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文统计分析中引文规范化问题分析研究

2013-08-11

图书与情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学报期刊

胡 玥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 江苏南京 210093)

引文是作者著述论文过程中引用的前人的学术思想、理论和数据等等。学术研究都是有继承性的,“一般能够在科学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都必然要尽可能多地掌握自己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的那一部分核心文献”,引文就成为联系众多环节的纽带,将不同形式的、不同作者群的、不同时空的文献有机的组织起来。

1 引文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引文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评价功能。20世纪60年代之后,《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与《人文科学与艺术引文索引》(A&HCI)系列索引的出现,通过引用与被引用的关系,将文章跨时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引文看似是简单地罗列文献的名单,但是通过引文索引,将各个条目背后的复杂关系链接在一起,聚集成一张立体的关系网络。引文分析则是对这种复杂关系的梳理与评论。科学的引文分析建立在科学计量方法的基础之上,需要诚实性和合理性的引用行为,加上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统计方法,以得到可靠性的数据结果作为分析的依据。

正确规范的标注引文,是科学、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的具体体现。笔者在从事校对工作中,将引文与原文进行核对,发现大量的引文失真。这种失真,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中的错别字词,添字漏词的简单问题,其中不乏引文不规范问题。不规范的引文会导致学者无法根据引文查找原文,由引证关系建立起来的引文链就此中断,还有可能误导学者借鉴错误的引文。对文献计量工作者来说,在数据统计前,需要做大量的引文整理、矫正和归一化的工作,只有经过大量的数据矫正工作,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在评价工作中,引文数据的准确性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应用它的评价结果。定量评价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结果的客观性,数据样本的偏差,则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使定量评价失去原有的评价效果。

2 社会科学期刊引文的一些客观数据

是否完整地列出引文是引文规范化的前提条件。篇均引文量是编辑规范性和论文学术性的重要指标。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6~2010年数据的统计 (见表1),显示社科核心期刊的篇均引文数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9.01篇增长至2010年的11.97篇,涨幅达到32.8%。

根据实际考察,社会科学的引文标注大多采取顺序编码制,少数为作者出版年制。CSSCI收录五种类型的引文,包括参考文献、文后注、脚注、文中注和文内引(各类型引文比例逐年变化见表2)。社会科学引文大多以每篇论文正文结束处所附的参考文献、文后注释或脚注的形式出现,文中注和文内引形式的引文形式只占极少的份额。

表1 2006~2010年CSSCI篇均引文情况

表 2 2006~2010 年 CSSCI收录论文的各类型引文所占比例

3 社会科学期刊引文的主要问题

引文的客观性与可靠性是进行引文分析的重要基础。这种客观性与可靠性是基于引文与原文信息的一致。笔者对大量期刊引文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校对,发现引文中存在大量的不规范甚至是错误。这些错误可能误导读者阅读,影响引文索引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更重要的是将使人们对引文索引的各类分析统计结果产生偏差。由于引文著录的错误或者不规范而产生的统计数据的错误,使个别期刊影响因子的误差很大,甚至减半。笔者选取引文类型为中文期刊的引文进行分类归纳,列举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引文缺项

期刊引文中,作者、题名、刊名、年代、期数(卷数)都是标识期刊引文出处的重要信息。从规范性看,这五项缺一不可。缺少其中的一项或多项,会造成引文信息的不完整,不仅给读者查找被引文献的原文带来不便,而且影响期刊引文的计量分析,特别是刊名和年代的缺失,给期刊指标的统计造成极大不便。CSSCI收录引文的原则中,对于缺项的引文“只要能便于读者查找到该篇被引文献”予以收录,但是作者和题名信息均没有,“这样的引文没有参考意义”,无法找到出处,被视为“无效引文”,不予以收录。

3.2 非原则性问题

错别字(词),漏(添)字(词),使用符号不统一,例如:食人部落的雕刻家与“食人”部落的雕刻家,阿拉伯数字和中文数字不统一,例如:“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与“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和机遇”,等等。这些错误不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和查找原文,但是进行引文统计的时候,会造成同引文信息无法合并,给引文计量分析带来不便。

3.3 题名中的问题

3.3.1 缺少副题名

缺少副题名,例如:一代有一代之戏曲,原文的实际篇名为:一代有一代之戏曲——中国戏曲的继替现象研究之一。

3.3.2 连载文章未标注连载的序号

对于未标注连载序号的引文,若读者以篇名作为检索点,不能立即准确的查到所需的原文,只能再借助于依靠期数来判定,增加了查找原文的繁琐度。

例如: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应为:谢立中.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3.3.3 题名偏差

例如:韩红兴.我国公诉案件庭前准备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人民司法,2009(1)

应为:韩红兴.刑事庭前准备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人民司法,2009(1)

这种情况出于作者未仔细核对原文,凭借个人印象列出文章题目,造成题名意思相近,但是表述不正确。

3.4 作者中的问题

引文中列出完整准确的作者信息,不仅便于读者根据作者信息查找原文,同时也是对原作者学术劳动的尊重与认可。对于多个人作者,不能只罗列第一作者或者前三位作者加上“等等”。

3.4.1 以团体作者中的个体作为作者名

例如:张晓晶,汤铎,林跃勤.金融危机、全球失衡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5)

应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经济研究,2009(5)

3.4.2 颠倒作者排序

例如:关涛,薛求知.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转移工具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 (12)

应为:薛求知,关涛.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知识特性与转移工具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6)

3.4.3 以非第一作者代替第一作者

例如:于兆波.司法和谐理念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应为:马大宇,于兆波.司法和谐理念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5 刊名中的问题

笔者在引文校对的工作中,发现刊名的不规范或者错误是引文各项信息中类型最多也最为复杂的。许多期刊信息在没有核对原文的情况下,几乎无法瞧出其中端倪。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受不正之风影响的期刊,为了提高自身影响,自引、互引,甚至捏造引文,再加上粗心的作者以讹传讹,使得引文变得扑朔迷离,致使读者无法获得正确的引文信息,也给引文的统计造成极大的阻碍。以下列举刊名中出现的问题:

3.5.1 正副刊名不统一

诸多刊名只书写了正题名或者副题名。例如:财经论丛、法律科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等等,应该按照版权页,列出完整的刊名,如: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等等。

3.5.2 由于期刊更名而未标注当时正确的刊名

期刊由于办刊宗旨的变化、主办单位的变化、编者变化、出版频率变化、刊物合并等原因更名期刊名称,作者在引用文章的时候,没有注意刊物更名的情况,沿用期刊原来的刊名或者用新刊名代替老刊名。

例如:卢子博.公共图书馆资源布局之我见[J].新世纪图书馆,1987(1)

应为:卢子博.公共图书馆资源布局之我见[J].江苏图书馆学报,1987(1)

3.5.3 将栏目名称当作刊名

丰富的电子资源给学者们的学术研究带来便利。很多作者阅读电子文献时,直接将期刊页眉或者页脚的期刊栏目名称误当做刊名,导致引文中出现不少根本不存在的刊名或者误认为是另一种期刊的刊名。

例如:郭萍,陈凌.中日家族企业权威传承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9(2)

应为:郭萍,陈凌.中日家族企业权威传承比较研究[J].日本研究,2009(2)

3.5.4 一刊多版而未标注版本

一刊多版,是一种期刊由于针对不同读者群、出版周期变化、语种不同等原因,又细分出不同版本的期刊出版现象。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市场分工的不断细化,期刊社为了开拓和占领市场,获取更多的读者群,而采取了这种出版形式。例如:教育实践与研究(A)、教育实践与研究(B)。由于不同版本的期刊分别出版发行且内容各不相同,在进行期刊有关数据统计时,应该分开计算。在引文中,作者应该详细的标注出期刊的版本,便于读者区分查找,也有助于期刊数据统计时加以区分。但是,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有关规定,一刊多版属于违规出版物,笔者不提倡将违规刊物列入统计的范畴之内。

3.5.5 港澳台及海外期刊未作标注说明

为了便于读者和计量学者区分中国大陆地区期刊和港澳台及海外中文期刊,也便于避免不同地区期刊重名的困扰,港澳台及海外期刊名称后应标注地区名称。例如:东海中文学报、二十一世纪,可以标注为:东海中文学报(台)、二十一世纪(港)。

3.5.6 中文刊标注为英文的刊名

3.5.7 以复印报刊资料的类目名称作为刊名

作者参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 《复印报刊资料》收录的二次文献时,不仅注明专题名称,也要注明“复印报刊资料”,与一般期刊以示区别。例如:财政与税务,应为:复印报刊资料·财政与税务。

3.5.8 学报的问题集中分析

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群体中一类特殊的群体,它们多为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学校的名称命名,根据学校学科分布的特点和科研的重点,区分出不同的版本,如: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理工版、信息版、医学版、艺术版、教育版等等。高校不同版本的学报,都有独立的编委会、独立的审稿委员会、有独立的ISSN号和CN号,是不同的独立个体,所以在引文中应该正确的标注学报的版本,便于读者不会混淆各个版本的学报,亦便于计量学者对各个版本的学报予以分开统计。现将学报中出现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

(1)学报未标注版本

例如:陈志刚.关于封贡体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2010(6)

应为:陈志刚.关于封贡体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2)学报版本标注不标准或者错误

例如:杨丽艳.试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7)

应为:杨丽艳.试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例如:杨攀,杜志红.农民集约使用土地的主体权利完善——以农民的社会权为出发点[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应为:杨攀,杜志红.农民集约使用土地的主体权利完善——以农民的社会权为出发点[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两个版本交替出版的学报版本标注混乱

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型高校,由于条件限制,合并出版文科版本和理科版本的学报,采取文理科版本按期数交替出版的出版形式。其中,有一些在封面或者版权页上注明了版本,但是交替出版的多个版本实际是使用同一CN号和ISSN号,因此应该计为一种期刊计算。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不标注学报的版本。这种特殊的引文情况,作者可能很难知晓,这就需要期刊编辑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对引文中不规范的学报版本进行修正。

例如:姜维枫.《霍桑探案》的创作背景及对近现代社会的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应为:姜维枫.《霍桑探案》的创作背景及对近现代社会的思考[J].潍坊学院学报,2006(5)

(4)学报名称书写不规范

某些学报并不以学校名称作为学报的名称。作者在引用学报的时候,没有仔细核对学报的名称,导致书写错误。

例如:孔爱国,王淑庆.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应为:孔爱国,王淑庆.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5.9 查无出处的刊名

根据作者、篇名、刊名、年代、期数等信息,以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为检索口进行查找,都无法找到文章出处的引文。这类引文,建议视为无效引文,在引文统计的时候,予以剔除。

3.6 年代中的问题

该项信息的错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缺少年代,此类已经在之前进行过分析;另外一类是年代信息错误,将论文正确的发表年份误写成其他年份。虽然年代的错误并不复杂,但是这种错误对引文分析却有重大的影响,年代的确实或者错误,可能导致诸如影响因子,即年指数、被引半衰期等期刊的多项指标统计发生偏差。

3.7 期数中的问题

标注错误的期数,将月份标注为期数,期数以其他形式代替,如创刊号、夏季号、6月号等等。

4 引文规范化操作的几点建议

(1)端正作者对待引文的态度。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需要有充实的正文内容,规范的引文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真对待论文的引文,是对前人学术劳动成果的认可与尊重,也是对学术研究的继承与发展。因而错误的引文如同错误的正文一样不可姑息。从操作层面上说,作者在借鉴别人学术成果的同时,应该认真的标注出处,而不是简单的凭印象列出引文,或者干脆抄袭别人的引文导致连环错误。所列出的每一篇引文都应与原文仔细核对,这才是一位具有良好学术风格作者应有的做法。

(2)规范期刊编辑对引文的责任意识。期刊编辑的责任不仅仅局限于论文内容的编辑,引文的编辑也应列入考察的范围之内。有些编辑由于篇幅的原因,删除作者列出的引文,甚至删除全部引文,这些都是编辑缺乏引文意识,甚至可以说是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和基本学术素养的表现。还有些编辑出于种种原因,编造引文,非常规自引,互惠引、循环引,利用不正当的手段提高自身期刊的学术指标水平,这已经是学术道德问题了。对这种编辑严重缺乏引文责任意识的现象,应当予以严正制止。如果说作者是引文规范性控制的第一道关卡,那么编辑则是第二道关卡。作者引文意识比较薄弱的时候,更需要期刊编辑严格把好引文的“第二道关”。引文经过作者和编辑的二重检查,合格率能够大幅提高,引文的规范性才能得到最大的保障。

(3)从技术层面,可以建立标准库,标准文档。期刊编辑部可以将规范引文的著录格式标准写进“投稿须知”一栏中或“稿约”中,并对其做出详细的要求,举例说明之,如此一来,以期刊为单位的引文可以做到规范化统一化。当然,引文的规范化也与之参考的多种数据库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知名大型数据库文献的规范化与准确性成为尤为重要的问题。经过大量数据的累积,建立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字库、词库、题录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实际上,CSSCI早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利用标准库进行校对干预,并且先后建立了地区字典库、机构字典库、期刊字典库等等。有了标准库的参考,也便于使用人工和机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引文质量控制,这为我们进行期刊的被引统计、影响因子的计算、重要引文的分析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保证。

[1]徐久龄.引文与引文制度——再论社会科学文献引文的规范化[J].情报资料工作,1997,(2):11-13.

[2]安秀丽.引文的评价功能及其规范化[J].情报资料工作,2001,(S1):204-206.

[3]CSSCI (2010~2011) 来源.期刊遴选原则与方法[EB.OL].[2012-12-08].http://cssci.nju.edu.cn/news_show.as p?Articleid=71.

[4]苏新宁.引文索引数据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6-78.

[5]袁培国.期刊评价中引文索引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

[6]吴向东,马晓军.对期刊学术论文及其文后参考文献规范化的几点建议[J].甘肃社会科学,2006,(1):126-129.

[7]余丽珍,徐岩.体育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规范化的研究[J].中国出版,2010,(8):56-58.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学报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社会科学总论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