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资讯

2013-06-24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1期
关键词:省农业厅四川农业

综合资讯

省农业厅蝉联省政务服务效能考核一等奖

2012 年度,四川省农业厅继续推进农业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继续推行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行政审批工作通报制度,严格执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全年四川省农业厅审批窗口共受理申请1 921件,办结1 915件,办结率97.99%。2012年,四川省农业厅审批窗口先后有9人(次)被省政务服务中心评为季度或年度优秀个人,刘基华、李志分别被评为年度优秀首席代表和服务明星。在53个省级部门的年度政务服务效能考核中,四川省农业厅首次蝉联一等奖。

(省农业厅行政审批处)

上海绿博会四川取得丰硕成果

2012年12 月14日,由农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绿色食品2012上海博览会”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四川省农业厅共组织了20余家企业、160余种产品参展,参展产品以绿色食品为主。四川泡菜、汉源花椒、凉山苦荞茶、冬草莓等极具四川特色的农产品悉数亮相展会现场,参展产品深受采购商和广大上海市民的喜爱。“三品一标”产品同台亮相上海绿博会,展示了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形象与发展成果。展销周期间,四川省共签订销售协议50余份,金额高达4.1亿元。

(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首届中国·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开幕

2012年1 月13日,首届中国·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在金堂开幕,农业部总经济师杨绍品、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唐华俊、中国食用菌协会秘书长何海龙、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作为全国现代化农业唯一整体推进的示范区,成都市高度重视食用菌等农业优势产业培育,通过栽培新品种、研发新技术,精深加工产品,挖掘市场潜力,2012年全市出产食用菌达87万t。此次博览会的主会场——金堂县,作为全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之一,通过多年探索发展,也已呈现出产业集群壮大、产业链条纵向延伸、产业效益跨越增长的强劲势头。

(乐翔)

四川省农业工作会在成都召开

签订责任书

分组讨论

四川省农业工作会议于2013年1月21日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任永昌厅长作了题为“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主题报告(详见本期第10页)。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到会作重要指示,他指出:近几年农业成效明显,发展更快、基础更牢、活力更强;农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继续努力。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生产、供给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增收统筹起来;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与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统筹起来。

(四川省农业厅)

“厅州”战略合作联席会在成都举行

2012年1 月24日,四川省农业厅与甘孜州人民政府“厅州”战略合作联席会在成都举行。会上,任永昌厅长和益西达瓦州长代表双方作了年度总结发言。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祝春秀、相关处室(站、所)主要负责人和中共甘孜州委常委杨凯、州政府副州长舒大春、州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厅州”战略合作联席会。

任永昌厅长在联席会上指出:“厅州”合作协议签订以来,四川省农业厅加大了对甘孜州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投入,2012年共投入各类项目资金2.4亿元,为甘孜州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任永昌厅长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甘孜州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农产品品牌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作出努力。

益西达瓦州长表示将按照“厅州”合作协议内容,有效合理地开发甘孜农业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农民收入跨上7 000 元台阶农业在第一产业中贡献最大

四川省多措并举、超常规大力度促农民增收,农民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跨上7 000元台阶,达到7 001.4元,比2011年增加872.9元,仅次于增量最多的2011年;增幅达14.2%,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民收入“五连快”。其中第一产业增收129.5元,增长5.7%,农业增收150.8元,对第一产业增收的贡献达116.4%,拉动第一产业增收6.7个百分点,农业在第一产业中彰显了巨大支撑。

(四川省农业厅市场处徐勇李华)

绵阳市7 县(市区)被列入新农村示范片

始于2009年的四川省首轮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活动于2012年底结束。2013年起,四川省选择了60个县(市区)作为全省第二轮“1+3”新农村示范片,持续深入成片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其中,绵阳市三台、梓潼、盐亭、江油、安县、游仙、涪城7县(市区)进入示范片名单。全省第二轮“1+3”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从2013年开始,到2015年结束。其建设目标是,通过3年努力,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形成产村相融的新格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点;现代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县产业连片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主导产业收入年均增长

20%。(绵阳市农业局)

内江市农科院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3年1 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内江市农科院参与完成的“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喜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成果项目由南京农业大学陈佩度教授主持,全国15家单位60余研究人员,历时30多年共同完成。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为成果第2完成单位,该院小麦所所长黄辉跃研究员为成果第4完成人,唐建为第25完成人。内江市农科院自1994年开始,组织人力物力,选用南京农业大学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开展育种研究,经精心选育,成功培育出5个双抗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通过四川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系全国使用新种质育种成效最好的单位。内麦系列品种连年被推荐为四川省及全国(西南区)小麦主导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200万hm2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内江市农业局)

魏宏省长、钟勉副省长在农业厅政务窗口视察

2013年2 月16日,春节长假后的第1个工作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在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叶壮,省政府副秘书长薛康的陪同下,来到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看望慰问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和进行行政审批工作调研。魏宏省长、钟勉副省长来到农业厅窗口,与窗口工作人员握手致以新春的问候与祝福,感谢大家过去一年的辛勤工作和贡献,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审批工作质量和审批效能,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亲切服务。(刘基华供稿)

巴中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大增

2012 年巴中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以农村清洁工程项目为重点示范,集成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低耗能农机等节能减排技术,全市新建设高标准农田0.7万hm2,新建设沼气池1.5万口,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4.27万公顷次,推广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0.79万公顷次,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5.37万公顷次,秋冬闲田绿肥习惯性种植面积达1.17万hm2,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25.33万公顷次,沼液沼渣综合利用1.57万hm2,推广节水农业技术10.35万hm2,建立各项示范区78个,示范展示区达到3.87万hm2,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超过5 600t,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8.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52%,72%的养殖户(场)采取了干清方式处理粪便,粪便年利用量占收集量的91.9%。(巴中市农业局)

●广安市农业局及所辖5区(市、县)农业局开通了“12316”农业(种植业)服务热线。全市广大群众用座机、手机都可以拨打“12316”(按市话收费、免信息服务费),服务热线可以提供农业科技、政策法规、农资打假、投诉咨询等农业服务信息。

(刘建国)

乐山市粮食产量:“六连增”

2012 年,乐山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24.2万hm2,粮食总产量117.8万t,比2011年增加0.76万t,增长0.65%,实现“六连增”。同时,农民增收也实现“六连快”。2008年以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跃过4 000元、5 000元和6 000元3个千元台阶,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6 770元,比2007年增长66.8%。2013年主要农产品价格总体较好,预计种植业农民人均增收160元以上。

(乐山市农业局)

宜宾市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2012 年,宜宾市农业部门根据供需发展变化,因地制宜统筹蔬菜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促进了宜宾市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提高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能力,2012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93万hm2,比2011年增长6.1%;蔬菜总产量222.62万t,比2011年增长5.9%。全年蔬菜大中棚设施栽培种植面积3 520万hm2,产量11.96万t,分别比2011年增长20.8%和25.7%。实现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71元。

(宜宾市农业局经作站邹永惠)

南充市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农业部近日专门下发通知,对在2012年全国粮食生产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南充市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据了解,南充强化了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筛选与推广,主要粮食作物实现了100%的良种,并通过创新耕作模式,促进粮油高产,建设与改造骨干水利工程、实施田间工程等,增强了粮食持续增产后劲;在粮食丰产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充分利用植保协会、种子协会、优质稻米协会,大力推广粮食丰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田水平。

(南充市农业局)

泸州市“泵管(渠)一体化”效益显著

泸州市农机局完成的“泵管(渠)一体化”技术项目,解决了川南丘陵地沟埂纵横的地形制约和大面积灌溉的瓶颈,增加了有效灌面,为高产稳产良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应用“泵管(渠)一体化”技术,可节水(减少渗漏19m3/h),节地(每千米节约耕地400~533m2),节资(与石渠相比节省190元/m,并可减少维护、清淤等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可使用50年),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深受灌区干部群众的欢迎。该项目顺利通过了泸州市科技成果鉴定,并荣获泸州市2012年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三等奖。

(泸州市农机局)

广元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冬春农闲季正是大搞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大好时机。按“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3年广元市将新建0.67万hm2高标准农田。目前全市动工面积达到0.53万hm2,完工面积0.49万hm2,完成投资1.2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0.8亿元;完成田型调整0.12万hm2,建排灌渠系39km,蓄水池325口,山坪塘56座,机耕路8.5km,完成地力培肥0.3万hm2。

(广元市农业局)

泸县大旱之年粮食稳产增产

泸县2011年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高温伏旱,蓄水严重不足,导致2012年全县稻田无水育秧面积达到1.67万hm2。2012年,面对特大干旱形势,泸县农业部门在工作上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考核到位、督查到位、惠民措施到位、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到位、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到位,确保了大春实现满栽满插,实现粮食稳产增产。近日,农业部对2012年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技人员科技兴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高的404个县(市、区、旗、场)进行表彰,泸县榜上有名,同时,泸县云龙镇杨高村雷宇刚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泸县农业局李江树)

名山县“蒙顶山茶”获中国驰名商标

名山县拥有茶园2.01万hm2,茶叶综合年产值65亿元,“蒙顶山茶”品牌评估价值为12.72亿元。2012年12月3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布2012年度中国驰名商标,名山县“蒙顶山茶”商标通过认定,成为四川省首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茶叶类地理标志类驰名商标,也是雅安市首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类驰名商标。此次“蒙顶山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可望进一步提高“蒙顶山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四川名茶开拓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四川日报社王飞)

荣县留佳特色脐橙“俏”市

荣县留佳镇一直将“甜蜜事业”作为主导产业,于2010年初通过国家级椪柑(脐橙)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验收。目前,全镇大力实施标准化种植,红肉脐橙、伦晚脐橙等新品种改良面积达1 000hm2。2013年1月16日,荣县留佳镇产业办与两家销售公司签订特色脐橙购销协议,全镇300t特色脐橙售价确定,最高特级果6元/kg,最低级果3.2元/ kg,红肉脐橙采果时间大约为每年2~3月,伦晚脐橙为3~4月,果农有望重尝“甜头”。

(荣县农业局)

昭觉县农网改造惠万家

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是关系广大农民利益、牵动整个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德政工程”,也是提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促进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及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2000~2012年,昭觉县共投入资金逾3.7亿元,大力实施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该县132个无电村所涉及的14 264户55 842人的用电问题,全县电网覆盖率达98%以上,村通电率

100 %。

(张丹平)

●2012年,农业部开展了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四川省农业厅及全省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活动,促进了四川省农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过创建单位申请、省厅推荐、部级评审等程序,全国共有103家单位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简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宜宾市华神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吉锋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3个工作站获得了首批“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示范基地”授牌。

(四川省农业厅农机装备处)

●根据2012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870号公告,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的“峨边马铃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峨边彝族自治县的沙坪镇、毛坪镇等19个乡镇的12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4′00″~103°33′00″,北纬28°39′00″~29°19′00″。

(乐山市农业局)

●2013年1月25日,四川第四届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迎春大联展在成都市万达广场举办。本届迎春大联展,共计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4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携带达上千余种名特优新农产品参展。此次展销活动倍受消费者青睐,并吸引众多市民纷纷前往选购年货,据不完全统计,为期3天的展会总销售额近500万元。

(郝维平供稿)

四川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四川省农业厅将推进农业信息化列为全厅主抓的重点工作之一,启动实施“农业信息化推进行动”,重点建设“三大工程”(信息化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升工程、政务服务信息化提升工程),进一步要求各地紧紧围绕“三大工程”的工作重点和“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努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要以深入学习领会和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和要求为契机,广泛宣传、广泛动员,达成共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争取当地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

二是强化行政推动。四川省农业厅将尽快成立全省农业信息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有力指导各地开展各项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强化组织协调、资金落实、人员到位等重要工作。

三是强化体系建设。各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农业信息机构,积极争取信息服务体系的编制和经费;市县两级农业部门要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单位和专人,具体负责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

四是强化资金支持。四川省农业厅将尽快对接落实省级农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国家金农二期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各级要积极争取财政、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民间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五是强化技术支撑。四川省农业厅将尽快成立省级农业信息化专家指导组,组建全省农业信息化专家库,强化专家的信息采编和咨询答疑力度;制定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员培训方案,并适时开展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员培训。

六是强化联合协作。四川省农业厅将尽快与省级通讯运营商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电商企业等开展广泛合作,为各地开展信息化建设营造有利的条件。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合作和配合,努力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四川省农业厅)

2012年2 月21日,四川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祝春秀副厅长、潘海平总农艺师带领厅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到四川省农机院调研指导工作。在实地考察了农机院各实验室,详细听取了李杰院长的工作汇报后,祝春秀副厅长、潘海平总农艺师分别就农机院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任厅长充分肯定了农机院在科研开发中做出的成绩,对农机院在新都园区的建设和今后的工作指出:要将农机科研工作融入到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四川省农业厅党组的中心工作中来;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协调好科研、开发、创收的关系;抓住关键谋求突破,使农机院的科研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郑宇供稿)

猜你喜欢

省农业厅四川农业
A gift I treasure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刘志杰接受采访时说 汲取奋进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四川省农业厅举办全省农业系统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培训班
广东省农业厅组织召开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2015年第二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