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不管用的原因

2013-07-14王翠霞

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糖友速效抵抗

糖友的健康与血糖值息息相关,坚持规范的治疗,才能保障安全。胰岛素作为糖友常用的治疗武器,经常会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胰岛素不管用了。很多糖友因为用了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效果依然不好,就擅自做主放弃胰岛素。殊不知,胰岛素不管用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对应处理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注射部位不合适

打胰岛素时,针通过皮肤进入机体的深度,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状况。如果药液打在肌肉里,人体吸收速度比皮下注射快8倍,因此,一旦针头扎深了,打到肌肉甚至静脉里,就有可能造成低血糖。而打到皮层,胰岛素吸收得慢,血糖就控制不下来。另外,鉴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会影响到正常的吸收。因重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易有局部反应,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可造成白天血、尿糖增高,夜间低血糖现象。对于这种原因造成的胰岛素“不管用”,当然需要在部位上做些文章了。

想要让胰岛素更好的起作用,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人体中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有腹部、大腿外侧、手臂外侧1/4处和臀部。但患者需要根据胰岛素起效时间的差异,进行注射部位的选择。其中,短效胰岛素首选腹部;中效首选大腿和臀部;预混及类似物还要结合时间段来决定,早餐前首选腹部,晚上则是大腿和臀部,从而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的症状。可以在腹部、手臂、大腿和臀部的不同部位进行轮换注射,一般可以按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或左边一次、右边一次的方法进行轮换。即使要在同一部位注射,也要与上次注射点有一手指的距离。

使用普通注射器时,儿童和瘦人需要把皮肤捏起来,针头倾斜45度进针;使用8毫米胰岛素注射笔的患者,瘦人要捏起皮肤,胖人则不需要,垂直进针即可;使用5毫米胰岛素注射笔的患者,都不需要捏起皮肤,直接进针即可保证在皮下注射。

胰岛素剂量问题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B细胞分泌。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糖友由于多种原因,出现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这时候,外源性注射就是补充胰岛素,保障血糖稳定的有效途径。如果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够,自然无法有效降低血糖,便会引起血糖升高。

而如果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的话,也有可能会导致胰岛素“不管用”。苏木杰反应就是胰岛素剂量过大引起的。苏木杰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胰岛素用量过大可导致糖尿病血糖不稳定,当减少胰岛素用量时,反使病人血糖下降,于是他提出“有低血糖就有高血糖”的格言,从而称这种现象为苏木杰反应。“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也就是“低后高”现象。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所以,当糖友发现自己应用的胰岛素不管用时,首先就会考虑到的就是剂量问题。这时候,别忘了先明确一下,剂量究竟是高了还是低了,然后在做处理。如果只是一味的加大剂量,可能会让血糖更加居高不下。

出现胰岛素抵抗

还有些时候,胰岛素是真的“不管用”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给糖尿病人注射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有的病人血糖明显下降,而另一些病人则效果不明显;50年代Yallow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发现血浆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病人胰岛素敏感性较高,而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导致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很多,包括遗传性因素或称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许多环境因素也参与或导致胰岛素抵抗,称之为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肥胖、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缺乏、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一般原发性或遗传性胰岛素抵抗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一些具有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时低体重儿或存在宫内营养不良史的人群,尤应注意在其后天生命过程中避免肥胖,以尽可能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对已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应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减轻导致或加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同时对个体所具有的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进行个体化治疗。

注射时间不对

胰岛素的作用效果,与胰岛的注射时间也分不开。在合适的时间注射适当剂量的胰岛素,才能让胰岛素发挥最大的作用,反之,胰岛素也可能会因为在错误的时间进入人体而“不管用”。

目前临床使用的常规胰岛素是一种六聚体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后,需分离成单体后才能吸收入血,起效需时约30分钟。为了使胰岛素与血糖高峰同步,常规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

单用中效胰岛素者需在餐前30~60分钟注射。

目前应用的速效胰岛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胰岛素分子结构上的某个氨基酸替换而制成的人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的特点是:打开了常规胰岛素的六聚体形式,而成为单体结构,注射后不需要再分离成单体的过程,吸收快,起效时间短。进餐时不需提前注射,而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否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为1~3小时,主要用于降低餐后血糖,因而用于餐时注射时低血糖反应少见,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治疗。因为不需要在餐前提前注射,速效胰岛素在治疗应用中为病友提供了极大便利。但速效胰岛素注射后必须进食,以防止低血糖。

胰岛素强化治疗中的1型糖尿病患者,当餐前血糖较低,可改在餐后注射胰岛素,同时适当多进食;使用速效胰岛素者,也可在餐后注射。

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因重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精氨酸胰岛素),是比较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规律的治疗方案。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睡前则应使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基因重组胰岛素维持夜间的基础胰岛素水平,这样能有效地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减少脂肪分解,保持夜间血糖平稳,而且低血糖发生少,避免黎明高血糖发生。用量应遵医嘱,并根据空腹血糖值调节。

猜你喜欢

糖友速效抵抗
糖友常按腕骨穴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糖友”该怎样选主食
糖友睡眠不好,怎么办
不同杀螨剂对柑桔红蜘蛛速效与持效性防治田间试验
土壤速效钾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