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的阶段划分

2013-08-08姚小新

成人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乡镇转型中心

姚小新

(1.江苏省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2.江苏省宜兴市和桥成人学校,江苏 宜兴 214211)

社区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学习化社会的快速推进对乡镇成人教育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尤其在许多乡镇成人教育中心面临困境的时候,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成为不二的选择。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笔者通过实践,结合有关学者的意见,认为可以把转型阶段分为理念转型、功能转型、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型、教育模式和手段转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典型的特征。

一、理念转型阶段

在转型的初期,首先要进行理念的转型,教育理念的转型是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理念是渗透在社区教育活动各个环节中的核心指导思想,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结果的重要依据。我国社区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为了保证社区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先进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方式变革的先决条件。然而单纯的转变教育理念,武装教育者个体以新的理念,并不足以产生新的教育行为方式。而教育制度创新则是教育行为方式产生的根本保证。然而在进行教育制度创新时,必须将宏观的教育制度创新与微观的教育制度创新结合并统一起来,将单方面的教育制度创新与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唯其如此,教育理念才能切实地成为教育行为的发生基础和选择依据。[2]

具体来说,成人教育中心向社区中心教育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改变,转型初期要注重通过多种渠道转变大家的教育理念,不要去搞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要鼓励百花齐放,让各种教育思想并存,在社会的进步过程中自然地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江苏省宜兴市周铁成人学校经宜兴市教育局同意于2001年增挂社区教育中心的牌子,在挂牌仪式的同时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所有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的社区教育干部均出席了会议。首先从领导开始进行成人教育理念的转型,然后再通过多层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让社区成员了解社区教育相关理念。

美国社区学院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社区学院已经成为融“大学转学教育、补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为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以下一些特色:一是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紧密结合,为社区的发展服务。二是社区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本社区,毕业后一般留在当地,为社区的发展提供服务。三是社区学院在满足社区内各类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的同时,还开设许多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如舞蹈、音乐、健康与生活、烹饪、食品与营养、护理等,以满足居民多方面的学习需求。美国社区学院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教学、社区服务及其他各项工作上以满足社区居民在职业技能方面的需求为着眼点,为社区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社区教育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社区居民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初始阶段,成人教育中心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之初,首先要进行理念转型,明确目标,并矢志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二、功能转型阶段

在大家基本认可了社区教育中心地位之后,就要明确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让其充分发挥原成人教育中心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当然也不能削弱原功能的发挥,此阶段称为功能转型阶段。此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中心的教育功能日益丰富。

以周铁成人学校为例,原来主要是履行主体办学功能,即原先的扫盲教育、学历补偿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工培训,转型为社区教育中心后则必须履行社区教育的综合管理功能,其重点要协调管理本区域范围内的社区教育工作,可以说不但要承担办学功能,还要承担相当多的行政职能。同时,教育的面也更广了,其主体办学功能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向工人转化的教育;(2)高新技术人才的再教育;(3)适应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管理的教育;(4)外贸与外语的教育;(5)现代技术的教育;(6)外出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7)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的教育;(8)学法、懂法、用法的教育;(9)学校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10)老年人的闲暇教育;(11)家政教育;(12)提高生活质量的保健、烹饪等教育。

因此,成人教育中心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很难全面满足每一位社区居民的不同教育需求,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心的功能必须转型,才能凸现社区教育中心的优越性,因此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功能日益丰富,中心的功能辐射范围更广,中心的发展前景也更加美好。

三、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型研究阶段

在农村社区,大家对社区教育比较陌生,对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基本上是县一级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社区教育组织机构在宣传、在推动,乡镇一级则是教育系统在组织、实施,政府部门参与较少,有的乡镇甚至没有建立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农村社区教育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形成客观上的教育系统对社区教育“一头热”的局面。社区教育由谁牵头,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机构。本应由政府牵头组织的社区教育,实际上交由教育部门独家负责,管理体制不顺,造成了农村社区教育出现“要管的管不了,管得了的不管”的怪现象。随着社区教育不断深入,社区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深入人心,社区教育中心的基本功能基本明确后,社区教育的实验就进入了深一层次阶段,即要研究社区的管理体制和社区教育中心的运行机制。在这个转型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形成。笔者认为,大部分的社区教育实验区均建立了完整的社区教育管理和运行机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社区教育三级管理体制

从县市一级而言,大致都是建立社区教育三级管理体制。即县市成立社区教育管理协调委员会,设立社区学院,乡镇街道一级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设立社区教育中心,村、居、企业分别成立农民学校、市民学校和职工业余学校,在这个三级管理网络中,最重要的是乡镇这一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以江苏省宜兴市周铁镇为例,镇里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任主任,镇长、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副主任,其他镇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附设在镇社区教育中心内。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统筹领导社区教育工作,实施一年两次例会制度,年初制订镇社区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年末总结本年度社区教育工作。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督促并落实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制订的工作计划执行到位,同时,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社区教育委员会设立的办学机构自身要有完善的运行机制。

2.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机制建设

由于社区教育的特点,信息化建设也要实施互联互动。如周铁镇社区教育中心建立网站(域名为WWW.ZTCX.NET),上联市一级以上社区教育信息网,下挂各基层业余学校信息网。各基层业余学校相应建立网站或网页并和镇社区教育中心网站互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社区教育中心还可以开展网上远程教育,让社区成员不出家门就可以接受社区教育。如深圳市宝安区观澜社区教育中心在社区教育中心网站上开设了400学时的视频课程,内容包括道德修养、家庭教育、文明礼仪、家庭理财、客家山歌等,目前实名注册人数8000人,其中户籍居民参加2506人次,外来人员参加3012人次。[3]

3.建立社区教育保障机制

社区教育中心顺利转型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如江苏省宝应县,自2005年以来县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设的通知》、《宝应县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方案》、《宝应县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经费支持和激励机制。

(1)要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社区教育中心除有一些培训项目可以适当收取相关费用外,大量的活动都应该以免费或成本收费为主,中心不得把赢利作为主要目的。因此,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经费支撑要想使中心正常运转是难以想象的。所以不论是县市一级还是乡镇一级都应该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内。以周铁镇为例,每年镇财政按常住人口人均一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用于社区教育中心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此外如果有大量社区活动还有专项经费补贴,2008至2010年,县、市两级财政用于社区教育中心和学校有尝培训的社区教育的经费就达375万(见表1)。

表1 周铁镇社区教育中心2008-2010年社区教育投入经费汇总表 单位:万元

(2)社区教育要纳入依法治教轨道。社区教育与“人治”是有关系的,往往中心与乡镇关系处理得和谐,中心得到的支持就大,社区教育工作开展也就顺利。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大部分乡镇能将社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乡镇对基层社区的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中也都是得益于良好的关系。因此,国家或地区在条件成熟时应制订社区教育的相应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来保障社区教育向纵深层次推进。像日本的社区学习中心依据日本的《社会教育法》,由居民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举办,使用公共税收来运营,由地方公务员担任社区学习中心主任,并发挥各类专家在社区学习中心的作用。在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居民可以按照个人需要获得知识、技能,现在日本已有17143个社区学习中心。

(3)乡镇要建立激励机制。一般乡镇社区教育协调机构每年对实施素质教育、社区教育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有利于充分调动从事社区教育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积极性。有了明确的考核激励机制,各基层社区的积极性更容易被激发。镇党委、镇政府在年初对各村和党支部的百分考核制度中都明确地把社区教育开展得好坏的程度纳入考核体系中。

4.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终身教育领域,许多学者认为学习话语已经越来越多地代替了教育话语,如“终身学习”作为“新教育秩序”的提出,“学习范式”和“学习时代”等术语的出现。[4]在现实世界中与学习相关的各种话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像“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学习中心”、“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能有力地促进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大量学习型组织的成功创建为学习型社会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社区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成为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一项常态性工作。周铁社区教育中心大约是在转型三年后步入这个阶段的,并开始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到2010年,周铁社区教育中心共计创建学习型家庭1020户,学习型社区5家,学习型企业5家。

5.广泛开展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培训活动

表2 周铁社区教育中心2008-2010事业汇总表 单位:人数

举办各种以提高市民就业能力、致富能力、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是社区教育发展到这个阶段社区教育中心义不容辞的职责。从周铁的实践来看,关键是要通过各种培训来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笔者在实践中感到:在基层社区,一定要整合多方力量,制订全社区的教育培训计划,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周铁社区教育中心一般都是在年初通过社区教育工作会议来制订和部署全社区的教育培训工作,这个机制的建立十分重要。从周铁镇社区教育中心2008年至2010年的事业汇总表(见表2)可以看出,社区教育中心成功转型后培训中文化休闲教育、老年教育等占的比例最大,而且直接影响到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四、教育模式和手段转型阶段

社区教育中心发展到这个阶段,也就可以说转型已经基本成功。简言之,到了这个阶段,社区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已彻底现代化,摆脱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上课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手段,同时教育理念和思想也和以前有了较大变化。此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出现了众多符合时代需要的社区教育模式和手段。

1.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社区教育的模式和手段日趋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终身学习的发展,也给我们教育中心的转型带来了机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因此信息技术的普及是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证。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葛道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继续教育,统筹开发和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也是重点任务。

目前,“办好开放大学”六个大字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我国许多地方都在酝酿建立开放大学,无锡教育十二五规划中也在考虑设立无锡开放大学。中国其实不缺大学,缺的是老百姓身边的大学。新的开放大学应该是一所具有全新理念的、更加贴近民生的、服务最大多数普通学习者的大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郝克明教授认为:应该充分整合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的资源,组建覆盖城乡的开放大学,与国内外高校合作,选择优良的教育资源,使开放大学成为新型的、高质量乃至国际一流的巨型大学。她建议:开放大学要实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并探索这二者之间能够互相沟通和衔接的教学制度。其实在我国有不少地区早就开始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如浙江慈溪、上海等地,关键在于如何使学分银行的学分让大学和相关机构互相认可。

2.教育理念和思想更加先进

社区教育中心发展到这个阶段,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已经包括了形形色色的活动。不论是邻里家中、街头广场、娱乐场所都成了接受社区教育的场所,正所谓“人人是学习之师,处处是学习之地,时时是学习之事”。应该说这个阶段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都在被付诸尝试,我国的许多专家提出,建立个人教育积分制度,并逐步推行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促进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学分互认,并探讨继续教育成果的评价、认证和转换制度,构建各种学习成才的渠道和“立交桥”。欧盟2010年以来,先后发表了《终身学习备忘录》、《欧盟终身学习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欧盟的这些政策反应了五个重要信息:一是扫除学习者参与学习的障碍,提升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继续学习的参与率,特别是关注低技能人群;二是保证成人继续学习的质量;三是认可承认学习的成果;四是对老年人和外来人员的学习加大投入;五是建立指标和基准。[5]这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第一时间就直接传递到了国内。

3.各种社区教育模式百花齐放

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模式在这一阶段得到长足的发展。如北京“朝阳区流动人口教育培训研究模式”课题组根据组织培训的主体将农民工教育培训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内部机构内训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的教育培训三种模式,其中社区教育参与其中的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教育培训模式和教育机构开展的培训模式。[6]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实践中摸索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居民,推出了三种学习套餐:知识性套餐、技能性套餐、生活性套餐,极大地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再如韩国1997年开始实行的“学分银行”逐渐被我国学者广泛认可,并在一部分社区教育实验区开始试行,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继续教育和社会的沟通。

[1]郝美英,桂雪梅.国外社区教育理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99 -100.

[2]周兴国.教育的理念、制度与行为[J].教育与现代化,2005,(4):8.

[3]莫少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展社区教育工作[J].中国农村教育,2011,(5):18.

[4]赵康.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的三重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3.

[5]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部.终身学习的进展、发展趋势和制度建设[J].教育研究,2010,(10):107 -111.

[6]陈龙根,张凤娟.农民工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3):63-66.

猜你喜欢

乡镇转型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转型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