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市城市水源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2013-08-06孙振东左建军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鞍山市水源地泵站

于 健 ,孙振东,左建军

(1.鞍山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辽宁 鞍山 114002;2.鞍山市水利局,辽宁 鞍山114002;3.辽宁省观音阁水库管理局,辽宁 本溪 117100)

0 引言

鞍山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地处环渤海经济腹地,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以“中国钢都”之称蜚声中外。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8.64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25 m3,为全国水平的37%。

鞍山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774 mm,多集中在7、8 两个月,可达年降水量的50%。流经市内河流有南沙河、杨柳河和运粮河等太子河支流。其中南沙河流域面积352.3 km2,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0.69亿m3;运粮河流域面积99.51 km2,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0.14亿m3;杨柳河流域面积321.1 km2,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0.44亿m3[1]。

1 鞍山市供水基本情况

随着鞍山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供水结构和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供水质量不断提高,用水量逐渐增加。近年来,鞍山市供水水源地建设不断满足城市发展要求,供水基础设施发展良好,城市供水系统逐步完善,保障了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供水安全。

1.1 城市供水情况

鞍山市市政供水系统现有水源地5 处、净水厂8座、深井84 眼、供水面积270万km2、供水能力52万m3/d。2010年全年供水1.4亿m3,日均实际供水量38.3万m3、高峰供水达44.6万m3/d,城市供水率达到96.9%。各水源地现状一览表见表1。

表1 各水源地现状一览表 万m3/d

从鞍山市用水分配情况看,工业用水约占40%,居民和商业用水各占30%,以2010年日平均用水量为例可以看出比例情况,详见表2。

表2 2010年日平均用水量比例

1.2 保障城市供水的措施

近年来,鞍山市根据城市供水长远规划,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供水运行,逐渐形成了以汤河和大伙房两大境外地表水源为支撑,境内地下水源为补充的供水格局。具体措施包括3个方面:

1.2.1 加强重点供水工程建设

1)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该工程历时5 a,于2010年竣工供水,增加供水15万m3/d,提高了汤河水源系统的安全供水能力。

2)大伙房水源供水工程。该工程是辽宁省大伙房输水工程的配套工程,总投资3.93亿元,新建供水能力15万m3/d的水厂一座、铺设管道80.24 km,正在紧张施工,预计2012年竣工。

3)给水改扩建(水质置换)工程。该工程利用汤河二期优质水源,改善城区供水水质,于今年8月份竣工,使20 多万户居民用水水质全面提高[2]。

1.2.2 完善供水基础设施建设

保证四大园区供水设施建设,完成DN100—900输配水管线76 km,建设1 座供水能力3万m3/d的加压泵站。新铺和改造市区主要干道输水管线40 km。更新维护生产设备、计量水表和居民供水设施等工程[3]。

1.2.3 加强供水环境保护

1)强化水源地安全。设立界碑界桩、修建防护栏,深井安装遥控报警器,水厂安装电网、红外线报警和监视系统等。

2)完善供水监控系统。鞍山市供水主干管道流量和压力,各水厂和加压泵站水量数据,全面实现实时上传、量化管理和调控。

3)加强水质监测。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4],在140个水质监测点,尤其是对有污染史和管网老化的供水区域重点加强监测,做到每30 d进行一次水质监测。

4)加大水源地污染源整治力度。先后关闭了5家小造纸企业,搬迁了3 家饮料公司,取缔禽畜养殖企业3 家,取缔虹桥水制品有限公司等3 家企业,组织清理了生活垃圾共计40 t。

2 鞍山市城市供水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鞍山市城市供水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3个方面:

2.1 “客水”居多、协调难

鞍山市水源地的生产供水总量的85%左右都来源于境外,目前主要来源于汤河水库,本地市区饮用水水源仅西郊和铁西两处运行,且供水量所占比重较小。鞍山市境外水源输水管线较长,且管线等多埋于农田和矿场中,时常出现破坏、维修或赔偿问题,由于跨市办理,很难协调,往往耽误维修和管理。鞍山市境外输水管线多分布于辽阳县境内,通过地点多为矿山开采地区,约60 多处重要输、配管线被矿石、废渣占压,给管线维修和水质安全带来威胁。如遇重大事故,将影响全市供水系统的运行。

2.2 环境恶化、治理难

鞍山市城区地下水供水量约占全市总供水量的36%,而现有的地下深井中有20%左右因水源周围的污水灌溉、垃圾堆积和饲养场等受到污染。部分供水管网老化、管线陈旧、管径偏小,出现锈蚀和结垢,供水损失率较高。

2.3 责任不清、维护难

部分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存在责权不明的现象,给供水安全带来隐患。鞍山市现有民用二次加压泵站205 处,由自来水供水运行管理130 处,产权单位自管75 处,而且随着鞍山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二次加压泵站也不断增多。多数自管泵站失修失养现象严重,导致故障频出,水质低下,居民供水不及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弃管楼200 栋,涉及用户1.5万户,隐形弃管楼350 栋,涉及用户2万户。

3 加强水源地建设及保护的对策建议

加强水源地建设及保护的对策有4个方面:

3.1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供水应急机制和应急水源

3.1.1 建立供水应急机制

尽早制定鞍山市城市供水应急条例,明确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办法。同时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机组设备、供水管网、除铁除锰工程等,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3.1.2 建设城市应急供水系统

城市应急和储备供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建议将首山水源地作为鞍山城市应急水源和储备水源。

3.1.3 建立境外供水系统

由政府和供水企业协调水源地,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建立和强化协调机制,保障鞍山市境外输配水系统的安全。

3.2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水源地环境监测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鞍山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和《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域划分》等法律制度,对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企业坚决予以拆除,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加强对工业排放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强畜禽养殖业综合防治,健全城市垃圾处置系统。加强监测保护,制定并实施水源地自动监控系统安装计划,不断加大水源地及供水系统的监督保护。制定科学的作业规划,平衡采水量和补给量的关系,同时加大管线维护力度、加强窃水灌溉的查处,保证地下水位稳步回升。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3.1 加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挖掘供水管网富余能力

供水系统要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延伸,建设项目要对供水系统进行详细长远的规划,不断强化城市供水配套能力。还要对现有管线等进行维护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挖掘供水系统的富余能力,全面提高供水覆盖率。

3.3.2 加快新水源工程建设

供水系统的建设周期较长,应加快推进实施鞍山市引细入鞍工程和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建设步伐。建议尽快立项并启动实施大伙房水库二期供水工程,以达到抢先占用资源的目的,满足鞍山市持续增长的供水需求。

3.3.3 完善供水系统规划

在城市建设加快的同时,对诸如汤岗子新城等新的用水增长地区做到超前规划,完善管网设置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水先入”,服务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将来鞍山城市建设的要求。

3.4 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维护维修任务

维修包括二次加压泵站管理、明确责任及价格机制的完善:

3.4.1 加强二次加压泵站的管理

建议由政府出资将产权单位自管部分的二次加压泵站回购或大修,产权单位出管理运行费用,自来水供水单位统一维护、统一使用、统一管理,可保证高层居民的供水安全、供水质量和供水时间。

3.4.2 明确维修责任

对弃管房及隐形弃管房的供水系统进行维修,建议先明确责任,落实维修主体,解决维修资金。

3.4.3 完善价格机制

建议建立水价浮动机制,实施阶梯水价标准,以保证供水企业正常运转。

[1]李柏森,王兵.鞍山市供水水源地现状评价[J].吉林水利,2006(S1):3-5.

[2]刘中国.提高供水能力保证城市需求[J].城市发展研究,2001(增):16-19.

[3]丁庆田,刘进良.计量水表使用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J].给水排水,2008(12):104-1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务委员会,2002.

猜你喜欢

鞍山市水源地泵站
成长相册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鞍山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