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态立县建美丽桓仁

2013-08-13宋磊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5期
关键词:强县景区绿色

文/宋磊

“我先生的老家在桓仁。我第一次来到这片土地就被她的美丽和厚重而震惊。这里保存很好的原生态环境让我流连,她的历史背景更让我忘返。无论是白雪皑皑的严冬,还是红叶遍山的深秋,这里都会给你一种清新和震撼。在进入县城之前,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巍峨壮观的五女山。关于她的美丽传说我无从考究,但是这里留有两千多年前高句丽的卫城城池,是高句丽族创建政权的第一个都城。从这里眺望桓仁县城,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国唯一的八卦城的形态……”网民小雪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记录下了她对桓仁的感受。

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素有辽东“绿色宝库”之美称,是辽宁省“以发展林业经济为主县份”。境内河流多,水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实施生态保护战略,对桓仁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历史使命。基于这样的认识,桓仁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文化名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全民创业、教育移民、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的基本县策,开创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在东部各县(市)生态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生态建设,巩固生态经济载体

“十一五”以来,桓仁县以建设桓仁大森林公园为重点,全面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1万亩,退耕还林4.6万亩,封山育林总面积达到26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时期的75.6%提高到76.8%,位于全省前列。推进清洁能源利用,大力实施“节柴改灶”和“一池三改”工程,关闭了240多家木材加工厂。加大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力度,先后关闭了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冶炼、小煤窑、小矿山等企业259个。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模式,逐步取缔了破坏环境的园参种植、柞蚕饲养、山羊放养等产业。大力实施水源地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48条、水土保持工程780处、治理水土流失2.1万公顷;建设绿色河道690公里,完成河道治理工程138处。桓仁县生态环境建设已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发展绿色产业,壮大生态经济规模

大力发展绿色工业集群、生态农业集群和观光旅游集群,桓仁县奏响富民强县的最强音。

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县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种植基地发展到5万亩,以林下参、干坚果经济林、山野菜、工业原料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发展到274.6万亩,食用菌发展到1700万袋,标准化畜牧小区发展到350个,商品蛙年产量达到6000万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到41万亩;拥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6个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桓仁成为“中国山参之乡”和辽宁“一县一业”示范县。

工业经济实现突破。形成葡萄酒、包装印刷两大主导产业,工业产业迈上了集群化发展轨道。建设了坤埼精密铸造等203个工业项目,一批乡镇特色产业也粗具规模。

第三产业更加繁荣,旅游市场持续火爆。目前,全县拥有对外开放景区景点11个,五女山、大雅河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望天洞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五女山景区被评为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建设宜居城市,优化生态经济发展环境

桓仁县深度融合山水生态和历史文化,按照建设“辽宁生态古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以五女山新城建设为核心,以打造“中国休闲度假城”、“世界冰酒之都”、“中国生态经济强县”为方向和重点,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高起点做好县城中长期建设规划,科学布局了八卦中心城区、北江生态城区、南江新型城区、西江物流区。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契机,坚持把森林引入城市、把水系引入公园、把园林引入街道、把花园引入小区,在中心区域、重点小区的建筑风格上彰显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生态特色。目前,桓仁县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旅游强县、中国绿色名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更是中国唯一拥有城市品牌的县份,被专家誉为“高句丽发祥圣地、清王朝肇兴之地、中国易学标本地、国歌原创素材地”。

猜你喜欢

强县景区绿色
绿色低碳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十大经济强县:江苏占一半
『摘牌』
“摘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某景区留念
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强县
8地打造绿色生态型服务业强县
“省直管县”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