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状元趣事儿

2013-06-15本刊编辑部

人生十六七 2013年34期
关键词:诗赋岳父状元

古代状元趣事儿

十二月,一个充满矛盾的月份。学生一方面高兴于临近寒假,一方面紧张于临近考试,都希望取得一个好成绩,假期可以过得轻松点。其实,考试并不都是伴随着压抑的,有的时候也很有趣哦!一起来看看古代那些稀奇古怪的状元吧!

饽饽状元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卯科的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他家境贫寒,进京科考时没有盘缠,便带了30个馒头。每天早中晚,顿顿吃馒头。开考那天,别人都交卷了,他还没答完,急得满头大汗,一直写到四更天。一天三顿吃馒头,不仅是一种心志,而且是一种能力。难怪康熙皇帝听说以后,会钦点其为状元。

鸭蛋状元

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黄士俊,家里很穷。34岁时,想进京赶考,找岳父去借路费。岳父见他衣衫褴褛,连客厅都没让他进,只给了他两个鸭蛋。岳父家的仆人可怜他,偷偷给了他一点钱。没想到,这个黄士俊竟然高中状元。后来他以“鸭蛋”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岳父。其中很多名言警句广为流传。和《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岳父一样,黄士俊的岳父也是一个势利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在变化之中。穷人可能变成富人,乞丐也可能变成状元。

抓阄抓出的状元

崇祯皇帝即位后,很想有所作为。崇祯元年,即开科取士。殿试后,阅卷大臣精心挑选了前36名的卷子,呈给崇祯审定。但崇祯怀疑凭自己的眼力未必能选出贤才,于是焚香祷告上天,请求赐给真才。然后将这36名进士的名字抄下,做成阄儿,放入罐内,再用金筷子去夹。结果夹了三次,都是刘若宰,因此就定刘若宰为状元。这个崇祯皇帝,也有点太窝囊了。你自己看不准,可以让大臣们拿意见啊。

因名字成状元

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开考时,乾隆皇帝已经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为他主要的心理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审定。当乾隆看到第十名时,见其人名叫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两字,不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大笔一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以名字取状元,堪为千古笑柄。

状元的“桃花”运

李翱择婿佳话

在封建社会,由于科举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贵族豪门对女子的婚嫁不问阀阅,不再讲求门当户对,开始向科举功名转变,每逢礼部放榜日,新科状元便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也成了权势人家择婿的主要目标。据《太平广记》所述,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李翱就是这样选婿的。一天,一个叫卢储的举子来“投卷”,李翱很热情地接待了他。正待要读卢储的文章和诗赋时,恰好有公事要外出处理,李翱就把这些诗赋和文章放在桌子上走了。

李翱的大女儿这天闲着没事干便来到父亲这儿,看到这些文章和诗赋,很是赞赏。她忍不住对婢女说:“这个人肯定会考中状元。”李翱公事办完回来后,听说那些文章和诗赋被女儿抱去看了,便走过来拿,同时问女儿怎么样。他把这些文章和诗赋认真看了一遍后,觉得女儿的判断是对的。从女儿的语气和眼神中,他感觉到女儿对卢储很有好感,而卢储给他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李翱连忙派人到驿馆找到卢储,把自己的这番意愿对卢储说了。第二年卢储果然高中。他当然忘不了李翱的识拔之恩,也忘不了李家大小姐的一见钟情,发榜后来不及在京城庆贺,就赶到李家迎娶。

刘春霖不攀高枝

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科状元刘春霖,面对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来自贵胄的婚姻,清醒地给予回绝。

光绪三十三年,刘春霖原配夫人因病去世。状元丧妻,人们听说此事后纷纷为其提亲做媒。他的老师杨士骧也为他提了一门亲事,女方为隆龄。此女曾随父裕庚出使在法生活过一段时间,精通英语、法语,颇受慈禧喜爱,并被慈禧留在身边充任女官。

杨士骧满以为这门亲事向刘春霖一提即成,可是刘春霖却婉言相拒。他说:“恩师对学生婚姻之事的一片苦心,学生不胜感激。但裕老贵胄高门,生所不及,婚后往还势难相比。如高攀成龙,恐日后贻害格格(指隆龄)终身。”事后,为了此事,有人说他愚蠢,有人说他不识时务。但刘春霖听到这些议论后皆不以为然。

小知识

“状元”

“状”取自“投状”,“元”即为第一、居首之意。唐朝时规定,各州贡送到京城的举子,应试之前要向礼部呈递州里的解状和本人的出身履历等亲状,统称为“投状”,也就是报名。考试“及格”后,礼部将新进士的身份材料及成绩一起呈报给皇帝,称为奏状。排在最前面的就是状头。当时呈报给皇帝的进士只分甲乙等,无状元之名。到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首创殿试之例,对礼部的考试再行复试,这才开始把按成绩排在最前面的进士称为状元。状元之名,自此而始。从唐朝到清朝的1300年中,共开科考试745次,有据可查的文状元共录取653人。

猜你喜欢

诗赋岳父状元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诗赋不必寓教训”与“文学的自觉”关系讨论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熊亨瀚:用忠诚血写信仰的诗赋
新时代“弄潮儿精神”全国诗赋征集大赛启事
固执的岳父
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