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2013-08-15李柏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才专业体育

李柏林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学院 辽宁铁岭 112000)

对于当下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发挥学校的整体资源和优势,立足体育素质教育,发展个性特点,增强体能和提高技能。同时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注重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高校体育教育的特有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体育教育是在不断创新中求发展。

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和目标

体育教育的教学任务具有双重性,除担负着学生身体的发展,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心理成长,掌握基础的体育理论、实践技能的目标外,还要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技术和能力,虽然新的教学改革纲要提出了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要求,但各个地方的特色与特点的不同,体育教学要具有灵活多变性,来适应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充分结合学校教学规律的约束性和教学活动的多变性,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进入教师工作岗位后,能充分发挥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方面的职业优势。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从我省范围看,体育院校、师范大学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容乐观。由于各中小学校的生源数量有逐年减少趋势,目前还有不少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数量上还在扩大,学校体育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就业难就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不高,有志为国家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作贡献的年青人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却达不到人们预想的结果,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社会就业压力,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忧虑。缓解或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

(1)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实现自我价值。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在总体上来说是积极的、肯定的。但是,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相对偏低,学生应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积极的方法维持内心的平衡,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可以采取合适的调试方法,如积极的行动和加强认知、情感上的心理治疗等来调整、平衡学生心态。个人在对自己重要性的正面评价基础上产生的正向自我情感体验,即喜欢自己、接纳自己。大学时代是个体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期,是自我价值感的体现期和扩展期,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时期。树立正确价值观,通过培养个体适度的自我价值感促进其心理健康。

(2)在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上,提高竞争力,因岗施教。体育教育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力争为社会所用,做高标准的体育教育人才。一方面重视体育教育能力的培养。培养学术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育专业的发展方向。面对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在新的纲要和标准下,加强基础、强化应用、提高素质、注重创新、体现特色,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重,培养复合型高端体育教育人才为其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拓宽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面,加深沟通渠道,最好形成稳定的关系链,避免闭门造车,脱离社会需求。首先,学校的教师要走出去,引进来,了解地方人才的需求,明确培养人才方向,应该做什么,要去怎么去做。另外,让学生多接触到社会的工作中,了解社会需求,知道自己缺少什么和怎么去丰富自己。其次,通过交流与沟通,了解学校自身真正的功能,明确学校会为学生提供的服务。近年来,各个地方的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高就业率,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3 当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由于受到传统体育运动思想的禁锢,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它已再在适用于现代学校体育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社会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因此要摒弃旧的观念。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要使社会需求和主体需求达到统一,使素质、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学习能力达到统一,由于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学“填鸭式”的旧的教育思想上,而且在人才价值观上:轻视主体价值,偏向于社会价值。在人才质量观上:轻视综合素质,偏向于知识掌握。人才发展上:轻视长远发展,偏向于短期结果等问题。所以,培养出来的体育教育者不能适应社会,缺少发展动力,没有创新能力,本身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发展较晚,传统的体育评价方式依然作为主要学生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好坏多是以学生学到多少知识为依据,使教学评价的方式缺少科学性,所以,对学习与教学过程不能及时给予反馈,没法有效地帮助学生与教师改进学习与教学,这与当前国际课程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做法相悖,从而体育教育专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很多学校还是把术科教学作为主体把竞技体育作主要指导思想,存在着轻视德育、智育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偏向于知识传授,没能把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到教学活动中。

4 课程设置要考虑实际需要

教育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很重要一点是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各学校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我们所要达到的高质量人才,就是能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能尽快熟悉工作的环境,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更好地将自己融入社会。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二是制定的实用课程的内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把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多个学校体育教师做大量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有55.2%的人认为,在现实工作中,大学所学课程实践应用得不多;有58.3%的人认为,只有少部分所学的课程在工作中能用得上,在调查中,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建议时;有52%的人主张要根据社会发展,要随时更新课程内容,排在各项改革建议的第一位,排在次位的是,体育教学模式。占50.5%,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占47%。我们研究分析这些数据时,不能排除其来源的主观意识和工作环境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靠近社会实际需要,那么,我们的改革也不会带来显著的成果。现在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面向社会需要,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制定教学计划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5 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5.1 面向社会,适应需求

专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需求息息相关。所以,要把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向社会、转向市场,生存与发展投向在服务社会中,和社会需求接轨,提高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必要的实践活动,使实践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2 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鲜明

在专业课程筛选中,尤其注重增加体育教育的主干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增设不同的课程内容。

5.3 拓宽专业知识领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使学生学会合作,是给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的新挑战。教师要制定出有新的教学方案,改变填鸭是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出全面的新型人才。

5.4 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

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即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对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我们要积极总结和吸取旧有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尽早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1]陈晓荣,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

[2]钟启泉.体育教学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赵华.论新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3):63-67.

[5]陈晓荣,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1):92.

猜你喜欢

人才专业体育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毛遂自荐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