科技助力,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为了提高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加职工致富本领,管理局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开展职工自营经济技能培训活动。每年管局工会、自营经济办牵头举办西香瓜、万寿菊、南瓜大垄覆膜定向栽培,棚式蔬菜、食用菌栽培种植技术,以及肉牛、大鹅、生猪、绒山羊、獭兔等畜禽等技能培训班。友谊农场常年开办“科普之窗”“市场经济信息”“专家讲座”“房前屋后”“金土地”等电视栏目。局场两级工会坚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组织开展“科技之冬”、“田间课堂”和“送科技下站、送技术上门”活动,尽快让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掌握1到2门“短、平、快”致富项目和技术,有效提高了职工的科技文化和致富能力。我们在基层及时推广八五二农场实施的农业“两化”经营模式和“肉牛饲养5+1”标准化模式。仅2011年农场组织农业、农机、水稻、畜牧、种子等部门10余名专家深入到8个管理区和部分作业站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为职工解惑答疑160余次,发放科技资料1万余份,发放科技光盘30套,受训职工达1.5万人次,为职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技支撑。五年来,全局共举办职工自营经济培训班170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22万人,向职工发布致富信息13000余条,帮助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实际问题42445件,落实种、养、加等帮扶项目108个,先后为6万余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34600户低收入职工家庭实现了共同富裕。涌现出了像八五二农场红旗管理区年出栏肉牛3000头养牛状元姜春玉、被誉为亚洲第一农民的北兴农场种植和养殖大户肖亚农、被国务院授予的产粮售粮大户马国强等一批致富能手。

三是靠服务助动,完善经营体系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发展职工自营经济过程中,管理局和各级工会、自营经济部门注重建立和发挥各类专业协会和民间中介组织的作用,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排忧解难,化解市场和经营风险,提高了职工自营经济组织化程度,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自营经济从业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到目前为止,全局已建立各类种植、养殖、加工、餐饮、运输等协会168个,拥有会员23000余人,其中,90%以上的会员是农场从事自营经济专业户。二九一农场奶牛协会的成立既打破了行业垄断,引入了竞争机制,又通过科学养殖和疫病防治等专业培训,提高了鲜奶乳脂率和奶牛成活率,每头奶牛为养殖户年增加收入4000元。2011年八五三、双鸭山、曙光农场先后成立了农业、农机、种、养、加等八大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在经营管理上妥善处理了生产的统与分的关系,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会员增加收入近3万元。职工自营经济协会的发展,不仅把自营户组织了起来,而且全局从事“牛经纪人、猪经纪人、鹅经纪人、蔬果经纪人”等队伍应运而生,人数达5100人,为自营经济从业户在市场开发、信息技术和产品销售上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架起了从业户与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2008年通过网络平台“新友谊”牌西瓜成功打入北京奥运市场,深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猜你喜欢

自营全局管理局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领导者的全局观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年末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双11大促
电脑报自营店国庆大促
二分搜索算法在全局频繁项目集求解中的应用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