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探析

2013-08-13雷灵变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实务会计师课程体系

□雷灵变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近年来,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调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实验、实习的教学模式,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规模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而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是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培养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 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1.1 国内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国内有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为我国和各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不少高端技能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人才。

(1)郑州经贸职业学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财务报表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

(2)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经济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基础会计、会计职业规范、会计基本技能、经济法基础、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成本会计等。

(3)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审计实务(注册会计师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税法、经济效益审计、电算化会计、资产评估等。

1.2 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训练课程比较少。教育部16号文件规定“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既然培养的是高端技能人才,就需要加大实践训练的课时。如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开设的主要课程中只有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是实践课,不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中培养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中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类的课程较少。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是通过关注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这就要求必须关注和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应该开设一些企业管理实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课程。如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郑州经贸职业学院都没有看到企业管理类的相关课程。

(3)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没有对应起来,没有按照双证书要求开设课程。尽管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在应届毕业的当年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但是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看最终要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另一方面来看既然是资格考试,考试科目就是注册会计师执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开设与考试科目相对应的课程,并且加大课时,一是为学生将来的考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如上所列出的三所院校都没有开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课程。

2 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据

2.1 国家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导向

教育部2011年11号文件强调高职教育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4月12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会议上,鲁昕部长的讲话中指出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提升行业指导能力和参与深度。部长的讲话为高职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要在行业深度指导和参与的情况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改革上。

2.2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就业岗位

根据对各高职院校的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有注册会计师助理审计岗位、内部审计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代理记账岗位、纳税申报岗位、会计咨询服务岗位等。这一系列岗位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审计类岗位和会计类岗位。

2.3 审计类岗位和会计类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发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指南》中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需要的职业技能包括下列五类:智力技能;技术和应用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而这些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在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予以体现。

3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

3.1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就业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根据对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定位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审计岗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助理岗位。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得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就业岗位核心能力与学习领域分析表

续表1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就业岗位核心能力与学习领域分析表

3.2 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按照目前高职课程设计的要求,在对用人单位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就业岗位,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研讨,分析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提炼出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职业行动领域,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课程体系。见图1所示。

图1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3.3 根据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要求开设的课程体系

以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要求和会计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引导,分析企业会计、审计等工作岗位职责和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创建“课岗证三融合”的四领域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与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对接。

第一领域为:职业素质领域,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人文修养。开设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育、实用英语、高等数学、管理沟通、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二领域为:专业学习领域,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会计职业基础、统计理论与实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核算与分析、审计理论与实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会计基础实训、会计综合实训、审计综合实训、会计信息化、纳税申报实训、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管理会计、会计报表解读等。

第三领域为职业拓展领域,培养学生的拓展就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设课程主要包括: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政金融、企业管理实务、管理会计、专业英语、资产评估、纳税筹划、企业管理实务、会计制度设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等。

第四领域为综合实践领域,通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开设的课程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岗位认知实习、岗位专业技能实训、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通过高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对接,教学过程与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对接,提高毕业生专业素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S].教职成[2011]12.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S].教职成[2011]6.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胜任能力指南[S].会协[2007]66号.

[4]赵 威.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主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商界,2012(10).

[5]王瑞娟.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探析[J].会计师,2011(4).

猜你喜欢

实务会计师课程体系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