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设计

2013-07-29窦广陵黄小川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窦广陵 黄小川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也不断加快,而城市道路存在的问题也日渐严重,单调的路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道路设计具体的人性化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道路的使用要求、观赏功能、舒适度以及便捷功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城市道路建设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城市道路设计不仅要安全实用,还要满足美观、舒适等要求,更多的考虑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一、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指有关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针对人的实际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将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交通活动的需求作为设计目标,促使城市道路能够最大可能的为人们提供安全、实用、舒适的道路,更好地构建和谐的社会。

二、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发展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现代化的改变,给居民带来了便捷、灵活的交通,同时也出现了噪声、大气污染、交通事故的问题,所以道路人性化的设计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道路设计时,要把行人、机动车、自行车以及周围环境有效的结合起来,最大限度上满足市民对城市交通活动的需求,使城市道路不仅实用而且安全舒适,为人们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

三、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

(一)人行道设计

1.人行道的平坦程度

人行道的平坦程度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情况。设计人员经常想把人行道设计的漂亮美观一点,但行人一般对地面颜色和图案不感兴趣,行人最在意的是道路的平坦程度。作为设计人员,应该保证人行道的平坦度及密实度,尽可能采用防滑砖铺砌。

2.人行道与建筑物门口的车道坡度的关系

传统的道路设计方法是:车道坡度比两边的人行道坡度低,利用的原则是“行人在上,车辆在下”,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相对更安全一些。但是这样的设计方法也有弊端,建筑物门口的车一般较少,对坡道的利用率不是很高,还有就是对于老弱病残的群体来说行走不方便。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用台阶连接,从外观上看比较生硬。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把车道与人行道利用坡道进行连接,用不同的材料区分,提醒路人注意,这样就感觉舒服多了。由于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处于同一平面,为了在功能上进行区分以及景观上需要,应该把自行车道设计成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灰白色晶石彩砖,这样就有利于区分,避免行人与自行车抢道的现象。

3.坡道高低问题

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高低差别较大时,一般高低差距在0.8~1.5cm之间。一方面要考虑建筑物门口的车辆进出,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保持人行道上的树木以及电线杆的存在。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将车行道与人行道设计为两个纵坡,两者之间的坡道差距继续保持,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采用挡墙分隔,在墙壁的外侧可进行适当的装饰,这样既满足道路需要,又节省资源,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了行人的安全。

(二)行人过街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地下人行通道的设计

为了避免行人与车辆争道抢道造成的安全隐患,所以设计了地下人行通道。地下人行通道的设计是在没有分隔带的道路下面设计地下通道,道路两边分别设置两个出口,以阶梯连接,供行人行走。这样可以避免行人横穿马路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加强了道路的整体性与安全性。

2.安全岛的设计

对于车辆比较集中的路段可以在道路中间设置一个安全岛,可以让在绿灯中无法及时通过道路的行人在安全岛中驻足等待。安全岛的设计,可以让行人在过街时产生一种安全感,同时也体现出在道路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3.过街天桥的设计

对于车辆行驶比较快的路段,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道路中间的分隔带是连续的,因此建立过街天桥就必须与城市道路情况进行匹配。在建设过街天桥时应该考虑建设的条件、安全性、是否方便行人以及是否影响环境等因素。天桥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行人行走的舒适度,在天桥两端可以设立手扶式电梯,便于行人节省过天桥的时间,也便于行动困难的人能够顺利通过天桥。

(三)非机动车的车道设计

在传统道路设计中,由于道路系统的不明确,道路性和生活性车道二合一,不同性能的车辆混行已经成为道路交通中普遍的现象。尤其是非机动车受到行人与机动车的影响,出行速度以及安全都受到限制,所以机动车道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非机动车的车道宽度应该按照车道倍数进行设计,车道数应该按照自行车高峰期的车辆数进行设计。

(四)机动车的车道设计

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设计是按照车身宽度与横向安全距离两部分设计的,横向安全距离与行车速度相关联。大量私家车的出现使道路的交通组成和同一时间同一个道路面上的车辆构成比例发生变化,确定的横向安全距离有进一步减小的可能。

(五)道路平面设计

设计人员在对道路平面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缓和曲线的长度,灵活运用,精心设计,反复比较,使道路的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从而保证车辆稳定安全行驶,使乘车者舒适安全。

(六)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是借助交通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手段,利用交通分离、交通控制、交通均衡布局、疏导交通等原则,考虑不同地段的城区交通组织,对单向道路、禁止停车路段、限速行驶路段进行设置,改善道路交通质量,多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以及行人过街横道线等,或者可以适当提前路口的行人过街横道线,使行人在过马路时更安全,使道路交通设计更为人性化。

(七)道路交通设施的设计

1.临时停车场的设计

目前车辆的停放比较混乱,而城市的用地面积又不是很充足,所以停车场就比较紧缺。因此比较宽的人行道,可以作为临时的停车场。结合不同路段不同时段的道路使用情况,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对临时停车场的管理力度,这样在保证行人安全的前提下,人行道的空间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机动车停车的压力,同时也将车辆的停放管理变得尽然有序。

2.道路与休闲广场的一体化

随着城市用地的日渐紧缺,人们的生活空间变得越来越少,面对拥挤的交通人们会有一定的压抑感。所以可以在满足道路宽度的基础下,在靠近生活区的人行道上建立小型或者微型的休闲广场,方便市民休息。

3.无障碍设施

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正常群体对道路建设的需求,还要考虑特殊群体对道路的需求。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应该设置盲道,并且保证盲道的连续性,在盲道上不能有任何障碍物,车辆不能随意占用盲道。还应该在路面高低有差距的地方设计缓坡,为盲人以及其他特殊群体提供方便。在遇到交叉口时,可以为盲人设置语音过街提示器,引导盲人安全地过马路。

4.道路的绿化

道路的绿化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车辆的日渐增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所以应该对道路进行绿化,可以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在道路两边可以移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被,一方面可以降低噪声,净化空气,增加空气的湿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吸收汽车排放的尾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道路的绿化可以改善道路的行驶环境,保持生态的平衡,对保护、美化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应该考虑道路的安全、实用,还要考虑市民对道路设计的要求。设计便捷、美观、舒适的道路,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做到人性化的道路设计是道路设计的新理念。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市民提供了人性化的生活空间,实现了城市道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丹娜,田毅.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2]赵福义.论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设计[J].价值工程,2010(5)

[3]韩鹰飞,李杰.浅谈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12)

猜你喜欢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BUBA台灯设计
百度Apollo平台
有种设计叫而专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