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013-07-20周国森广西南宁市横县文化馆广西南宁530300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
关键词:设施群众建设

周国森 (广西南宁市横县文化馆 广西南宁 530300)

前言:群众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中经历了长时间形成起来的,它是人民群众思想和文化状态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了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群众文化涉及的面较广,内容较丰富,主要包括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等方面,反映出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做好群众文化建设,事关社会和谐发展大局,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互为因果关系。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1.群众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时期《十五纲要》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被纳入了这一时期文化工作中,是重点建设对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以创造群众文化为基础,为社会的和谐进步营造浓郁的群众文化氛围,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直接反映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和国家怀揣希望的真实体现。当前,我国仍然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事实已经证明,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群众文化的繁荣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又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社会经济与群众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2.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基础保证。群众文化建设主要由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构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它强调社会群体中个人素养的修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注重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为社会的和谐创作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其次,群众文化建设注重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和提升,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进而转化成强大、高效的社会生产力,为社会的发展不断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使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有人民群众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为前提铺垫,整个社会将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一定时期的经济建设水平是同步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得到丰富和满足时,人民群众更多的是想要精神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他们对群众文化的构成和群众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群众文化应该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感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群众文化。

我国地大物博,人文特点差异大,丰富性强。在响应国家号召,正确把握和谐社会建设方向的同时,各个地方应该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开展符合自己地域社会和谐发展的群众文化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注重对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这将会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的质量和社会的进步,是二十一世纪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砝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把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提升到统一水平上,二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达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

1.做好打造群众文化的制度建设,为各种优秀群众文化的出现提供优良的制度保障。各种优秀群众文化的出现需要适宜的制度作保障,具体可以分为两方面:首先,做好鼓励群众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为群众文化提供发展活力。国家文化建设宣传主管部门应该落实群众文化制度建设,鼓励优秀的群众文化不断发展,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鼓励和宽阔的发展条件;其次,要正确把控和引导群众文化建设方向,落实文化制度保障措施,保证群众文化建设产生的文化因子是适宜并沐浴在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中的优秀文化,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文化力量,促进社会不断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2.紧抓营造群众文化的配套设施建设,使群众文化更好地得到开展。群众文化的发展通常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而营造群众文化的设施是否完整和丰富正好反映出了一个地区乃至社会的群众文化状况,是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的典型标志,群众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群众文化设施建设也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为营造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基础条件。因此,建设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定要牢牢把握群众文化建设宗旨,努力建设营造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

在城市和地区的具体规划中,一定要深入认识群众文化建设与文化建设设施的紧密度和重要性,留足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群众文化设施进行规划和建设。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因此,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把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文化建设任务来抓;在群众文化设施建设中,眼光一定要放长远,深刻、正确把握群众文化发展的大局观,为和谐社会配套发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群众文化设施建设,为群众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群众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群众文化应有的能量。

加强群众文化设施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以群众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事实已经证明,群众文化的通常是依靠特定的设施或场地产生的,如广场舞蹈活动,公园棋牌、文娱活动,包括业余演出等,这些优秀的群众文化现象依靠广场、公园场地或相应设施产生,这些文娱实施为群众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是群众文化真正来源于人民群众,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起了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不断增强,文化情趣和文化参与热情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文化设施的建设应该适时地依照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做出新的建设调整,有所针对地进行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给予人民群众更多的展示自己文化才能的机会,以此形成群众文化热效应,以特色群众文化带动整个社会群众文化学习氛围,从而使在整个社会中形成特色的文化现象,最终归入优秀群众文化领域,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群众文化设施的突出贡献。

3.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造出优秀群众文化,使社会保证持久的和谐发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它是群众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源泉,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把群众文化建设的点最终回归在人身上,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强化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建设群众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将重点回归到队伍建设的人员的配置和优化上,寻找一大批思想觉悟高,脚踏实地,热心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甘于为群众文化和社会和谐作奉献的人才,同时,要侧重挑选一批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专业文化特长的群众文化创作骨干,壮大群众文化建设队伍力量,使其成为创造群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力军。

综上所述,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应该切实从制度保障,群众文化配套实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入手。在具体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构建中,要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同时,群众文化建设队伍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不断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呼声,使文化队伍创造出的群众文化能够真实代表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内心真实的想法,增强群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形势下,为了促进社会持续的和谐发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机制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建设路线,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得到重视并加以解决,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徐天天.群众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黄红发.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动力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设施群众建设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