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通讯

2013-07-31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7期
关键词:医工医学工程工程学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通讯

News Report of Chinese Society of Medical Engineering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青委副主委

2013年7月4日,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形式选拔了郑蕴欣、高虹、应俊和刘胜林等青年委员当选本届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张强主委主持本次会议,中华医学会组织部陶原、名誉主委彭明辰、副主委陈安宇、李斌、张锦,43名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青年委员参加会议,中华医学会医学成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学术交流、继续教育与培训、对外交流与合作等部门,期望新当选的副主委抓紧落实和部署青委会的各项工作。”

新当选的青委会副主委按照张强主委的指示,进行了工作分工:

(1)郑蕴欣负责组织管理,主要工作包括完善青委组织机构,负责青委会的运作和组织协调,做好每年学术交流会议的组织安排,建立委员和医学工程人员意见征集、意愿表达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工程学分会会刊《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的相关人员列席会议。

大会听取了中华医学会组织部陶原同志关于启动青委会换届程序以及青委答辩会议等已完成工作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新一届青委会副主委的选举工作。

根据《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管理办法》,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形式选拔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郑蕴欣、江苏省人民医院高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应俊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胜林4位青委当选新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会上,张强主委对在座青年委员提出了几点要求,他表示:“本届青委会成员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等基础条件较优秀,而学会相对而言是较松散的组织,希望本届青委能够群策群力,开阔思路,热心学会发展,为广大医学工程人员服务;青委会也要制,建立青委会考绩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领导与全体到会青委合影留念

(2)应俊负责学术交流,负责安排学术交流的主题、形式,组织开展医工领域新理论、新技术的研讨会,完善“临床工程网”,涵盖组织管理、学术活动、继续教育和培训、对外交流与合作、会员专区、学术会议等模块,充实网站内容,建立和完善学术会议评价体系。

(3)高虹负责继续教育与培训,协助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继续教育部开展三基教材研究,总体负责《医学工程工作指南》的编写和实施工作。

(4)刘胜林负责对外交流,协助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开展医学工程调研,加强与大学、企业的合作,挖掘科研合作横向课题,加强与杂志、报纸等媒体的联系,做好青委会的对外宣传工作。(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秘书处供稿)

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也有“攻略秘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全国医学工程发展论坛侧记

青年才俊是现代化医院医学工程部门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2013年7月5日,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六届青年委员会全国医学工程发展论坛上,青年医工人才济济,显现出一派学术交流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见空谈阔论之状、只闻务实争鸣之言,与会者们围绕青年医学工程人才培养、科研课题选施、SCI论文策略、优化继教知识、海外深造攻略等实用性强、关注度高的话题,进行了内容多元、深入丰富的研讨。

做科研与写SCI论文都有“诀窍”

据了解,我国科研经费正逐年递增,而欧美国家却在逐渐削减,这给医工学科开展科研课题带来更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如何选择科研课题”、“如何写作SCI论文”等。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青年学者郑元义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经验。他认为在科研方面,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保持不计得失和勤奋不辍的态度;其次,可以通过大量阅读、交流和寻找合作伙伴来获得题目并找到切入点;找到思路后,应从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筛选,进而设计框架并实施;最后及时整理与分析数据,按设计框架来完善内容。

对于大家关心的SCI写作问题,郑元义道出了几点“诀窍”:在论文的Introduction部分,重要性和创新性要讲充分,他强调“一定要注意文献的积累”,积累不够就写不出这“两性”;在Result部分,高档次期刊往往重视示意图的表达,因此学会使用3DMax、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图十分必要。

“从根本上说,准备SCI文章不能急功近利,要始终关注目标与利益的均衡与长远。平常工作中要多虚心找高手请教。”郑元义说。

以“临床医学工程师注册”助推知识更新

医学工程学科自创立来的根本目的就是解决现实的医学问题。据悉,目前全国有超过100所各类学校开设了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然而该学科的发展却一直面临不与医院需求接轨、课程广而深度不够、就业困难等窘境。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徐胜普认为,只注重学术型人才培养远远不够,应该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判人才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安宇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临床医学工程师注册认证工作是对人才评定的一个有力助推。因为医学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结构要求很高,按照注册临床医学工程师的知识体系引导,即遵循“3+X”构架模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X”代表专业技能),才是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的方向。

陈安宇教授认为,医学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应呈倒“T”字型排列,即基础知识要广泛,专业技能要深入:不但要掌握医学、电工学和设备维修等基本知识,还需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网络、专业英语、SQL数据库和医疗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

此外,还应注重医科与工科的结合,十大专科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医工海外进修自有“攻略秘笈”

发达国家医学工程学科起步比我国早几十年,其先进性自不必言。一些著名学府,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也均为各国医学工程业内人士喻为“进修圣地”。《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海外编辑部张冠石主任根据多年海外研修的经验,总结了详实的海外进修“攻略”。

张冠石搜集整理了海外医学工程各学校专业特色、地理位置差异、附属医院排名等,并根据综合因素考评提出医工进修选择意见。

例如,要进修放射影像学(Radiology)专业,建议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而进修核磁(MRI)专业,则建议选择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

另外,据他介绍,目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期刊社在内的不少学术机构都是医工可以选择的海外进修“桥梁”。以此刊为例,他们在促进中外医工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开拓,例如该期刊社与加拿大、以色列、德国、美国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筹备组织海外专家来华讲课,或国内医工人员赴海外专业交流,为国内医工人才培训铺就了创新路径。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二十年纪念书籍评审会议胜利召开

2013年7月4日,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二十年纪念书籍评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由编辑委员会的组织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主持,邀请了姜远海、彭明辰、杨虎等老专家作为评审专家,学会领导张强、高关心、陈安宇、张锦、李斌参加了会议。各编写单元的执笔单位、《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编辑部、科讯公司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主任委员张强指出,纪念书籍不仅是学会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会总结历史、沉淀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大家充分重视纪念书籍的编写和审定工作。

夏慧琳代表编辑委员会的组织单位,介绍了纪念书籍前期背景、编写方案、目前进度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评审阶段,与会代表对书籍初稿逐章节进行了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有:① 史料真实性的确认;② 不明确内容的确认;③ 遗漏问题的补充;④ 执笔单位疑难问题的解答;⑤ 各章节的详略调整;⑥ 共性术语的规范提法;⑦ 名人录的篇幅等。

评审专家就后期的编辑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和建议:① 严格执行编写进度,7月15日前,各执笔单位须将修改完的初稿及相应图片交付组织单位,组织单位须在8月15日前将各部分初稿融会贯通,完成书稿的统一修改和编排;② 稿件第二期审定工作为函审,组织单位将修改后的稿件寄给函审专家,专家在规定日期内反馈修改意见;③ 文稿在成书前,需要最后一次定稿,审定最终成稿及前言、序言、图片等内容。

评审期间,专家踊跃发言,对史料分析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作风给与会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次会议不仅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对书籍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统一了共识,并为后期编辑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为纪念书籍编辑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医工医学工程工程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新医科背景下“医工”融合LIMS课程建设研究
上海市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圆满举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关于医工结合论文的中图分类号标注要求
《照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侨胞任洪亮率团斩获全球医学工程创新大赛金奖等
医学工程在医院中的作用及创新建设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医疗仪器中的应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7年第36卷总目次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