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

2013-07-01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培哚左旋氨氯地平

苏 敬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

苏 敬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及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和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60例,并将其进行随机平均的分组,分成三组,每组20例,分别进行左旋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左旋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的治疗,第一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第二组给予培哚普利4.0mg,第三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和培哚普利4.0mg,三组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治疗,对于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和相关肾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对于治疗前后三组的结果进行对于分析。结果三组在进行治疗之后血压都有明显的降低,而且尿蛋白的含量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两者结合进行治疗对于血压和尿蛋白含量的降低程度要比单独进行一种药物治疗的程度大,两种药物一起使用能够使得效果加倍。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都有降低血压,降低尿蛋白含量的作用,能缓解新发肾功能损害程度,但是两种药物进行结合治疗的效果会加倍,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左旋氨氯地平;培哚普利;2型糖尿病;高血压;新发肾功能损害

在中老年群体中,糖尿病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疾病,在有关调查结果中显示在40岁之后的人群当中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性会成直线型上升。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主要病症就是比较棘手的并发症,高血压、新发肾功能损害等都是治疗的主要对象,这样也能对糖尿病的病情进行良好的控制。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60例,分别利用左旋氨氯地平、培哚普利、两者联合用药进行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新发肾功能损害患者60例,所有患者无心功能衰竭、发热等相关并发症,也无其它药物使用带来的影响。所有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39~73岁,平均年龄为58.3岁,患病时间为6~12年,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位置测量患者的血压,连续测三天,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组分别为左旋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两药联合治疗组。三组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各个机能测量数据间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安排住院后,进行降血糖药物的服用,在此基础上,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 2.5mg/d,培哚普利组给予培哚普利4.0mg/d,对于联合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和培哚普利4.0mg/d,三组的药物均用温水口服。若在3周治疗后患者的动态血压未下降到正常水平,那么三组给予的左旋氨氯地平均增加到5.0mg/d,培哚普利均增加到 8mg/d,进行为期 10周的治疗,所有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3周停止其它治疗肾功能和血压的药物[1]。

1.3 观察指标在进行治疗前后的24h进行测量患者的动态血压,在进行疗程前后测定血尿素氮(BUN)、尿B微球蛋白(B-MG)、血肌酐(Cr)的指标。尿 B-MG利用放免法进行测定。对于血BUN、Cr的测定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 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轶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三组间比较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血压比较在进行3周的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压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联合治疗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两组。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s),mmHg]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s),mmHg]

组别与时间 例数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180±10 95±5左旋氨氯地平组 20 治疗后 132±10 85±5治疗前 180±10 95±5培哚普利组 20 治疗后 130±10 85±5治疗前 180±10 95±5联合治疗组 20 治疗后 120±10 80±5

2.2 肾功能比较在进行10周的治疗之后,三组的尿素氮(BUN)、尿B 微球蛋白(B-MG)、血肌酐(C r)的测量值明显比治疗前降低,但是联合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其它两组。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肾功能的变化(±s)

表2 3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肾功能的变化(±s)

组别与时间 例数 时间 BUN( mmol.L-1) Cr(Lmol.L-1) 尿B-MG(mg.L-1) 24 h尿蛋白(g)治疗前 5.30±0.95 95.3±23.3 0.123±0.023 0.250±0.080左旋氨氯地平组 20 治疗后 5.10±0.83 86.3±20.6 0.096±0.025 0.180±0.045治疗前 5.30±0.95 97.3±19.8 0.125±0.025 0.250±0.078培哚普利组 20 治疗后 5.00±0.87 90.6±20.6 0.096±0.026 0.170±0.034治疗前 5.60±0.98 96.9±23.2 0.127±0.025 0.260±0.085联合治疗组 20 治疗后 4.89±0.96 86.2±18.9 0.086±0.025 0.160±0.025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于血压的降低和尿蛋白含量的减少均有更好的效果,能最大程度的治疗患者的糖尿病。

[1] 张丽萍,刘升.左旋氨氯地平与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7,28(11):1238-1240.

[2] 何静,林琍.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17例[J].医药导报,2006,25(9):903-904.

[3] 陈骏.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10例最佳治疗方法的相关因素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8):40-44.

R587.2

A

1673-5846(2013)07-0266-02

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糖尿病科,山西太原 030000

苏敬(1968.10-),男,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本科,中铁十二局集团中心医院糖尿病科,副主任医师。

猜你喜欢

培哚左旋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左旋的柳
不同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消耗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左旋肉碱对肥胖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Δ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