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某黄铁矿型低品位金矿石浮选试验

2013-06-26余世磊王毓华王进明余胜利

金属矿山 2013年5期
关键词:脉石硫酸铜碳酸钠

余世磊 王毓华 王进明 张 英 余胜利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黄金是一种稀贵金属,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直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黄金的生产,在黄金勘探、开采、选矿及冶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黄金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黄金产量也迅速增长。

通常载金矿物可浮性良好,因此,浮选法一直是处理含金矿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原生金矿床中,金常与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毒砂等硫化矿物共生,这些矿物都属于易浮矿物,并能形成稳定的矿化泡沫,是金最理想的载体矿物[2]。浮选可以最大限度地使金富集到硫化物精矿中,然后在冶炼过程中回收。目前,我国大多数脉金矿山都采用单一浮选法或浮选与其他提金方法(如氰化、混汞、重选等)相结合的选金工艺。

新疆某黄铁矿型金矿一直采用浮选—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浸出—树脂吸附工艺生产黄金。随着矿山开采的进行,原矿金品位逐年下降,大量易浮易泥化的脉石对载金矿物的浮选产生了严重干扰。因此,开展此类低品位易泥化金矿石选矿工艺研究很有必要。

1 矿石性质

试验矿样取自新疆某金矿4#堆矿场堆存2~3 a的低品位易泥化矿石和原生产排放的品位在1.0 g/t左右的选金尾矿,矿样配比取上述两矿源堆存量之比3∶5,经实验室粗碎、细碎、筛分、混匀、缩分,得到-3 mm的试验样品。

试样XRD图谱见图1,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图1 试样XRD图谱

表1 试样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从图1可以看出,试样中的矿物种类较多,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高岭土、云母和铁白云石为主,其次为长石和方解石。

从表1可以看出,试样中金品位达1.45 g/t,是主要的回收元素。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矿石中的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此外还有少量自然银金矿与石英连生或被石英包裹。试样中少量的砷黄铁矿的存在使浮选精矿中砷含量上升,增加后续金银冶金的难度。高岭土、绿泥石、绢云母等铝硅酸盐矿物是石英以外的主要脉石矿物,对载金矿物浮选干扰较大,尤其是高岭土形成的矿泥罩盖,会显著降低载金矿物的可浮性;白云石、方解石等钙镁脉石矿物含量也较高,其易浮易泥化的特点也会对浮选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选矿厂的工艺改造投资和对现生产的影响,试验采用现场的磨矿—浮选流程进行试样选矿工艺技术条件研究。条件试验流程见图2。

2.1 磨矿细度试验

按图2进行磨矿细度试验,pH调整剂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水玻璃为2 000 g/t,活化剂硫酸铜为50 g/t,粗选1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为160+40 g/t,试验结果见图3。

图2 条件试验流程

图3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粗精矿金品位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回收率呈先快后慢的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确定后续试验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5%。

2.2 矿浆pH调整剂试验

2.2.1 pH调整剂选择试验

矿浆酸碱度对于浮选药剂的作用、矿物表面状况的改善和矿浆离子组成的影响较大。试验条件: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5%,水玻璃用量为2 000 g/t,硫酸铜为50 g/t,粗选1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为160+40 g/t,选用硫酸1 000 g/t与碳酸钠1 000 g/t进行对比[3],所得结果见表2。

表2 p H调整剂选择试验结果

从试验现象与表2可知,酸性条件下矿浆泡沫层较薄,得到的粗精矿产率比碱性条件下的低了9.87个百分点。虽然酸性条件下的粗精矿金品位略高于碱性条件下,但金回收率却降低了17个百分点。这可能是由于矿石中存在方解石,与硫酸反应生成石膏对浮选不利,此外,水玻璃在酸性条件下对矿泥的分散效果不佳,直接导致浮选指标变差。故选用碳酸钠来调节矿浆pH值。

2.2.2 碳酸钠用量试验

碳酸钠用量试验条件同pH调整剂选择试验,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碳酸钠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先上升,而当碳酸钠用量从1 000 g/t增加至1 500 g/t时,粗精矿金品位及回收率基本不变,因此,确定粗选1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

2.3 水玻璃用量试验

水玻璃是石英、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的抑制剂,与碳酸钠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其选择性和抑制能力,同时水玻璃也可作为矿泥分散剂,减弱矿泥对浮选的有害影响,但用量不宜过大[4]。

水玻璃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条件: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5%,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硫酸铜为50 g/t,粗选1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为160+40 g/t,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水玻璃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水玻璃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金品位逐步升高,用量大于3 000 g/t后升幅趋缓;而金回收率则先升高后降低,在水玻璃用量为2 000 g/t时达到最大值。由此说明,水玻璃用量过大,抑制作用会增强,选择性明显降低,不利于浮选过程。综合考虑,确定粗选1水玻璃用量为2 000 g/t。

2.4 活化剂试验

2.4.1 活化剂选择试验

试验添加碳酸钠+水玻璃以强化矿泥的分散和脉石矿物的抑制,同时需要使用适宜的活化剂来强化载金矿物浮选。

活化剂选择试验条件: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5%,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水玻璃为2 000 g/t,粗选1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为160+40 g/t,选取硫化钠500 g/t与硫酸铜50 g/t进行对比,所得结果见表3。

表3 活化剂选择试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经硫酸铜活化的粗精矿金品位虽略低于硫化钠活化的,但金回收率却要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证明,矿石中的载金矿物的确是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添加硫化钠反而会对载金矿物产生一定的抑制;而活化剂硫酸铜可以改善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增大其可浮性,加快载金矿物的浮选速度,同时亦可减少金连生体的损失[5]。故选用硫酸铜为活化剂。

2.4.2 硫酸铜用量试验

硫酸铜用量试验条件同活化剂选择试验,试验结果如图6所示。

图6 硫酸铜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硫酸铜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均先提高,在50 g/t时达到最大值;此后再增大硫酸铜用量,粗精矿金品位下降。因此,确定粗选1硫酸铜用量为50 g/t。

2.5 粗选1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试验

有资料表明,混合捕收剂协同作用于目的矿物要比单独使用的效果好。一种强捕收剂与一种弱捕收剂组合使用,可增强捕收性能,使矿物表面疏水层的形成加快,缩短与气泡的黏附时间[6]。

参考现场的实际生产情况,选定的混合捕收剂异戊基黄药与丁铵黑药的质量比为4∶1。混合捕收剂总用量试验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5%,碳酸钠用量为1 000 g/t,水玻璃为2 000 g/t,硫酸铜为50 g/t,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从图7可知,随着混合捕收剂总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金品位下降,金回收率上升。综合考虑,确定粗选1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总用量为200 g/t,即异戊基黄药160 g/t,丁铵黑药40 g/t。

3 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参考矿山生产实践,采用图8所示流程进行了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图8 全流程闭路试验流程

表4 闭路试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矿石的金、银品位分别为1.45 g/t和6.11 g/t时,全流程闭路试验精矿中金品位达到20.07 g/t,金回收率67.49%,银品位达到42.45 g/t,但银回收率仅为34.81%。说明矿石中有部分含银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可浮性相近,对脉石矿物抑制时影响了这部分银的回收,最终导致浮选精矿的金、银回收率难以同步提高。

4 结语

(1)新疆某低品位黄铁矿型金矿中,矿物种类较多,金属矿物主要为载金黄铁矿,还有少量的含金砷黄铁矿;脉石矿物以石英、高岭土、云母和铁白云石为主,其次为长石和方解石,其中易浮易泥化的脉石矿物含量较高。矿石中有部分含银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可浮性相近,导致了浮选精矿的金、银回收率难以同步提高。

(2)通过强化对矿泥的分散和脉石矿物的抑制,以及对载金矿物的活化和捕收,成功解决了脉石与矿泥影响载金矿物上浮的问题。

(3)以碳酸钠+水玻璃为矿浆调整剂、硫酸铜为载金矿物活化剂、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为混合捕收剂、RB-3作起泡剂,经2粗2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金品位为20.07 g/t、金回收率为67.49%、银品位为42.45 g/t、银回收率为34.81%的金精矿。

[1] 张 丰.从氰化渣中回收金银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2] 杜飞飞,杨志军,郭存丰.某金矿浮选试验研究[J].现代矿业,2012(1):30-34.

[3] 胡为柏.浮选[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4] 朱建光.浮选药剂[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5] 屈伟华.硫酸铜对提高浮选回收率的生产实践[J].黄金,1994,15(12):41-45.

[6] 黄春香.阿希金矿混合黄药浮选的试验研究[J].新疆有色金属,2011(2):64-67.

猜你喜欢

脉石硫酸铜碳酸钠
知足常乐
不同脉石矿物对煤炭浮选的影响
浮选过程中的泡沫夹带研究进展
河北某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饱和溶液析出结晶水合物问题的多种解法
——以硫酸铜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计算为例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五水硫酸铜催化合成乙酸正丙酯的研究
以硫酸铜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条件研究
碳酸钠制备单晶硅绒面的研究
ADC发泡剂尾渣回收碳酸钠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