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阿里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2013-08-08白玛格桑普布顿珠加玛次仁顿尼

中国蔬菜 2013年11期
关键词:农牧民日光温室温室

□ 白玛格桑 普布顿珠 加玛次仁 顿尼

西藏阿里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春小麦等,历史上农牧民没有种植和食用蔬菜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阿里地区设施蔬菜生产呈上升趋势,2012年日光温室蔬菜等面积已达114 hm2。

西藏阿里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西藏自治区的西部,是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地区,平均海拔4500 m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为完整的地貌单元;面积30.82万km2,人口约1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仅3人。阿里地区气候寒冷干旱,年均温-2~0 ℃,光照资源充足,年均日照高达3100~3300 h(小时),全地区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农半牧区的普兰、札达、日土、噶尔西4县,种植业的发展在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阿里光照充足,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在7、8月,因此农业只有实施灌溉才能有稳定收成。阿里农业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河谷和湖盆地区,对作物种植影响最大的是无霜期长短,即成熟期霜冻的早迟和低温的强度。

1 阿里地区农业生产情况

阿里地区现有耕地面积2867 hm2,占全地区面积的0.9%,耕地主要分布在札达、普兰、日土、噶尔西4县的象泉河、孔雀河、狮泉河,以及班公湖等高山河谷地带。阿里地区属高山河谷-湖滨平原灌溉型农业,海拔高程范围在2840~4500 m,气候属温凉干旱气候型,可满足青稞等耐寒作物一年一熟的早熟作物品种,主要农作物为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春小麦等,另外还有少量的温室蔬菜、瓜果。由于自然气候、生产习惯、耕作水平等原因,各种作物产量较低、不稳定且差异较大,青稞每667 m2产量在60~260 kg,最高达350 kg。据统计,2011年全地区耕地面积 2776 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49 hm2,主要为青稞,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4.4%,其他作物中豆类作物(豌豆)播种面积75 hm2,油料作物(油菜籽)播种面积142 hm2。此外阿里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发展西藏新型高效日光温室蔬菜生产,2012年日光温室蔬菜等面积已达114 hm2(1710亩)。

2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生产的季节、品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阿里地区蔬菜供应大部分来源于新疆、拉萨等地,由于运输距离长、交通不便导致了蔬菜价格昂贵、新鲜度差。因此,根据阿里地区气候自然条件,强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努力实现蔬菜均衡生产与供应对于缓解蔬菜供需矛盾,解决阿里地区“吃菜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利用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发展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还可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门路之一。

2.1 温室生产情况

历史上农牧民没有种植和食用蔬菜的习惯,只有少数的马铃薯、萝卜等根茎类蔬菜,很大程度上制约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阿里日照条件非常适合设施蔬菜的发展,但昼夜温差太大,给栽培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白天温度能达40 ℃以上,温室内蒸发量大,灌水次数多,易导致土壤板结、肥料流失;而夜间温度较低,只有5~7℃,易发生蔬菜冻害。因此,室内温度调控技术和保温保暖措施非常关键。目前阿里地区设施蔬菜主要以塑料日光温室为主,还有土墙温室、钢管拱棚温室等。日光温室内主要生产茄果类、叶菜类等20余种蔬菜品种,春夏两季主要种植茄果类蔬菜,秋冬两季主要种植叶菜类蔬菜。阿里地区主要种植的蔬菜品种有:京欣类、鲁青7号、惠农11号西瓜;贵妃翠、津优1号、津优2号黄瓜;东圣1号、卡依罗番茄;彩虹168、永甜11号等甜瓜;湘研3号、牛角王、优尖2号辣椒。

2.2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

阿里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还有地热温泉资源可以利用,特别是相对丰富的淡水资源为发展设施农业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发展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是阿里地区解决吃菜难问题的必由之路,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阿里地区农业科技人员在普兰、札达等县开展了大棚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种植。随着高寒地区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的开发利用成功,通过上级各部门积极投入建立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基地,多种渠道培养农牧民蔬菜种植户,使阿里蔬菜生产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从自产自销到向市场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蔬菜,填补了阿里地区不生产蔬菜的空白。随着阿里地区旅游事业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蔬菜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利用独特的小气候资源,发展阿里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阿里地区农牧局依托项目在阿里地区札达县、普兰县建设设施蔬菜基地,通过努力,近7年来阿里地区上述两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表1)。

2012年阿里地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14 hm2,比2006年增长3.2倍,蔬菜总产量2122 t,比2006年增产1649 t,蔬菜产量增加了约4.5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种植面积增加,单产虽也增加了30%,但与内地设施蔬菜比起来差距很大。阿里地区发展温室无公害蔬菜产业得到了自治区、地区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项目投资和政策上给予了很大支持。依托农牧厅、地区农牧局、地区科技局等单位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建设《扎达县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普兰无公害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成立扎达县托林镇无公害蔬菜种植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对阿里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有所突破,以改善阿里地区“菜篮子”、保证市场供应需求,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项目实施后可以推动阿里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且阿里地区日照时间长、昼温差大,病虫害少,种出来的蔬菜瓜果质量好。因此设施蔬菜产业在阿里地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表1 2006~2012年阿里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情况

3 存在问题

随着阿里地区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 温室种植蔬菜是提高农牧民种植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农牧民蔬菜栽培技术很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因素:一是蔬菜生产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很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特别是药剂、品种等说明书都是汉字,使用时有很大障碍;二是阿里地区的日光温室设计、制造、施工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脊高、跨度、通风口等参数设计不合理,抗风雪灾害能力弱,性能差,生产安全隐患大;三是重设施建设、轻栽培管理,忽视技术推广服务的投入,农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不上;四是温室配套设施不健全,设施遮阳降温、防寒保温、灌溉施肥等设备缺乏,劳动强度大,如揭盖棉被、放风闭风、浇水、施肥、打药等日常管理都是靠手工操作,直接影响蔬菜单产的提高;五是种植品种单一,上市过于集中。此外,农牧民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影响了蔬菜的商品价值和群众的收益。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投入,发展日光温室蔬菜

充分认识阿里地区蔬菜种植的地理优势,通过政府、上级部门扶持,多层次、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强日光温室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蔬菜生产条件。

4.2 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

由于农牧民盲目购买各种蔬菜品种,导致蔬菜品种的适应性差,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给种植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维护广大农牧民蔬菜种植效益,确保农牧民用上安全、优良的蔬菜品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新品种进行试验、试种推广。在搞好种植供应的同时,尽快建立育苗基地,由供种向供苗转变,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4.3 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做好示范带动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对广大农民进行标准化蔬菜生产、生产专业化知识和生产技术培训,通过建立示范样板,挖掘生产潜力,带动更多农牧民。采取不同形式、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灵活多样的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蔬菜栽培技术,培训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不拘一格。培训同农牧业生产同步进行,主要围绕农牧业特色产业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关键性技术环节展开培训,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打破传统的技术模式和生产方式。

4.4 加快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聚千家为一家进入市场,合千价为一价面对客商,化解蔬菜卖难问题,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加快农业小生产进入大市场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

猜你喜欢

农牧民日光温室温室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
北方冬季日光温室番瓜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