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纸媒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访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毕书清

2013-08-03卢剑锋

传媒 2013年7期
关键词:读报报刊数字化

本刊记者 卢剑锋

7月15日,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暨联讯读报V4.0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由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再次升级——“联讯读报4.0”技术平台研发成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仪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这一技术“是传统媒体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手机来展示报纸内容的有益尝试”,“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将为我国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是传统媒体借助新技术主动向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

第五媒体手机为报刊这一最古老的媒体插上了数字化腾飞的翅膀,报刊业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已经从竞争阶段发展到积极谋求竞合共赢的新阶段。联讯读报原版手机阅读平台的启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联讯读报4.0”产品的创新性何在?将为用户带来怎样的新体验?其商业模式何如?产品升级和公司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毕书清先生。

积极创新 优化用户体验

《传媒》:毕总,您好!作为中国原版报刊数字化转型“读联读报”的创始人,您是如何看待报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的?

毕书清:报刊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平面媒体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是使传统平面媒体在舆论引导能力上得以提高。目前中国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联讯读报打破了报刊杂志区域性发行的局限,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内容最权威、最丰富的报刊,可以将党报党刊及各种新闻资讯呈现在用户的手机上,让全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声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其次是传播时效得以提高。在纸质报刊进入印刷发行阶段前即可进入解析阶段,报刊上线时间可比其纸质版本提前5~12小时。第一时间将最新鲜、最及时的内容通过手机传递到每一个用户手中,进一步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三是无纸化发行得以实现。报刊的生产过程总是伴随着树木砍伐、造纸的污染、印刷的浪费、发行的人力投入等。而联讯读报只需在计算机上一键生成,报刊就可以呈现在所有的手机客户端。

四是方便快捷、优化用户体验。用户可通过联讯读报随时随地、随心随意的阅读,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用户在乘车或排队时都可以进行方便的掌上阅读,既增加了很多阅读时间,又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传媒》:请您具体谈谈,与前三代产品相比,“联讯读报4.0”技术平台做了哪些创新性的改进?

联讯读报综合报首页

毕书清:联讯读报移动阅读产品是一款能将纸媒内容即时同步、以独立期刊形式发布于手机等终端的新媒体平台,是联讯时代全力打造的原版期刊手机及终端阅读软件,其真正实现了报纸杂志在手机上的原版显示,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将带给人们全新的阅读体验。用户使用联讯读报阅读时,可通过导读和跳转检索往期内容,快速浏览信息,同时也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评论或者与好友分享等,实现了看、读、听、评、搜、存等数字化功能。这项技术的升级支撑了联讯读报三代产品的问世。

“联讯读报4.0”技术平台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用户可检索报刊的往期内容,可对内容进行看、读、听、评、搜、存等数字化功能的应用。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和喜好进行自定义个性化阅读,即将喜欢的内容自定义到桌面,系统就会将用户喜欢的内容自动推送给用户。此外,该产品还实现了在线和离线下载、微博同步分享等多功能应用,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界面效果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得到了相关部委领导、院士、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传媒》:在应用效果上,“联讯读报4.0”能给产品使用者包括媒体、广告客户和用户带来哪些更为优化的产品使用体验?

毕书清:联讯读报根据市场需要来提升产品功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带给产品使用者更为优化的产品使用体验。媒体可以通过联讯读报将纸质报刊转化成数字报刊无线发行。不同于彩信报,该产品提供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原版展现了纸媒上的内容,打破了区域性发行的限制,不但拓展出不同区域的读者群,同时增加了无线互联网用户群;而且通过联讯读报可以获得更多精准的数据,比如用户群体、用户分布,以及搜集用户对每一篇新闻报道的评论反馈。

对于广告客户,除增加了无线互联网年轻用户群以外,也可以为企业找到真正的产品用户。较之传统的广告平台,联讯读报广告平台可以对广告进行精准的统计,多少人看了广告、点击了广告,可以让广告客户看得清清楚楚,让他们的广告费用花得明明白白。同时根据用户属性,可以做到精准的广告投放。根据用户的性别、区域、喜好等,将适合的广告推送给适合的用户群,从而使广告效果最大化。

对于用户,联讯读报做了深度的用户需求分析,力争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由用户自己选择,根据用户喜好自定义个人喜欢的报刊杂志。考虑到用户对流量的顾虑,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看的报刊杂志全部下载下来,等到无网络或者不想用网络的时候,可以直接翻阅。用户互动方面,打破了传统报刊杂志的束缚,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和喜欢同一种杂志的人进行交流探讨,更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分享到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网站,实现分享和互动的最大化。

不断发展 突破技术瓶颈

《传媒》:联讯公司在研发新产品的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商业模式?

毕书清:公司在研发联讯读报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目的明确的商业模式。在使内容更为丰富、使用体验更加优化的同时,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无纸化阅读,来联讯读报上看他们喜欢的报刊杂志。同时在不影响阅读体验的前提下,增加与内容相关的行业广告。可以在阅读内容、查看地域、查看分类等操作的同时,有相应同类型的广告,既不影响用户的阅读感受,同时最大可能地满足广告客户的需求。

在内容方面,我们制作、汇总更加精良的内容给大家,可以是地域性的划分、也可能是内容类的划分,将内容细化成精品栏目。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对于那些对报刊内容有着多样化需求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内容频道。除此之外,银行、商场、品牌等的打折促销信息,也可以被及时送达用户,让用户更及时、更便捷地了解商户信息,同时有助于商家与用户保持紧密的联系。

《传媒》:作为手机移动阅读服务商,联讯读报从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手机阅读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公司从成立起,在技术研发和业务推广等方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毕书清:联讯时代从事媒体无线数字平台开发、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及无线广告服务,拥有众多媒体资源、一流的研发团队和庞大的用户群,在移动营销、传媒广告、手机软件三大领域,都有着出色表现。目前已拥有1700万用户,并在上海、广东、内蒙古、福建等地设立了分公司。

公司从2007年10月立项,2009年7月推出第一代产品“报讯通”,同年11月成立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年来,每年推出一款新的版本。2009年7月5日,第一代产品“报讯通1.0”面世后,被相关国家部委、院士、专家评价为“国际领先,国内唯一”;2010年5月27日,第二代产品“联讯毕读2.0”上线,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产品上线发布会;2011年8月6日,第三代产品“联讯读报3.0”上线,公司举办了中国第五媒体合作战略发展峰会及产品上线发布会;2012年7月15日,公司举办了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暨联讯读报4.0上线发布会,第四代产品“联讯读报4.0”上线。

联讯读报通过自主研发,在内容解析、图片压缩、独立生成上不断创新,拥有计算机著作权及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得到了相关部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公司不断加强产品宣传的力度,在电视上播出产品广告,公交车身上也有联讯读报的广告。合作推广网站500多家,战略合作伙伴十多家。

《传媒》: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是否遇到过困难或瓶颈?又是如何解决的?

毕书清:在公司发展以及产品研发、推广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困难。首先,技术上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提高解析的精准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图片压缩的质量,既保证图片清晰度的同时,还要压缩至最小等。但经过技术研发人员不断创新,陆续突破各种难关,目前上线的4.0版本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

其次,需要不断转变媒体的观念,还需要帮助媒体解决发行难、用户少的问题。传统媒体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在某些方面增加了合作的难度。通过公司的不断努力以及媒体自身认识的提高,合作难的问题也逐渐得到好转。

第三,就是用户阅读习惯以及观念的改变。习惯于阅读纸质媒体的人,很难迅速接受使用移动终端阅读,既要学习使用设备又要学会操作,这对于某些用户群来说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用户的阅读习惯需要不断地培养和转变,用户的使用体验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善联讯读报给用户带来的阅读感受,让用户更便捷、更轻松地使用移动终端读书看报。

立足优势 规划未来发展

《传媒》:从公司层面来讲,联讯认为自身在手机阅读市场的优势都有哪些?

联讯读报合作媒体自由客户端

毕书清:联讯时代在手机阅读市场上拥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同时以中科院计算所为依托,通过自动解析和自动生成等技术,将传统媒体内容通过终端输出。平面媒体的电子化过程需要人工二次编辑,利用联讯的自动解析技术,通过联讯读报媒体管理后台,可以实现文件的自动解析,无需人工二次编辑即可生成原版电子期刊。目前,联讯读报的文件解析准确率是100%,零误差。

联讯时代拥有计算机著作权及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家级科技内参中,对联讯读报在手机上应用新技术实现报纸原版阅读和互动交流,给予了高度肯定。此外,联讯时代还拥有千家合作媒体,有着丰富的内容资源。

《传媒》:公司对未来有着怎样的发展规划?

毕书清:联讯时代的宣传口号是“联讯传媒、捷报先登、世界尽在掌握中”。公司将继续引领纸质媒体数字化转型,实现全国报刊无线订阅、全国报刊无线刊发广告。在将来的研发中,公司将不断优化和升级技术,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提升用户粘性,拓展媒体外纸质数字化进程。

猜你喜欢

读报报刊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百强报刊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读报一得》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读报有感
数字化制胜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