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生存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07-31徐鹤窈李倩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湖北省出口

徐鹤窈,李倩倩

(湖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湖北武汉430064)

后金融危机时代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生存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徐鹤窈,李倩倩

(湖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湖北武汉430064)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因其特定的经济特征,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从2007年以来利润空间不断减少,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破产.以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为例,生存环境的变化给这些留存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上带来严峻的挑战,但是同时,也让我们格外清晰的看到了这些中小型企业内外部存在的问题.文章根据金融危机理论,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并指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金融危机;中小型外贸企业;生存对策

以目前态势来看,世界经济并未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面临二次衰退的境地.中国经济的过快发展和投资带来高通胀,严重威胁到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传统出口优势项目,内忧外患使他们的生存成为前所未有的难题.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366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在创造国民生产总值、提供就业机会、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面对如此庞大的企业数目,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求得生存并获得很好的发展呢?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各种经济特征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但是中小企业只要利用好政策,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同样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1 国际金融危机给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带来的影响

作为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地区之一,湖北省自古商贾云集.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迅速扩大,对外开放硕果累累.改革开放初期,湖北省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通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等,外贸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机电、高科技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其中,2007年湖北省机电产品出口达到34.2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15亿美元.2007年,湖北省制造业吸收的外商投资达19.47亿美元,占全部外商投资的70.40%.随着外资逐步由传统行业向高新技术、服务贸易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转移,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其间,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目日趋增多,发展越来越壮大.但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湖北省外贸发展受到严重打击.

1.1 湖北近几年整体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2003~2009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见表1.

表1 2003~2009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之前,湖北省对外贸易发展整体较快,其中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最高,达到38.4%.但受到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湖北省对外贸易进出口均为负增长,但在全国对外贸易行情都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依然保持稳定偏低.

1.2 金融危机前后湖北省进出口贸易方式总值的变化

金融危机前(2008年)和金融危机后(2009年)湖北省进出口贸易方式总值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2008年湖北省进出口贸易方式总值表(万美元)

表3 2009年湖北省进出口贸易方式总值表(万美元)

2008年1-11月,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91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下同)增长43.2%.其中,出口107.1亿美元,增长46.7%;进口83.9亿美元,增长39.1%.

表2和表3表明,2009年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172.3亿美元,比08年(下同)下降16.8%;其中出口99.8亿美元,下降14.8%;进口72.5亿美元,下降19.4%.与2008年相比下降最多的为加工贸易进口设备、出料加工企业、租赁贸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外贸带来的巨大影响.

金融危机给贸易产业带来打击的同时,对贸易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湖北省很多中小外贸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还有企业面临订单转移的风险,一些国外客户已经将部分订单转到越南、孟加拉等周边东南亚国家.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现阶段,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几重压力叠加将企业的出口成本推高了10至20个百分点,尤其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

据湖北省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反映,目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成为企业经营面临的最大压力.此外,劳动力、物流、融资等综合要素成本集中上升,外贸企业原本就小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给出口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很多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目前的最大挑战.

2 金融危机过后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困境

2.1 融资难

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多渠道融资困难的问题.就融资而言,规模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在中小企业多渠道融资方面,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且发行时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由于受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额度的要求,使得这些企业很难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国家规定对企业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后,更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风险大等自身特点,使得中小企业仅有的发行额度也很难完成.尽管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开辟了一条通道.但由于上市条件、上市程序等与主板基本相同,并不能真正解决有限的上市资源与庞大的上市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仍没有推出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许多高增长科技型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无法改变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本已是大问题,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其融资更是难上加难.现在湖北省已有很多外贸企业因为解决不了融资难问题而不得不关闭.

2.2 人名币的升值

人名币升值让中小生产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湖北省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越来越多,贸易依存度已达70%.其中出口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我省出口企业中有90%是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对外贸易总额的60%,也就是说中小企业才是湖北省贸易往来的重要角色,占据湖北省经济贸易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是从事对外贸易,中小型企业对汇率的变动比其他企业更敏感,受的影响也更大.这些企业的利润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即美元的贬值而减少,人民币升值改变了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削减了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出口成本提高导致商品出口价格提高,外国消费者需求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逐渐减少,这样更是束缚了这些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

2.3 人才资源短缺

中小型外贸企业普遍缺少可用人才.地区发展有差异,这样不平衡导致出口过度集中于武汉、宜昌、荆州、黄石等地区,尤其是集中于武汉.除地区经济差异影响人才流动外,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种类多,企业员工本身数量有限,专业人才更是少.在这些外贸企业中既懂外语、又懂业务、还懂技术的“三合一”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经营成本无形中增大.其次,出口产品单一且出口市场狭窄.湖北省中小企业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加工制造,科技含量并不高,一直以来都是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价格为竞争优势,湖北省出口商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缺乏自有品牌,不掌握核心技术,但是这种单凭加工制造的生产出口的优势,会再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条件下,被他国同等优势的国家取代.且湖北的出口市场主要依靠美、欧、日等传统市场,对新兴市场的开发不够是制约湖北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降低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3 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3.1 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

经过一次金融危机的大浪,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有了更多的经验.我们总结可以得出,从企业内部来看,产业的升级应该是被中小型外贸企业第一个受到重视的,较分散、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应调整内部结构和贸易目标对象,拓宽企业贸易市场.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原有的劳动密集性产业生产当中,利用湖北省的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进行产业升级.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高新技术业务.

3.2 缓解融资困难和强化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应该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尽快建立借助创新性金融服务产品、手段来有效扩大银行资金来源,着重觉得当前中小企业感到迫切的融资紧张问题.

3.3 加大对新型人才的培养和重用

企业应与时俱进,形成新的对于人才的培养与任用的规整的人事体系.在现代化的社会当中,网络等新贸易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也会增高,网络等技术会使得企业获得情报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所以企业应对这类人才更加重视,保证懂外语、懂业务、懂技术、懂时局的新型人才留在企业内,为企业所用.从外部来看,中小型外贸企业缺乏为之服务的团体或机构.湖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之中有很多做多元业务,这些企业得益于业务灵活这一点,但在接单不稳定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就会受到打击.这些企业也会因为普遍缺少国际营销的意识,造成利润的流失.所以中小型外贸企业应该自愿成立联合会,加强彼此之间的以及专门外贸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相关情报,且将每个企业自身的优势资源注入其中进行资源整合,在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就能达到多赢得目的.

3.4 以质取胜,不断开拓新产品,在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上下功夫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希望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抢占先机,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如何规避这些贸易风险呢?中小企业首先应树立“以质取胜,质量第一”的观念,依靠科技进步,重视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运用,不断开拓新产品,在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上下功夫.其次要积极推行国际标准,提高我国标准档次.再次要实施名牌战略,中小企业通过创名牌,塑造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和地位.最后要实施市场多元化,多方位、立体式构筑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并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在贸易实务操作中严格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办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贸易风险.

4 结论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尚未结束,经济的复苏还处于缓慢爬升阶段,这对国家的政策方面也产生了不确定性.中小型外贸企业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经济特征,在经济复苏阶段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抢占市场的先机,这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所提出的一些发展对策将会对中小企业在危机中求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1〕湖北统计年鉴,2009.

〔2〕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钱军.出口企业如恶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J].中国经济周刊,2008(43).

〔4〕张岸嫔.后金融危机时代小型服装外贸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J].对外经贸,2012(10).

〔5〕梅新育.把握应对危机中的机遇[J].瞭望新闻周刊,2009(20).

〔6〕何茂春.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对策[J].贸易投资,2009(4).

F27

A

1673-260X(2013)12-0165-04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湖北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