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2013-08-06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1期
关键词:下沙快速路滨江

王 亚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1 概述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确立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发展,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布局。杭州的城市建设将从“西湖时代”转入“钱塘江时代”,钱江两岸地区将成为城市新一轮用地开发的重点,见图1。

图1 工程地理位置图

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行政区划调整,以及九堡大桥南北两岸用地性质和区域道路网的调整和建设,作为城市快速路系统主骨架网“一环三纵五横”中的一纵,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工程的建设为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推进沿江、跨江发展,沟通钱江两岸的联系及调整完善城市布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总体设计思路

(1)本项目是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按照“网络化、快速化、便利化”的思路,从城市发展的高度对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结构、道路网结构进行分析。

(2)分析本项目在快速路网中的作用,提出其合适的功能定位。

(3)处理好本道路和周边路网的关系,合理地进行横断面布置以及匝道、互通立交的设置,在保证主线安全畅通的前提下,方便周边路网的交通出行。

3 功能定位

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是连接临平、下沙和萧山三大副城的快速通道,将上述三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直接服务于杭州主城以及三个副城之间的快速交通,也是杭州东部地区的主要城市对外交通联络道路。本工程道路的道路功能定位为:完善杭州市城市快速路网,连接杭州市临平、下沙和萧山三大副中心的快速通道,同时成为杭州市东部地区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

4 主要技术标准

(1)根据对道路功能定位的分析,道路的等级如下:

九堡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主线:城市快速路;

南接线工程(科园大道、通惠路)地面道路:城市主干路;

北接线工程(东湖路的艮山东路~德胜路段)地面道路:城市次干路。

(2)计算行车速度

一般而言,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有60 km/h、80 km/h两种。考虑到本工程是主城最贴近东侧的城市快速通道,主要是沟通三大副中心和城市对外交通,大部分为中、长距离交通,故设计车速宜取高值,计算行车速度采用值如下:

快速路:80 km/h;

主干路:50 km/h;

接地匝道与次干路:40 km/h;

立交匝道:40~50 km/h。

(3)车道宽度

本工程为杭州市快速路网中的一纵,是城市骨架路网中的南北向快速通道,其快速路交通使用特征应以客车和小货车为主,这是城市内部交通的主流车型,小型车交通应站总交通量的绝大部分。

a.快速路

考虑到快速路运行车辆小型车平均占绝大部分,为了节省投资,快速路按2条小车车道3.5 m,1条大车车道3.75 m组合布置。

b.地面道路

辅道和地面道路为客、货运车兼顾行驶,且局部路段还以货运交通为主,因此车行道宽度按1条小车车道3.5 m,2条大车车道3.75 m组合布置。

5 总体布置

5.1 总体布置方案

本工程全线采用“高架道路+地面辅道”的形式,快速路系统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规模,高架道路形式;南接线工程(科园大道、通惠路)地面道路为双向“六快二慢”规模,城市主干路标准;北接线工程(东湖路)地面道路为城市次干路,其中,九乔路~艮山东路段为双向“四快二慢”规模,其余路段均为双向“六快二慢”规模。

高架主线自德胜路立交向南,在规划九沙大道(主干路)南侧设置一对匝道,经过艮山东路(快速路)时,设置互通式立交,跨过钱塘江(九堡大桥)后,在滨江一路(主干路)南侧设置一对匝道,向南与滨江二路(准快速路)相交时设互通立交,然后高架跨过杭甬高速,主线高架在杭甬高速以北和以南的鸿达路(主干路)北侧,各设置一对匝道,地面道路机动车交通可利用这两对匝道上高架穿越杭甬高速,这两对匝道间的主线高架拓宽至双向十车道,主线高架向南至机场高速公路止,与机场高速之间设置互通立交,见图2。

主线地面道路与横向道路平面交叉,设置信号灯进行控制。

5.2 横断面布置

根据车道功能划分,道路横断面布置见图3、图4。

5.3 立交节点布置

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与总体道路规划,沿线共设置德胜路立交(不属于本工程)、艮山东路立交、滨江二路立交、机场高速立交节点。

(1)德胜路立交

德胜路是杭州市规划快速路网“一环五横三纵”中的一横,它与本接线工程、机场高速公路、秋石路高架共同构成了杭州市中心城区外围边缘的快速路环,是未来杭州市中心城区的交通保护壳。

本节点位于这个快速环的东北角,是2条快速路相交的节点,应设置高等级的枢纽互通式立交。立交采用“定向+苜蓿叶”立交,共有5层。

(2)艮山东路立交

艮山东路现状为城市快速路,是杭州市快速路网“五横”中的一横。本立交是两条快速路的相交节点,因此定位为枢纽互通式立交。

从路网上来看,本工程从北向南分别经过临平新城、下沙新城,过钱塘江后,进入江南城东部区域。它将成为临平新城、下沙新城以及江南城的一条快速联系通道,满足各新区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出行需求,同时也是重要的过江通道。艮山东路作为城市快速路,是连接杭州市区与下沙的重要交通通道。随着杭州市区区域的不断东扩,杭州市区、下沙和钱塘江以南的江南城沟通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本立交主要承担艮山东路及周边路网过江交通,西南、东南方向是重要交通流向。

立交方案采用“迂回半定向+苜蓿叶”形式,共有3层,见图5。

图2 工程总体方案布置图

图3 标准段横断面(单位:m)

图4 有匝道段标准横断面(单位:m)

图5 艮山东路立交

(3)滨江二路立交

滨江二路是交通性的主干路,是萧山区的重要干道。根据分析,并结合规划及地方发展需要,应在滨江二路节点设置互通式立交,为萧山区进入快速路系统,与杭州市区和临平、下沙等区域沟通提供条件。

立交本方案采用“迂回半定向+苜蓿叶”形式,共有4层,见图6。

图6 滨江二路立交

(4)机场高速立交

机场路现状为高速公路,远期规划为城市快速路,是快速路网“五横”中的江南第一横。因此,作为“一纵与一横”的两条快速路相交,本立交定位为枢纽互通式立交,见图7。

图7 机场高速立交

从杭州市快速路网“三纵五横”的格局来看,本立交作为纵向以及横向快速路的相交点,可以形成快速路网格环路系统的一个转换节点,大量的萧山中心组团交通将通过该节点实现向北与中心城、临平新城以及下沙新城的联系,同时也满足由江北的临平、下沙新城通过九堡大桥过江,到萧山国际机场的交通需求。

5.4 高架接地匝道

工程共设置落地匝道4对。匝道布置与配套路网结构相结合,利用路网分流疏解交通,缓解主要地面交叉口的交通压力,最大限度发挥快速路在道路网中担负的交通作用,适应主流向交通,发挥匝道的功能。

(1)九沙大道南匝道

九沙大道是一条具有区域性质的主干路,主要是连接杭州九堡与下沙2个组团,是2区域沟通联系的重要通道。由于目前,此区域内缺乏过江的交通设施。因此,从交通功能上面来说,在此设置一对匝道,让区域内交通可以进入快速系统,经九堡大桥过钱塘江与萧山区进行沟通,是解决江两岸越江需求,加强九堡、下沙与萧山联系的重要转换点。

(2)滨江一路南匝道

滨江一路南匝道服务于滨江一路和滨江二路之间各规划道路及地块的集散交通。

特别是在近期,滨江二路立交如果暂缓实施的情况下,这一对匝道与滨江二路南匝道(下匝道)可以服务于萧山广大地区,满足萧山地区交通进入杭州市快速路系统,向北可至杭州市区、上海,向南可至宁波、绍兴、萧山机场。

(3)滨江二路南匝道和鸿达路北匝道

此两对匝道位于杭甬高速公路两侧,杭甬高速公路在本工程路线处为一单喇叭互通收费立交,地面道路到此均中断。根据国内城市快速路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快速路下的地面辅道应为全线贯通,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地面道路集散地方交通的作用。

本次设计,在杭甬高速公路南北两侧设置2对平行匝道(其中,南侧为鸿达路北匝道,北侧为滨江二路南匝道),地面道路与快速路主线一道并板跨越杭甬高速公路,从而解决地面道路无法穿越杭甬高速公路的问题,保持地面道路的连续。人行和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则可利用杭甬高速公路现状下的桥孔进行穿越。

6 结论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络的主骨架,工程总体布置时,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其在道路网络中的功能与地位,结合沿线需求,综合考虑,才能得出较为可行的总体方案。

猜你喜欢

下沙快速路滨江
福州滨江私宅
杭州下沙
不一样的父亲节
玻璃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芜湖滨江天际线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
广州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基于LS-SVM的快速路入口匝道预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