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科病患术后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2013-06-25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综合性病患骨科

江 玲

(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当前,疼痛成为继“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后的第5生命体征,骨科病患术后其疼痛通过影响病患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与远期术后效果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剧烈的疼痛会影响病患机体局部与整体的功能)[1]。为有效提升病患对疼痛的认知水平与控制能力,医护人员可通过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增强镇痛效果有效缓解病患术后疼痛感,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率与不良反应,帮助病患早日康复出院。为探讨骨科病患术后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100例骨科病患,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00例病患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疼痛护理,对病患术前、术后12h、24h、48h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调查对象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100例骨科病患,100例病患中共78例男性病患,22例女性病患;病患年龄13.6-72.1。100例骨科病患均为急性创伤有手术指征,在入院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全部病患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病患、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病患、严重消化性溃疡病患、严重血液学异常病患、镇痛药诱发哮喘病发病患(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哮喘病患、非体类抗感染病患、妊娠晚期与哺乳期病患”[2]。100例病患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病患,对照组50例病患。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价标准:我院依据疼痛数字评价量表法(NRS)对病患术前、术后12h、24h、48h进行疼痛程度评价,评分从0到10代表疼痛程度,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微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10代表剧痛,病患依据自身情况自行指出疼痛程度。[3]

1.3 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医护人员对照组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在病患主诉疼痛后遵医嘱给予病患镇痛药处理,对于病患使用镇痛药物后出现不良反映者及时进行相应护理。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

1.3.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以“尊重、理解、关心、鼓励”的态度为病患讲解疼痛相关知识,让病患清晰的了解预后情况,消除病患的恐惧心理缓解病患的紧张情绪,让病患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康复锻炼。

1.3.2 饮食指导:医护人员应对病患的饮食进行指导,忌暴饮暴食(少食多餐),食用清淡且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忌食油腻与辛辣食品。在进行康复锻炼后应多喝骨头汤并服用钙与维生素AD调补气血,同时应多喝水防止便秘。

1.3.3 体位护理:体位不当与敷料包扎过紧等问题都会加剧病患的疼痛感,术后医护人员应在不影响病患病情的情况下调节病患的床头床尾高度,让病患尽量舒适。对于需要长期的卧床休养的骨折病患,为防止长期卧床所导致病患发生“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定期为病患更换床单被罩以保持其“平整、清洁、干燥”,并帮助病患定时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

1.3.4 康复锻炼指导:医护人员应为病患与其家属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帮助病患树立良好的康复意识,病患在康复主观能动性下进行正确的锻炼。

1.3.5 用药护理:术后8h左右为创口疼痛的高峰期,医护人员应将病患的患肢抬高并保持外展中例位,有效改善病患患肢的血液循环。通过“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等分散法缓解疼痛。对于NRS≤3分的病患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对于4<NRS<6的病患实施非药物、弱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对于NRS>7的病患实施非药物、强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4]

1.4 统计学方法:依据10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疼痛护理,术前、术后12h、24h、48h对两组病患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分析。

数据以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2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评分比较,P<0.05证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患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

3 讨论

骨科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及时有效的帮助病患进行镇痛以增进其舒适度与功能恢复,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解决手术后的疼痛问题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止痛技术,更需要形成疼痛护理模式以规范的管理流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将病患的疼痛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让病患安全舒适度过术后功能康复期。综合性疼痛护理作为一种整体化的有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疼痛程度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帮助病患的生理与心理达到可实现的最优状态以早日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1] 张琼,邓小玲.探讨按摩疗法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作用[J].河北医学.2012(10)

[2] 李艳.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预见性、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3)

[3] 蔡晓霞,赵景云.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护理效果的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22)

[4] 林秋美.骨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J].当代医学.2012(27)

猜你喜欢

综合性病患骨科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