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取皮屠宰现状调查

2013-07-07刘彦张旭郑策孙晓东凌立莹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中国畜牧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毛皮屠宰福利

文│ 刘彦 张旭 郑策 孙晓东 凌立莹(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国际上某些势力打着动物保护的旗号,别有用心地开始把攻击的矛头对向中国,其切入点是不顾事实真相指责中国毛皮动物养殖在取皮屠宰过程中野蛮血腥。

一、背景资料介绍

20世纪初,裘皮服装服饰登上国际流行时尚的舞台,皮张原料的过度需求给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为统筹兼顾野生毛皮动物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从1956年开始,在黑龙江、辽宁、山东等省兴建首批毛皮动物养殖场,经60年的发展历程,毛皮动物养殖业逐渐壮大,目前已占世界养殖总量一半以上。据统计估算,1956年至2008年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共创造产值约2500亿元。这个行业一直是部分适宜地区农民增收就业的首选,为农村增收、农民致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产业发展更在野外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数据表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口动物毛皮及其服装服饰产品还有大约40%~45%直接来源于野外,而到20世纪90年代末,该比例已下降到12%,目前,我国生产动物毛皮及其服装服饰产品几乎全部来源于人工养殖。

因为WTO、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因为中国在毛皮动物养殖、加工、消费中地位的日益突出,动物福利问题日益受到国际重视及关注。动物福利的概念是休斯(Hughcs)于1976年提出的, 1822年英国人道主义者查理·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法令”在英国国会通过,两年后英国人成立“防止虐待动物协会”(SPCA),从此为动物立法的实践迅速扩展至欧洲其他国家。1990年台湾学者夏良宙把动物福利概括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这里需要指出,动物福利的目的不是极端的保护动物,而是在兼顾生产的同时,考虑到动物的福利状况,并反对使用那些极端的生产手段和方式,但西方一些国家经常有组织和个人打着为动物维权的旗号干扰动物饲养业的正常生产活动,尤其是针对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反皮草、反裘皮活动”时有发生。在国际裘皮协会(IFTF)及其成员组织的积极努力下,这些行为虽然仍有发生但已经步入低潮。

目前,这种所谓的维权势力把攻击矛头转向了中国,抓住国人的善良心理,利用公众人物代言,以极端事例鼓噪一时,煽动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远离裘皮、拒绝皮草,旨在搞垮中国的毛皮动物产业。本着对产业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本项目组在2011年用4个月的时间对全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开展了系统调研,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行业报告,这里节选其中一个专题的一小部分。

本文在此对动物福利和动物立法不做探讨,仅就国内围绕毛皮动物养殖业一些人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产生的误解,介绍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真实情况。

二、调查方法

关于本次调研工作的实施过程有必要在此简单说明。因为中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分散且跨度大,有场、户、小区之别。较小规模的养殖户生产活动很不稳定,随时处于变动之中,且毛皮动物生产没有纳入国家统计目录,无历史全面统计资料可寻。在充分分析实际情况后,我们根据各地特点于2011年5~8月,采用实地调查(8个省市207个受访对象)、电话、网络、信函问询(6个省区38个访问对象)等手段开展本次调研。首先制定调研路线图,后确定调查点与具体访问人。调查及访问对象围绕养殖场户主、饲料及疫苗经销商、政府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部分地区养殖协会负责人等,在这4部分人中选择访问对象。

实地调查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其他地区采取的是电话、网络、信函等方式。为保证调研的全面性及准确性,除了从多个领域选择了不同身份的访问对象外,还主要通过面谈、参观养殖区,完成调研问卷等程序进行调查。

三、实际情况

毛皮动物养殖起源于国外。水貂人工饲养最早始于北美,1867年Charles在威斯康星州首建水貂场,Dalton和Qaron于1894年在加拿大创办了第一个养狐场。中国于1956年开始正式饲养毛皮动物,水貂、蓝狐与银黑狐是从国外引进的,而貉子是国内地产品种,通过人工繁殖驯化饲养的。现在人们谈的裘皮、皮草制品,主要是指依赖上述3种动物及獭兔的毛皮为原料生产的产品。

可见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毛皮动物养殖历史也仅仅是经历了其1/3的时间。任何事情从开始到规范再进步到完善都是需要过程的,但往往这个过程对后来者而言是越来越短。所以遭受指责甚至是歪曲事实的非议在所难免,对此笔者也无意争辩,主旨是说明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

1.动物福利落实情况。动物福利的提法在国内被提上日程的时间比较滞后,但对毛皮动物养殖行业,国家林业局早就制定发布了《蓝狐饲养管理技术》及《陆生野生动物饲养场通用技术条件》。毛皮动物养殖行业普遍重视并贯彻执行是在2005年国家林业局出台林护发[2005]9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毛皮野生动物(兽类)驯养繁殖利用技术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之后。该规定按照“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保护方针,对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动物福利问题明确提出“应提供毛皮动物适宜的生存环境、必要的自由活动空间、充足的食物和饮水”。对养殖场环境、饲养笼舍标准、运输笼舍条件、取皮加工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学会)通过宣讲、督导检查、组织行业会议等多种形式推动下,该规定得以快速全面的顺利落实。

调查发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毛皮动物养殖场较2005年以前生产状况有明显改善。现在无论是养殖场还是养殖小区里建设布局合理,环境绿化、卫生状况、饲养棚与笼舍均符合标准,棚舍整齐划一,美观漂亮,有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的养殖硬件设施超过了国外。如:文登奥吉丽斯貂业公司、大连名威貂业有限公司、大连名门种貂有限公司等。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场的这一变化一方面得益于各地管理部门的重视,积极地引导推动,另一方面是全体养殖场户对“动物生活环境好,产出的毛皮质量就高”这一观点有高度的认同感。而毛皮质量的微小瑕疵体现在皮张售价上则是价格成倍的缩水。虽然养殖业从业人员未必是从动物福利的认识角度去刻意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但是仅从单位投入产出分析,为了让养殖的动物能为自己赚取更多的利润出发,也为动物福利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原动力,效果是一样的。

其实在调查中得知,在皮张价格坚挺市场好的年份很多养殖户对饲养管理更精心,其关爱程度超出想象。尤其对产仔保活环节更为重视,有的还在动物产室里安装监控设施,观察产仔全过程。不具备这样条件的,则在寒冷的冬夜也要安排专人守护在产室旁,及时干预母兽产仔。很多养殖户还要把体弱的幼子放到人居卧室里单独喂养。用百姓的话讲“真和侍候孩子一样”,应该说这也是中国毛皮动物养殖特有的现象。

2.取皮屠宰规范情况。以前的情况不去评判,仅就近5年来的情况汇总。全国各地从2005年以来在毛皮动物取皮屠宰环节采取的都是以下3种方式:药物法(水貂处死多用此法)、电击法(多用于狐狸)、窒息法。统计抽样调查结果:药物法82%;电击法15%;窒息法3%。而这3种方法既是国家规范的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办法。

事实上,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行业也是一直都采取上述3种办法屠宰,不是从国家林业局【2005】91号文件出台以后才开始的。所以有一些杂音指责养殖场在屠宰动物时是采用棒击、摔死的做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有规模的养殖场在取皮屠宰时,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选择上述3种方法之一进行,大多是采取药物法。而在养殖密集区如河北的肃宁、吉林的大安等地,当地畜牧部门成立有专业的定点屠宰流动服务队,由他们负责屠宰。因为专业的服务队信息宽泛,对皮张价格、动物胴体的出售价格也清楚,同时有销售渠道协助,所以小的养殖户也愿意送到定点屠宰点或者是找上门集中屠宰。

至于为什么要采取上述3种屠宰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3方面原因。

首先,要确保动物处死过程中不出血,皮板上不会形成凝血点块。

一般情况下,水貂毛皮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狐、貉毛皮在12月上旬至12月中旬成熟(我国毛皮动物养殖跨度大,各地取皮时间略有差异)。养殖户按照经验经鉴定毛皮成熟后就开始屠宰取皮。养殖毛皮动物是要获取皮张,再进入硝染厂对裘皮加工鞣制。如果动物在处死过程中出血不小心溅到毛皮上则会形成血痂,使局部的毛发尤其是绒毛粘连在一起,很难再梳理开。现在硝染厂又都是机械滚筒洗皮,形成血痂的地方就极易被机械刮破,造成皮板局部破损甚至整张皮子都缠绕在一起而报废。皮张表面有血痂粘连是裘皮鞣制过程的大忌。所以加工厂在鞣制前都要对每张皮进行检验,以确保皮张表面顺滑。对污染有血痂的皮张拒收或者是降价等。同样,在皮板上不宜有淤血斑痕。因为这会导致在鞣制中皮板局部刮油不均而影响到整张皮子的质量。而且皮板上淤血斑痕处加工后还容易脱毛。

而上述3种处死方法共同的特点就是处死过程中动物不出血。用棒击或者直接摔死的方式处死就会因为动物吐血而污染皮毛,也没法避免皮板上不留淤血斑痕。

其次,上述方法要求的设施设备简单,也易操作,快速安全。设备搬运方便,对场地也无限制,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些对养殖户而言都是考虑的前提。尤其是药物法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养殖场大多是采取药物法屠宰的主要原因。

另外,行业自律这些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皮革协会、中国农学会特产分会、商务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毛皮分会、国际裘皮协会(IFTF)等国内外的行业组织为了积极应对反裘皮、反皮草活动,一方面严格约束行业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动物福利、规范屠宰;另一方面在大力推广“OA标识”,凡是取得OA标识的裘皮制品,则表明其皮张原料产自于人工饲养及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地区。这些工作是很容易被养殖行业的从业人员接受的,因为大家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消费者心理上有抵触则对裘皮消费会有很大影响,没有消费者追捧的市场毛皮动物养殖活动将不复存在。

一则养殖的动物给饲养者创造了效益,养殖户对其关爱之情发至内心;再者,适宜的提高动物福利标准、规范屠宰并没有太多的成本投入,所以行业的行为规范落实的不是很困难。

调查时更没有发现所谓的“活剥皮”现象。当被问及是否有活着剥皮的情况时,被访问的从业人员都表示这是无稽之谈,究其原因还是怕伤及皮张不易操作。

四、结论

中国的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现在正健康稳步发展,整个行业一改十年前脏乱差的局面,即或是个体小规模的养殖户也在新农村建设大背景的约束下开始迁入当地规划的养殖小区经营。从业人员对毛皮动物给他们带来的经济收入怀有朴素的感激之情,但凡涉及利于整个产业发展的要求与建议大家都会主动配合。一些不切实际的指责甚至是歪曲,尤其是对屠宰取皮环节的中伤实属莫须有,有必要把真实情况对外发布以正视听。

养殖毛皮动物也的确为许多养殖适宜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三农”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全国范围毛皮产业链而言直接与间接从业人员接近700万人,按三口之家测算惠及人口2000余万人。从1956年算起,我国通过养殖毛皮动物创产值超过2500亿元,大力发展毛皮动物养殖符合中国的国情。另外,保护动物主要是指濒危及野生动物,而且保护的同时并不排斥合理利用。空喊口号式的保护于事无补,无数事例证明开发利用搞得好才是最大最好的保护。

关爱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的,可以物尽其用,利用动植物的某些特性为人类生存服务,这也是无论提倡者还是反对者都必须依赖、遵循和无法逾越的,重视动物福利,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但是有些公众人物在道听途说的指责鼓动后就大肆渲染,说什么不人道,倡导所谓的“拒绝皮草”,发声明做代言把自己的看法、价值观推广为普世价值,误导消费者就太不慎重了。

猜你喜欢

毛皮屠宰福利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毛皮市场最新行情
Take Away Piz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