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意识视角下教师教练员胜任特征的研究

2013-08-15黄迎乒王敏娜蒋健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黄迎乒 王敏娜 蒋健涛

(郑州大学体育系 河南 郑州 450001)

教师教练员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工作任务的艰巨性,正在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被渐渐的忽视、遗忘,因为教师教练员在进行训练比赛的同时,也有较重的教学负担,人们往往只看到了竞技水平所带来的激情和成就,而忽视了在荣誉背后默默付出的教师教练员。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河南省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教师教练员的自我发展意识的相关信息,探讨教师教练员是否会将自我发展意识这一思想观念运用于实践从而转化成物质能量,从而为提高河南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师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及河南高校竞技体育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省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教师教练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在郑州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以及其他相关网站上查询有关此项研究的内容。

1.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研究内容设计出调查问卷,对河南部分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教师教练员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42份,回收率93%,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加以分析总结。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找出研究对象内在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职业倦怠对教师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的影响

教练员的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压力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教练员在职业行为过程中情绪衰竭,工作没有激情和动力。在对河南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的调查问卷中“您对自己从事教练员这一职业感到是否满意”:有11.7%的教练员选择很不满意;在对“在工作过程中,您是否感觉到有压力”的调查中,感觉有很大压力的占42.5%。

从调查结果看:教师教练员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在带好运动队的同时,还要进行体育教学工作,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他们的科研、岗位培训,教学经验和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步的现象,学历也停滞不前。而且在薪酬、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教师教练员的情绪长期处于波动中,导致他们无暇顾及自身充电和发展,这样就使部分教练员产生了较严重的职业倦怠。

2.2 激励机制对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的影响

有效地激励机制能够充分的调动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从目前来看,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激励方式主要以物质奖励为主,以精神奖励和情感激励为辅,物质奖励往往与教练员的带队成绩和职称评定有关,而精神奖励局限于表彰和评优,情感激励主要涉及的是“人际关系”的表面层次,几乎没有涉及到训练、生活、专业工作之中。

从调查结果显示,57.8%的教练员认为学校支持力度不够,41.4%的教练员认为教练员群体没有研究氛围。河南部分高校对教练员自我发展的投入中“维持因素”和“激励因素”均处于较低的水平,部分高校领导只是一味地要求教练员带出好的运动成绩,没有认识到教练员的自主学习将给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发展带来新的元素和新的希望,没有从物质或精神上给教练员以充分的满足。

2.3 社会交往对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的影响

随着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竞技体育科研与各项经费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而先进的训练设备、良好的训练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完善都必须以经济作为支撑。我国高校体育投入实行的是以学校财政拨款为主,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为辅的单一模式。要转变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单一融资模式就对教练员的个人社会交往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教练员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够为高水平运动队带来巨大的益处,教练员充分利用自身人际关系网络让企、事业单位通过球队冠名或者打广告等方式来赞助体育赛事,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同时给运动队的建设带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据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教练员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的占29.5%,认为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的占68.7%,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大部分教练员存在有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把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经费来源完全寄托于学校拨款,这种把自己“置身事外”的思想严重影响了自身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不能与企事业单位实现互利双赢。进而使运动队建设走上一条“赢得社会各界支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取得更佳成绩”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为提供和谐、宽松的条件。

3 教师教练员专业化发展促进方式的研究

3.1 提高教师教练员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和一名教练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在教学和训练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的实践知识,由于教师教练员工作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因此,教师教练员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有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宽度,而且要有从科学训练实践挖掘出的深度。

体育领域内的创新包括体育教学形式的创新,训练方法的创新,体育器材等等方面的创新,其本质主要是要将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与体育知识、实践相融合,来发现、分析、解决体育运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取得创新性成果。教师教练员应重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积极主动的摄取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争取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激发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并挖掘运动员的潜质,培养出具有超强竞争力的高水平运动员。

3.2 教师教练员关注细节提高自身的洞察力

细节决定成败,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实践中也是如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练员在关注整体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要更多的强调动作的细节,要善于发现和把握技、战术动作运用的细微之处,因为更高水平的比赛都是细节的竞争,如2012年奥运会出色完成各个动作的男子团体体操吊环项目的陈一冰,正是他在比赛中把细节演绎的完美无缺,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教练员在教学和训练中应注重学生和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细节之处,在把握的整体的同时,做到精益求精。

洞察力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准确地认识事物复杂多变内外部相互关系的能力,对时间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具有洞察力的教师教练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出教学和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环境、学生身体状态等等,在训练中,表现在教师教练员能够及时的观察出运动员个人的身体、心理、训练的状况,能够及时的控制学生和运动员的思想、情绪、竞技水平和个性特征,能够通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发现有潜力的运动员,能够通过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只有具备了敏锐洞察力的教师教练员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

3.3 提高教师教练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教练员在复杂的工作岗位中,会面临领导、同事、运动员、学生、企事业负责人、家长等等不同的大众群体,这就对教师教练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教练员,应当及时发现学生存在不良的锻炼心态,以防运动损伤,以及在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后教师教练员要怎么及时处理等;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周期训练计划,然后根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提高对训练计划及时作出调整等,教师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也是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体现,教师教练员能够根据场上的比赛状况及时做出技、战术的调整,争取达到控制场上局面,发挥出运动队应有的实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部分教练员存在有较严重的职业倦怠。

(2)学校没有对教师教练员这个复杂的岗位引起高度的重视,导致教师教练员自我发展意识很淡漠。

(3)由于教师教练员缺乏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不能从根本上扭转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的模式。

4.2 建议

(1)教师教练员应重视自身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前人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提取出新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而指导实践。

(2)教师教练员应关注细节提高自身的洞察力,教师教练员在教学实践和运动训练中,应用心的观察、了解学生和运动员的身体、心理状况状态,对教学内容、训练计划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3)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教师教练员应及时的应对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教练员应注重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1]朱迅华,何志林,须晓东.江苏省高校“体教结合”中教练员队伍现状与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2):143.

[2]邱芬.教练员胜任特征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