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山工业园区的“民生”法宝

2013-08-06壹康

小康 2013年7期
关键词:待岗宝山海燕

文/图|壹康

尊老之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有一系列尊老、爱老的举措,图为园区内老人打太极,享受人生。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聚宝盆(详见本刊6月报道)。2012年,该园区在上海“调结构、促转型”的产业调整大背景下,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淘汰产能落后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6亿、税收14.71亿的骄人成绩。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宝山城市工业园区还用另外一个法宝,使当地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本刊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发现工厂生产有序,同时居民小区舞蹈队翩翩起舞,老人带着小孩享受天伦之乐,园区村居民安康富饶的幸福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用“共享”化解改革难题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的关系,这是一个突出的难题。”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管海燕对记者表示,在工业园区从农田演变过程中,征地、改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引发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民生问题比较突出。

1998年该园区被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并正式命名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随着园区发展升级及经济推升,拆迁、补偿及农转非等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摆在了管理者面前。

新问题带来新变化,如何创新管理呢?管海燕介绍称,经过一番深入思考,管委会有了一致的基调: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以群众最为关心的社会保障为例,管委会在为村居民构建保障计划方面下足了功夫。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社会保障部部长钱士吉介绍,对于原本享受合作医疗的村居民,鼓励其参加新农保合作医疗,对于个人自负部分只需要缴纳“象征性”的100元,其余由管委会承担起来;对于原本享受小城镇社会保障的村居民,鼓励其参加新农合门急诊统筹,管委会为每人承担300元费用。根据征地办法不同,园区村居民中有1172人享受了城镇社会保障,而另外2045名村居民享受小城镇社会保障。

在园区内丰翔新城住宅小区内,绿树成荫、碧波荡漾,小区还特别辟出面积约200平米的老年活动室,不少老年朋友在切磋乒乓球球技,舞蹈队的阿姨们排练舞蹈,而娱乐室里几位老伯手里摸着扑克牌“斗智斗勇”。

无疑,这是园区老人们的一方乐土。对于外界一些关于“老人是负担”的说法,管海燕显得非常鄙夷。在他看来,园区老人曾贡献土地,随后创业工作,为园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今年老了,理应享受政府和社会的回馈”。据介绍,对于170多名养老人员,园区采取各类补贴,其中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1130元。

对于老年人最担心的医疗保障问题,园区对门急诊报销比例达到80%。钱士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位老人参加了城居保统筹,因病入住三级医院治疗,花去可报销治疗费1000元。“按照医疗保障政策,原本可以报销800元,而对于园区内老人,剩余200元中还有80%予以报销,算下来个人只需支付40元。”

如今,管委会形成了几项不成文的“尊老”规矩:重阳节、春节,园区为每位60岁以上老人每次发放500元“红包”,仅这一项,园区为1453名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补助173.18万,而园区14位9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可以享受园区提供的一罐牛奶,另外为其它90多位高龄老人购买了意外险。

每逢百岁老人的生日,园区还会为其订做蛋糕,工作人员将鲜花送到家中。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管海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与其是给老人送去祝福,不如说给子女给园区送去一份爱老敬老的精神鼓励”。

外来媳妇本地郎

除了老人的医疗问题,外来媳妇也一度是村干部的“心病”。钱士吉介绍说,由于园区之前是农村,村里一些本地男士娶了外地媳妇,大概有100多人。

按照现行户籍政策,农村户口需在结婚满4年后才能转入生产队,从而享受医保。对此,管委会再次沿着“共享发展成果”原则,采取补贴制度,对于在生产队撤制之前结婚的外来农村户口的配偶,符合有关规定的予以补贴,每人补贴2.5万元,而户口转入当地后,按照自由职业者参保,目前已经有66人享受了社会保障。

“农转非”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外来媳妇存在这一问题,还有小孩子。为此,管委会出台政策,对于撤制之前年龄不满16岁的小孩,按照年龄一年补助1000元,譬如1岁的小孩补贴1000元,年龄最大15岁11个月的孩子,补贴1.5万元。

为了防止园区居民因病致贫,园区还特别启动了大病援助计划。钱士吉介绍,“特事需特办”。为此,园区划定了一个启动救助标准,医疗费自付超过5000元便开始援助,这一标准远低于上海及宝山区的统一水平。

管委会副主任管海燕介绍,救助除了发放现金还会附带一份慰问信,“我们心里清楚,援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代表了政府部门的关爱,这会让村居民更暖心。

随着园区经济总量攀升,园区用于民生保障的支出也在同步增长。去年,对169名征地养老对象提高养老金标准,对546名征地劳动力提高待岗补助费。据统计,2012年园区用于年底大病救助,防止村居民“因病致贫”一次性医疗补助约130万元,医疗保障220万元,加上各类救助200万元,去年全年于民生保障的投入不低于600万元。

就业援助员与安全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宝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徐林彬表示,要想让村民安居乐业,除了园区的系列帮扶政策,最终还是要让居民们通过劳动致富,而“就业是村居民们过上小康生活的钥匙”。

钱士吉介绍说,管委会为了提高居民就业率,从招商引资开始便对企业有一些“硬杠杠”,对需要征地的企业提出“至少20%的雇员在村居民中解决”的条件,要求提高企业不断录用本地居民的比率。

尽管如此,受各种因素影响,园区村居民中目前还有408人失业待岗。考虑到待岗家庭在城市生活的困境,园区为待岗人员提供了待岗费。2013年,该费用已由原来的640元增加到700元,而园区为其缴纳每月1221元的社会保障金。

对于在征地前已同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还有补贴,园区为33名合同工发放就业上岗补贴每月300元,进一步促进就业。2012年,园区新增就业岗位1020个,推荐本地劳动就业89人。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还设置两名就业援助员,分别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以便充分帮助居民就业。

帮助村居民就业,更要帮助居民安全就业。受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加之职工的维权意识提高,劳动纠纷在其他一些工业园屡见不鲜,甚至一些群体性事件屡有发生。为此,园区专门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两名劳动纠纷争议调解员上岗。

在刚刚举办的宝山区和谐劳动关系评比中,园区11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光荣上榜,包括上海丹爱发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蓝箭电控设备、港宝彩印、苏食、电力环保等知名企业。据悉,去年园区103家企业完成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受理劳动纠纷178件,成功结案158件,成功率近八成。2011年,调解完成30万元用于支付职工损失,而2012年为41万元。

对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了解得越多,一个问题愈加在记者的脑海中浮现:对于以招商引资作为目标的工业园区,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此,管委会主任徐林彬说出了他的答案:“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是园区科学发展的两驾马车,缺了其中任何一驾都不行。”

猜你喜欢

待岗宝山海燕
浅析待岗员工素养提升
Friendship
首饰还是装饰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nd its results for thoracic and thoraco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or without ossification of ligment flavum
Immun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discogenic 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