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

2013-06-12舒晓玲王秋伟

实用临床医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牙科口腔科患儿

舒晓玲,黄 彦,王秋伟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南昌 330006)

儿童牙科畏惧症(DF)是指患儿在牙科治疗中所具有的紧张、害怕、忧郁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减低,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 它对儿童牙病的准确诊断及彻底治疗均有较大影响,是儿童求诊及继续治疗的一大障碍,而且这种畏惧感还可能延续至成人期。 因此对牙科畏惧症的患儿,探讨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 年4 月至2011 年5 月来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12 岁患儿,采用儿童畏惧法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1]筛选出DF 患儿140 名,其中男70 例,女70 例。按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0 例,其中干预组男35例,女35 例,年龄(5.8±2.2)岁,19 例患儿紧张,31 例患儿恐惧焦虑,20 例患儿拒绝治疗;对照组男36 例,女34 例,年龄(6.2±2.7)岁,20 例患儿紧张,30 例患儿恐惧焦虑,20 例患儿拒绝治疗。 治疗前2组患儿畏惧程度、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的病例均排除精神与心理疾患及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1.2.2 干预组

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2-3],具体如下。

1)做好宣教工作。 根据各家长的心理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治疗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支持诊疗的有关提议, 消除家长顾虑和不良情绪,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对于学龄儿童,可用其能理解的语言讲解龋齿的病因和预防方法,在每次诊疗中检查孩子的口腔卫生情况,提出其不足之处,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要做好每次就诊时的检查和指导。

2)环境感化法。 根据儿童喜欢的内容和色彩进行布置,创造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诊疗环境。 护士在椅上悬挂一些儿童喜爱的卡通玩具,墙上张贴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可令患儿产生亲切感,分散注意力,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 侯诊室应宽敞、舒适,以满足患儿活动、玩耍的需要,播放悦耳的音乐,使患儿心情放松。

3)告知-演示-操作(T-S-D)。 医护人员在操作之前先对3 岁以上并具有正常社交和情感状态的孩子,告知孩子将会做什么,并使孩子确信操作不会带来疼痛或仅有轻微不适,应用一些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比喻向患儿展示将进行的操作。 通过使用T-S-D 的方法,大部分患儿可配合完成治疗。

4)榜样法。 护士带领患儿,特别是初次就诊时参观其他合作患儿的治疗过程,并让他们交流治疗过程和体会,消除患儿对未知事物畏惧的心理。 还可以采用奖励的形式给表现好的患儿发给小红花,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参观配合治疗的患儿,让他们得到启发,产生积极的模仿作用,让患儿看到榜样愉快地进入并离开诊室尤为重要,要避免让患儿看到不合作的表现。

5)分散注意力。 护士准备一些小物品,比如儿童书刊、镜子、小玩具、电子产品等,候诊大厅安装屏幕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 在诊疗过程中与患儿聊天或讲小故事,也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告诉患儿数到几下停止操作。 通过这些来分散儿童的注意,忘记对治疗产生的恐惧、紧张的情绪。

6)身体约束。 对于不合作的儿童和因年幼无法与其进行语言交流的儿童,医护人员用手和一些工具,如幼儿板、儿童约束包、布单和布结及开口装置来约束儿童患者。

1.3 评价方法

在口腔治疗前后由患儿家长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CFSS—DS 量表, 害怕程度由轻到重按1—5 级评分, 总分在5 分(代表无畏惧)~50 分(代表极度畏惧之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CFSS—DS 值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CFSS-DS 值比较 ,分

3 讨论

目前,对儿童牙科畏惧的评测方法可归纳为行为分级法、生理评估法、投射测试法、心理测试法。本研究采用的CFSS—DS 属于心理测试法, 本法覆盖牙科诊治的各个方面,易于操作,也可用来评估儿童行为管理措施, 但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差,不能自行填写问卷,所以本研究让家长根据患儿的客观情况如实填写,以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从表1 显示,干预组治疗后的CFSS—DS 值(11.69±4.03)较治疗前的CFSS—DS 值(17.13±3.27)显著下降(P<0.05)。 而对照组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在儿童患者诊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其感受到如在自己家里一样受到重视与关怀,使其在诊疗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从而减少牙科畏惧的发生,并最终达到满意疗效。

由于患儿拒绝张嘴,治疗时口内应放开口器,治疗前应空腹禁食,防止患儿治疗中呕吐。 注意这项技术要用于其他非药物管理无效、非常难管的儿童。 同时要注意使用前向患儿家长、监护人解释清楚,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也可以用于镇静或全身麻醉技术代替身体约束措施,但这些技术要求高,价格较贵,还有一定风险。

儿童产生牙科畏惧症,即哭闹、不合作、紧闭着嘴或微开口,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治疗,而口腔科操作具有创伤性,如备洞时,医生难以掌握窝洞的深度易导致穿髓或髓底穿通,因此不能制备良好的洞形,而至充填物易脱落[4-5]。 患儿哭闹,唾液分泌较多,隔湿较困难,充填物在没有完全干燥的环境中充填也易脱落。 再次治疗既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加重了患儿的心理恐惧,导致牙病更为严重,影响牙颌系统的正常发育,因此为了使患儿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必须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临床治疗中应注意与孩子的交流,以诚相待,消除恐惧,治疗计划的安排要循序渐进,治疗中注意询问孩子的感受,实施无痛治疗。 医护人员应理解孩子对治疗的恐惧心理并帮助孩子消除这种不良情绪。

[1]葛立宏.儿童口腔医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6-101.

[2]邓辉.儿童口腔医学[J].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9-34.

[3]欧尧.口腔科助理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278-282.

[4]张耀国,朱玲,梅予峰,等.儿童牙科畏惧症调查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7,15(4):225-227.

[5]李瑛、刘健峰.心理干预对儿童畏惧症的作用[J].医学创新研究,2008,5(18):31-32.

猜你喜欢

牙科口腔科患儿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牙科界茅台来了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我院口腔科急诊病例的调查研究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