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庆县广场集体健身舞的思索

2013-07-20李莲枝鹤庆县文化馆云南鹤庆671500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集体民族活动

李莲枝 (鹤庆县文化馆 云南鹤庆 671500)

正如民谣“火红的岁月红似火,小康岁月人人乐,不愁吃穿光景好,改革带来好生活”所唱,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鹤庆县的经济也在突飞猛进,随着物质生活富裕,人们的追求逐渐向精神文化的领域转化,广场集体健身舞,亦应运而生,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号角中,掀起了鹤庆县广场集体健身舞活动的高潮,无论是在县城集镇,还是在乡村田野,无论是在广场空地,还是在会所场地,随处可见白族儿女集体舞动的身影,形成了“鹤阳大地皆歌舞,国泰民欢颂盛世”的景象,造成全县轰轰烈烈的文化活动氛围,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鹤庆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一、鹤庆广场集体健身舞

广场集体健身舞(下称健身舞),是一种寓健身、保健于歌舞娱乐中的有益文化活动活动,相对专业舞蹈,具有动作简化、容易统一、易于学习和易于普及的特点。鹤庆健身舞还把民族先民“打歌”“跳呗”的原始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的鹤庆白族健身舞,如《鹤阳姐妹》《阿达跳》等,不仅完善和丰富了健身舞的形式和内容,提升了健身舞的功能和意义,同时还延续和发展了部分鹤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鹤庆各种人民多元文化的亮丽色彩。

在鹤庆,健身舞出现伊始,乃是一种自发的群众活动。居住县城的离退休女同志和老年协会的部分妇女组合而成的文艺队,堪算是鹤庆健身舞活动的开拓者,她们把一些外地歌舞“引进”并进行“移植”,使之成为本土的活动“教材”,在她们的带动下,坝区的一些村寨的中、青年妇女,也自发组合成活动群体,进行集体舞蹈活动,除在本地表演健身舞外,有时也到县城或庙会场地开展活动。随着全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出,参与活动的人员和范围在成倍增长。

政府的主导和专业人员的参与,不断地推动鹤庆健身舞的向前发展。2011年和2012年,县文化馆在县城和乡镇及学校组织开展了大量的集体舞培训和辅导,再次拓展了参与集体健身舞活动的人员和范围,不断掀起鹤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高潮,全面推进了鹤庆广场集体健身舞的发展。

二、健身舞的作用和意义

1.健身舞除健身、娱乐的主要功能外,还倡导出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新风尚。健身操蕴含着歌颂美好、幸福生活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观,是引导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艺术形式,代表的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向。在当前有些地方赌博成风、缺乏主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导致农村文化阵地出现萎缩,一些低级庸俗、封建糟粕的文化垃圾还会乘虚而入,侵蚀文化体系的健康肌体之际,而健身舞活动的崛起,无疑成了扼制不文明社会风气“火灾”的“消防车”,倡导出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新风尚。

2.健身操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起舞蹈表演或文艺演出的文化审美平台,实现自我的精神需求。目前我国的实力,还不能满足文化需求者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健身舞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资源,老少皆宜,人人均可参与,不仅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弥补了一些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的群体的渴求,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3.健身操能增强爱国情操,提高思想素质,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们团结友爱、热爱家乡的文化情结。这个文化精神经各族群众用不同的形式世代传承,成为了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表征。健身舞,也是传承鹤庆本土文化的一种载体,它在鹤庆文化血脉的定位上,有其不可忽视的位置。

三、鹤庆健身舞的不足和发展思索

健身舞,是丰富多样文化产品和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成绩值得肯定,但仍有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和发展。

1.健身舞整体还缺乏鹤庆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民族文化尤其是本土文化,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精神的表征,也是民族感情和理想的重要载体,其表征便是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如纳西族的《阿哩哩》、南涧彝族的《跳菜》、摩梭人的《打跳》及鹤庆.剑川山区彝族和白族的《白语打歌》等,一听到它的音律、一看到它的“舞蹈语汇”,便知晓它的“族种”和“产地”,故而说,每种艺术作品的风格,是表现其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标志。但目前鹤庆健身舞,除六合白依人的《拉索西》、西山的《心肝票》、白族的《霸王鞭》等独具地方民族色彩外,多系改编移植的“泊来品”,使人在感情上难以与其“结缘”,这在传承本土文化大业中,将难以薪火相传,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我们在编创健身舞之际,应先考虑首选本土文化这一主题。

2.健身舞的文化含量,应加重本土原生态文化的成分。所谓“原生态”文化,是人们借用自然地理和环境科学的一种概念,是将自然生态与文化生化关联起来,对文化进行一种生态的理解,从地理、环境、自然、地域的角度来看待文化的本真存在状态、未经人为的雕琢加工、突出与自然融合协调的综合文化。如鹤庆西山的白语“打歌”,就属于原生态文化范畴,由“打歌”传承和发展产生的白族创世史歌《人类和万物的起源》,曾荣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名录榜。鹤庆原生态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已获赞誉的以甸北《田埂调》为”母胎”改编的《弦子弹到你门前》及白依人的《唱朝霞》,朵美壮族的《铜鼓舞》、黄坪土家族的《摆手舞》等,若加以开发和创新,将成为独具鹤庆特色的健身舞的新秀,可以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弘扬了本土文化,还可以说是守护好精神家园、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3.规范培训团体、壮大活动队伍、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开展学习、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动。从鹤庆开展和普及健身舞活动的现实来看,一方面健身舞培训机构除文化部门专业人员组织的培训班外,众多的社会培训团体参差不齐,难以保障健身舞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优质质量;另一方面参与健身舞的人数虽数量喜人,但相对全县整体人数,还比例偏低,参与者多为老、中、青年妇女,男性可谓凤毛麟角。因此,我们要多召集社会培训团体负责人,多参加正规健身舞培训,以保障她们进行二次普及培训的质量;要积极鼓励群众文化工作者,努力创作具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的精品,来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人民大众组织开展学习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要做好宣传、鼓励和动员工作,让更多的人和男性群众参与到健身舞活动,为弘扬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力。

猜你喜欢

集体民族活动
我为集体献一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警犬集体过生日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