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探讨

2013-07-02何国富薛伟花王颖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8期
关键词:依从性病情血糖

何国富 薛伟花 王颖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糖尿病的防治策略探讨

何国富 薛伟花 王颖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目的 以社区综合防治为例,探讨糖尿病防治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社区内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但实验组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社区综合防治实施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管理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研究采取不同干预方法后两组患者在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糖尿病病情控制效果方面的差异,并作统计分析。检验社区综合防治能否达到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结果 实验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社区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和技能,促进患者实现了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达到了帮助患者控制好病情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社区综合防治;治疗依从性;病情控制

糖尿病属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已有超过五千万糖尿病患者贺糖尿病高危人群,而且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接近100万[1,2]。有鉴于此,对于糖尿病的防治要改变仅仅依靠药物治疗的方案,要以国家糖尿病防治指南为指导,以社区为中心积极贯彻落实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减少糖尿病发病率并促进糖尿病患者控制好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3]。本文探讨以社区为中心贯彻落实糖尿病防治措施在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中的作用。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10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48例,年龄从31~65周岁,平均年龄(43.5± 10.23)周岁,患者病程从7个月~20年不等。文化程度主要为初中以下和初中。所有患者均诊断明确,均符合WHO于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4],临床表现:多饮、多食、多尿、烦渴、消瘦,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任意时刻血糖≥11.1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浆血糖≥11.1mmol/L。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学历程度、血糖水平等病情相关指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采取社区综合防治,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

1.2.1 实验组采取社区综合防治

糖尿病是本世纪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十分重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1995年我国颁布了糖尿病防治的“九五纲要”,1996年成立卫生部糖尿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1997年将糖尿病列为国家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之一。2007年出台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以“九五纲要”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减少糖尿病发病率,控制好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社区综合防治即是以社区为中心,积极实施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即是病因预防[5,6],通过运用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使群众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管理,促使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病因,从根本上预防或者延缓糖尿病高危人群发病,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生活方式指导。对社区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群众认识到糖尿病的防治关键在于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平衡而营养的膳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坚持低盐饮食并戒烟限酒),控制好体质量。二级预防:动员糖尿病高危人群早发现、早诊断和尽快治疗,尽早控制好血糖,减少并发症[7]。通过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促使高危人群意识到自身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及时检查自身血糖情况。促使糖尿病早期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促使糖尿病前期患者及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阻止病情恶化为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8],提高患者服药、饮食、监测、运动依从性,动员患者家人对患者进行帮助和监督,并定期家访,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为患者提供指导。帮助患者控制好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掌握患者对社区干预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实际状况,每月一次家访,并用精心设计的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社区综合防治实施1年后,全面检测干预效果。

1.2.2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常规干预,发放糖尿病防治资料。一年后,检查患者实际情况。

1.3 评价指标

①患者对糖尿病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嘱患者真实作答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满分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优秀(85分以上)、合格(65~85分)、差(65分以下)三个评价指标。②患者在服药、饮食、监测、运动方面的依从性:每月一次的家访了解到的实际情况与调查问卷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分,得分在75分及其以上,视为有效。③血糖控制效果。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组间均数比较行t检验,两组间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干预1年后,实验组得分优秀和合格人数多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服药、饮食、监测、运动依从性的比较:实验组依从性有效人数多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心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表2 服药、饮食、监测、运动依从性的比较(n,%)

2.3 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水平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

3 讨 论

糖尿病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用药以控制病情,这样就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庭乃至全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大多数患者文化程度不高,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进展过程认识不足,不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一旦发生并发症将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特点[9]。这些原因都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研究显示,多数患者难以长期、连贯地遵守治疗方案,不遵医嘱、随意放弃治疗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糖尿病患者因为病情控制不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寿命明显缩短且生活质量低下[10]。因此,切实加强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极为必要。研究表明,社区综合防治促进了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并提高了患者在服药、饮食、监测、运动方面的依从性,取得了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 [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8):1227-1245.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增录1-附录26.

[3] 翁建平.突出中国特点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1):增录3a-4.

[4] 徐炜华.社区2型糖尿病防治干预[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3,20(9):37-38.

[5] 于磊.自我管理模式在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0.

[6] 李靖.解读新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静坐多活动少易患病[J].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2012,5(2):29-30.

[7] 张东燕.2型糖尿病的社区健康教育及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8):160-162.

[8] 马向仁.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模式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2):130-131.

[9] 陈凤喜,陈宝芝.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0,17(8):28.

[10] 李骏,顾刘宝,陈玲,等.社区生活方式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C].//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09:233-237.

Diabetes Prevention Strategies

HE Guo-fu, XUE Wei-hua,WANG Ying-min
(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Su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12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community-base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Methods 100 patients in our community from July 2011 to July 2012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integrated control group) and group B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community included health education, diabetes management for high-risk patients and diabetes management. And then analyze wheth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diabetes knowledge, patient adher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trol diabete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Indicators in integrated contro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vention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s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implement of tertiary prevention of diabetes increase diabetes knowledge levels of patients, patient adherence and patient self-management, and achieve the goals of controlling of patient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Community integrated control; Treatment adherence; Disease control

R587.1

B

1671-8194(2013)28-0034-02

猜你喜欢

依从性病情血糖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