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2013-07-29任丽丽薛利军刘小北冒晓蓓耿建王静子苏全胜褚晓源

实用老年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血症肾功能危险

任丽丽 薛利军 刘小北 冒晓蓓 耿建 王静子 苏全胜 褚晓源

大量研究表明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升高与脂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关系密切,高UA 血症已被认为是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1]。近期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指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高UA 血症预示死亡风险增加[2]。迄今,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高UA 血症相关风险因素的研究仍非常有限,恶性肿瘤转移是否为该类患者出现高UA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仍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对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UA 水平及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肿瘤转移等因素相关关系的分析,初步探讨影响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血清UA 水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改善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1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0 月1 日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年龄均≥80 岁,排除标准为合并原发性痛风、严重感染、恶病质及检测前2 周内口服氢氯噻嗪、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影响UA 代谢或排泌药物。

1.2 方法 采血时间避开放化疗期间,检测前3 d 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禁酒,晚餐后禁食12 h。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5 ml,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测定总胆固醇(TC),酶法测定三酰甘油(TG)、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尿酸紫外酶法检测UA 浓度,试剂购自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检测仪器为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仪。血压测定采用标准水银血压计,静态取平卧位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记录吸烟情况。

1.3 诊断标准 高UA 血症为非同日2 次空腹血UA 水平(男)≥420 μmol/L;高血压标准为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高血脂标准为TC ≥5.18 mmol/L,TG ≥1.7 mmol/L;高血糖标准为FBG≥6.1 mmol/L。肾功能不全标准为肌酐(Scr)≥110 μmol/L,尿素氮(BUN)≥7.5 mmol/L;肿瘤转移主要包括淋巴转移、脑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肾及肾上腺转移,诊断采用CT、MRI 或PET-CT 确认。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吸烟状况、BMI、SBP、DBP、TC、TG、FBG、Scr、BUN 及肿瘤转移为协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选择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UA 水平为因变量,进行多变量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一般资料 共纳入201 例患者,其中正常UA 组114 例,年龄81 ~87 岁;高UA 组87 例,年龄80 ~86 岁。2 组间平均年龄、原发恶性肿瘤比例均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2 组间高UA 危险因素的比较 高UA 组主要危险因素的发生率较正常UA 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增加144.7%(P <0.01)。见表2。2 组间各项危险因素平均水平差异的比较,仅SBP、TG 和肾功能(Scr、BUN)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吸烟状况、BMI、DBP、FBG 和TC 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3)。

表2 2 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

表3 2 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水平比较(±s)

表3 2 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水平比较(±s)

注:与正常UA 组比较,* P <0.05,**P <0.01

项目高UA 组(n=87)正常UA 组(n=114)吸烟(n,%)6(6.8)12(10.5%)BMI22.5 ±1.622.8 ±1.8 SBP(mmHg)145.5 ±12.8**139.7 ±13.1 DBP(mmHg)88.8 ±11.878.9 ±9.1 FBG(mmol/L)6.6 ±2.86.0 ±1.7 TC(mmol/L)3.9 ±1.13.6 ±1.1 TG(mmol/L)1.9 ±0.9**1.2 ±0.6 Scr(μmol/L)157.8 ±101.3**94.2 ±16.4 BUN(mmol/L)13.9 ±7.9**7.4 ±3.2

2.3 高UA 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吸烟状况、BMI、SBP、DBP、FBG、TC、TG、Scr、BUN、肿瘤转移为协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SBP、TG、Scr、BUN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而肿瘤转移无显著相关性。以高UA 血症为因变量,进行多变量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最终与高UA 血症有显著相关关系的因素为SBP、TG 和BUN。见表4。

表4 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UA 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UA生成增加或排泄减少均可导致高UA 血症。我国人群中高UA 血症的患病率并不低,并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总体患病率为4.9%,而老年人的患病率接近12%,且老年人群患病率的性别差异不明显[3]。关于高UA 血症对肿瘤患者生存的影响,近期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8 万余例男性肿瘤患者,平均随访13.6 年。该研究发现:(1)UA 水平>6.71 mg/dl(398 μmol/L)是各种类型肿瘤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2)UA 水平对肿瘤患者远期(>10 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更大;(3)UA 对某些部位肿瘤特别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风险预测价值更大[4]。

本研究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发生高UA 血症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观察。资料显示,高UA组患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接近80%,约为正常UA 组的2.5 倍,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UA 血症与BUN 和Scr 均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提示肾功能减退、UA 排泄降低在老年患者高UA 血症形成中具有突出作用。

本研究发现,高UA 组较正常UA 组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高UA 组SBP 和TG 水平均较正常UA 组显著增高,多变量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亦显示高UA 血症与SBP 和TG 水平均显著相关。由于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均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5-7],因此高UA 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相当密切。首先是高血压因素,一方面,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生率高,可>30%[8-9],其中主要为SBP 升高。长期血压升高引起肾动脉硬化,肾血管阻力增加,有效血流量减少及肾小管损伤,从而影响肾脏排泄UA 功能[10]。已知高盐饮食会诱发高血压,而UA 和钠存在共同的转运机制,最近的研究指出增加1g 钠盐的摄入相应升高UA 水平1.2 μmol/L[11]。其次为血脂异常因素,TG 代谢过程可间接影响UA 水平,高TG 水平降解生成的游离脂肪酸再酯化进入其他组织的过程增加了ATP 的利用,导致UA 生成增加。关于UA 与血脂的关系,新近的研究提出高UA 水平与升高的TG/高密度脂蛋白比值的相关关系不依赖于代谢综合征[12]。最后是高血糖因素,糖尿病与高UA 血症关系极为密切。由于糖酵解关键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受胰岛素调控,糖尿病时该酶活性下降,导致糖酵解中间产物向5-磷酸核糖及磷酸核糖焦磷酸转移,使UA 生成增多。反之,UA 升高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活性降低,糖基化终末产物大量形成,促发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损伤,最终诱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但本研究中2 组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高UA 血症与FBG 亦无显著相关性。分析内在原因一方面为本研究仅比较了2 组FBG 水平,未进行餐后血糖的比较,但老年人糖耐量减低更普遍;另一方面在于糖尿病对UA 的生成和清除均有影响,胰岛素抵抗时UA清除明显减少,Causevic 等[13]提出2 型糖尿病患者UA 的尿液/血清比值与血糖关系呈负性相关,但本研究并未同步测定尿液UA 水平。

本研究中高UA 组肿瘤转移发生率较正常UA 组增加近50%,但logistic 回归分析未发现肿瘤转移与高UA 血症有显著相关关系。推测其原因为恶性肿瘤导致的高UA 血症主要与肿瘤溶解有关,而肿瘤溶解度危险因素包括瘤体体积、肿瘤细胞溶解易感性以及患者内环境等[14],发生肿瘤溶解风险较高的为血液系统肿瘤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15]。本研究纳入的恶性肿瘤主要来源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且抽血时间避开了放化疗期间。

总之,本研究发现老年男性恶性肿瘤患者高UA血症主要与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和高血脂有关,而与肿瘤转移关系不大。由于高UA 血症经积极的医学干预可有效控制,因此,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有效控制血压、血脂水平,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护肾功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1] Bos MJ,Koudstaal PJ,Hofman A,et al.Uric acid i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the Rotterdam Study[J]. Stroke,2006,37(6):1503-1507.

[2] Shin HS,Lee HR,Lee DC,et al.Uric acid 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survival time: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J]. J Pain Symptom Manage,2006,31(6):493-501.

[3] 刘志连,范文娟,王淑霞,等. 成年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7):2284-2286.

[4] Strasak AM,Rapp K,Hilbe W,et al. 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of cancer mortality in a large prospective male cohort[J]. Cancer Causes Control,2007,18(9):1021-1029.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6]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1.

[7] Huang PL. A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for metabolic syndrome disease[J]. Dis Model Mech,2009,2 (5/6):231-237.

[8] 刘文斌.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c):300-302.

[9] 王立珍,李瑞蕊. 社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J]. 实用老年医学,2010,24(6):493-495.

[10] Eckel RH,Grundy SM,Zimmet PZ. The metabolic syndrome[J]. Lancet,2005,365(9468):1418-1428.

[11]Forman JP,Scheven L,de Jong PE,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odium intake and change in uric acid,urine albumin excretion,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hypertension[J]. Circulation,2012,125(25):3108-3116.

[12]Keenan T,Blaha MJ,Nasir K,et al. Relation of uric acid to serum level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triglycerides,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to hepatic steatosis[J].Am J Cardiol,2012,110(12):1787-1792.

[13]Causevic A,Semiz S,Macic DA. Relevance of uric acid in progre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Bosn J Basic Med Sci,2010,10(1):54-59.

[14]Howard SC,Jones DP,Pui CH. The tumor lysis syndrome[J]. N Engl J Med,2011,364(1a):1844-1854.

[15]Cairo MS,Coiffier B,Reiter A,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risk and prophylaxis of tumor lysis syndrome(TLS)in adults and children with malignant diseases:an expert TLS panel consensus[J]. Br J Haematol,2010,149(4):578-586.

猜你喜欢

血症肾功能危险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喝水也会有危险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拥挤的危险(三)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