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7—2011年长三角和京津冀面板数据的分析

2013-07-16张娣

关键词:协整长三角京津冀

张娣



技术创新、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7—2011年长三角和京津冀面板数据的分析

张娣

(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扩散是区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为研究二者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论文依据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1997—2011年的数据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比较了两个区域的差异. 结果表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进口贸易和FDI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增长有显著正效应;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正效应.

技术创新;国际技术扩散;长三角;京津冀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最根本的源泉之一,实现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途径是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扩散. 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开发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来促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化;通过接收众多国际技术知识,国际技术扩散既能提升技术能力,又能改进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研究技术创新、国际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区域制定科技政策提供重要依据,据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

在技术创新方面,Deek[1]和Morales[2]等研究了技术创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Blind等[3]利用Cobb-Douglas函数对欧洲国家的12个部门进行分析,发现技术标准存量和专利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偏重于分析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6]. 在国际技术扩散方面,Madsen[7]利用经合组织国家13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进口数据,研究了是否存在国际间知识扩散的贸易路径;Mendi[8]利用1971—1995年16个经合组织国家的数据,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影响;Keller等[9]的研究表明,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溢出效应可解释制造业生产率11%的提高;国内学者对国际技术扩散与生产率关系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分析进口贸易、FDI对生产率的影响[10-16].

上述研究分别讨论了技术创新、国际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从未有文献同时比较技术创新和国际技术扩散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本文以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变量估算,并利用其1997—2011年的数据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分别研究技术创新与国际技术扩散在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比较了两个区域情况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1 模型、变量和数据

1.1 模型建立

本研究参照Coe&Helpman[17]的贸易溢出模型(简称CH模型),模型的表达形式为:

1.2 变量估算

确立计量模型之后,采用国际上通常的Panel data进行分析. Panel data既包括横截面数据又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提供了更多的样本数据和信息,为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对TFP进行估算,本研究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TFP,公式为:

1.3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长三角(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京津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1997—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各省市的进口额、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大部分来自“中国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就业人口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名义GDP、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外商直接投资额大部分来自各省市统计年鉴;其他部分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某些数据无法获得,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到;进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额,采用当年人民币汇率平均价进行折算.

2 实证及结果分析

2.1 初步回归

表1 初步回归结果

2.2 D.W.检验和广义差分法

表2 消除一阶序列自相关后的回归结果

2.3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包括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和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模型,经过基于回归残差的检验,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协整关系. 经过基于回归系数的检验,运用Kao Residual Cointegration Test方法,同样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协整关系.

2.4 误差修正模型

最后采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原模型进行修正,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1)进行协整回归,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估计协整向量(长期均衡关系参数);2)若协整性存在,则以第一步求得的残差作为非均衡误差项加入到误差修正模型中,并估计相应参数. 最终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误差修正模型回归结果

2.5 结果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进行了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总体来看,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和京津冀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2)长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有显著的差异.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进口贸易和FDI对长三角经济的增长起主导作用,其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作用最大;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对京津冀经济的增长起主导作用,显著地促进了其生产率的提高,进口贸易和FDI分别起到了不显著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长三角地区应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适当提高科技经费支出额,多进行有效的、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活动,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效率. 同时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改善进口机制,注重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并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选择地吸引与当地现有生产水平、技术吸收能力相匹配的外商直接投资,注重引进外资的总量和结构.

2)京津冀地区应致力于提高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持续扩大技术交易规模,促使技术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同时适当减少外商直接投资额.

3)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均应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改善技术创新条件,充分发挥某些优势企业对区域技术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1] DEEK C, KEE H L. A model on knowledge and endogenous growth [R]. Washington: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2003: 3935.

[2] MORALES M F. Research policy and endogenous growth [J]. Spanish Economic Review, 2004, 6(3): 179-209.

[3] BLIND K, JUNGMITTAG A. The impact of patents and standards on macroeconomic growth: a panel approach covering four countries and 12 sectors [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8, 29(1): 51-60.

[4] 张巧. 河北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D]. 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2.

[5] 陈晓红.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内地31个省市2010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0(2): 36-40.

[6] 靖学青. 上海技术创新能力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 6-9.

[7] MADSEN J B. Technology spillover through trade and TFP convergence: 135 years of evidence for the OECD countrie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 72(2): 464-480.

[8] MENDI P. Trade in disembodied technology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OECD countries [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1): 121-133.

[9] KELLER W G, YEAPLE S 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9, 91: 821-831.

[10] 赵果庆. FDI溢出效应、技术缺口与工业发展——基于我国汽车业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0(3): 27-39.

[11] 刘青海. FDI、吸收能力与经济增长——基于国际技术扩散的视角[J]. 经济经纬,2011(6): 21-24.

[12] 杨志江,罗掌华. 自主研发、国际技术扩散对生产率影响的比较分析——基于1991—2007年中国省市数据分析[J]. 科学管理研究,2011, 29(6): 84-87.

[13] 范爱军,刘强. 中国省域国际技术扩散的空间相关与收敛[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4(4): 123-129.

[14] 朱春兰. 进口贸易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4): 71-74.

[15] 周蕾,姚利民. 浅析进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初级进口品为例[J]. 经济论坛,2013(1): 4-8.

[16] 彭继增,邓伟. 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分析——以1984—2010年江西省时间序列为例[J]. 金融与经济,2013(1): 30-33.

[17] COE D T, HELPMAN E.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39(5): 859-887.

[1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经济研究,2004(10): 35-44.

[责任编辑:熊玉涛]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Jingjinji Panel Data

ZHANGDi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are important ways to achieve economic growth for regions.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author adopted the panel data method to make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ituation of two region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data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Jingjinji in the 1997-2011 period and compared their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logy funding expenditure, import trade and FDI hav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amount of technical market contracts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Jingjinji reg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ingjinji

1006-7302(2013)03-0035-06

F062.4

A

2013-04-08

张娣(1988—),女,山西晋城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

猜你喜欢

协整长三角京津冀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