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供需分析

2013-08-13■韩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3年1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第三产业服务业

■韩 柏

服务业发展的供需分析框架

(一)服务业供给分析

服务业供给是指服务业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服务产品的数量。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服务经济学中所述的服务产品供给,必须是厂商同时具备出售的愿望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第二,供给这个概念涉及两个变量,即服务价格和与价格对应的消费量。所以,服务业厂商的供给函数实际上反映了服务厂商的供给量与服务价格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如生产技术、生产成本等)既定不变条件下,服务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是增函数关系,即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服务供给分为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个别供给是指单个厂商对某种服务的供给;市场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名种可能价格下提供某种服务的所有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它是单个厂商供给的加总。

(二)服务业需求分析

综合来说,决定服务业需求的两个核心因素是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其中,最终需求就是指消费需求,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与其他产业相比,服务业的增长更依赖于消费需求的拉动。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可支配收入。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服务业发展与人均GDP或收入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依存关系。从2001年到2010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基本都低于GDP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可见,要发展好服务业,仅仅依靠最终需求是不够的,还应当重视中间需求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滨海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可以促进第一、二产业中间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所以,影响服务业需求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收入水平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可以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房地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卫生保健、通信商务、金融保险、社会保障等等现代服务业旺盛的消费需求;三是外向型经济发展为服务业拓展新的空间;四是工业化进程带动关联的现代服务业需求,随着现代制造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升级,企业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策划、包装、宣传、运输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多,产品的附加值将主要体现在这些扩展环节上,从而形成了伴随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体系。

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供给与需求的计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

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以天津滨海新区13年的时间序列为样本,运用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探讨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对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综合需求因素和综合供给因素,因此可以建立一个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模型,此模型包括2个维度:需求因素变量和供给因素变量。需求因素变量 (DEM)由第二产业增加值 (X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12)、人均劳动报酬 (X13)和外贸出口 (X14)4个指标合成;供给因素变量 (SUP)由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X2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X22)、港口货物吞吐量 (X23)和基础设施投资 (X24)4个指标合成。

用滨海新区服务业增加值 (SER)作为因变量,同时选取以下指标作为自变量:用需求因素变量 (DEM)表示滨海新区对服务业的需求水平;用供给因素变量 (SUP)代表滨海新区服务业的供给水平。

经过方程拟合,可以得出滨海新区的服务业的需求因素 (DEM)对滨海新区的服务业总体水平 (SER)起到推动作用,而供给因素 (SUP)中4项因素有3项推动作用明显偏弱,1项起到正的推动作用,而且需求因素的推动作用普遍要大于供给因素的推动作用。这一结果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需求将起到更加主要的作用。在4项需求因素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人均劳动报酬起的作用最大,第二产业增加值的作用排在第三,外贸出口为末。在供给因素中,起到积极作用的是基础设施投资,而在供给的其他3项因素中,推动力最弱的是港口货物吞吐量,然后是第三产业固定投和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二)分析结果

1.需求方面因素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这种无形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支持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成为必然;第二产业增加值对服务业增长的需求推动因素起到积极作用说明工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可为服务业带来了较多的中间需求,从而促进了服务业 (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外贸出口反映外国市场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这种需求因素势必带来服务业迅速发展。

1998-2009年滨海新区第三产业ICOR走势

2.供给方面因素

(1)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作用最为显著。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滨海新区对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实施天津市 “调结构”的战略部署,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对滨海新区服务业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基础,这说明资本投入对服务业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

运用ICOR理论来分析滨海新区第三产业投资的结构效果。ICOR是指一个单位产出增加额所需的投资,ICOR越大表示投资效率越低。

滨海新区ICOR的走势说明从1998年到2009年的12年间第三产业投资的效率趋向下降。而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出第三产业投资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中是否有带动作用,本文考察了时间序列ICOR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4个行业增加值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明显看到: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增长是有效的,表明滨海新区应该加大对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投资力度,这也说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在滨海新区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批发和零售业的增长是无效或低效的,说明滨海新区批发和零售业已经饱和,增长空间有限,应适当调整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金融业的增长是有效的,说明随着经济增长金融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应加强对金融业领域的投资力度;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房地产业的增长是无效或低效的,表明房地产业对拉动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降低,应适当调整对该产业的投资结构。

(2)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从实际效果来看,该项指标对滨海新区服务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从结构上可以看出以下主要原因:

其一,非服务业产业吸引外资数量较多 (2009年占40%,2010年占42%),外资进入这些产业对服务业增长的助推作用极小;其二,从服务业内部吸引外资来看,批发零售、房地产等对服务业增长作用已经明显下降的行业吸引了较多的外资 (2009年占36%,2010年占22%),进一步制约了滨海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港口货物吞吐量

在4个供给方面指标中,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对滨海新区服务业助推力量最弱的一个。究其原因,主要是从天津出口的货物有6成多来自于外省市,对天津经济发展的实际推动作用,特别是服务业的增长作用微乎其微。

(4)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对区域内生产单位十分重要,是其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基础设施发达与否、完善与否,对于区域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第三产业服务业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