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斋月期慢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

2013-06-07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调护药膳胃脘

乔 蓉

北京市西城区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54

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斋月期慢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

乔 蓉

北京市西城区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54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措施对斋月期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疗效的优势。方法:收集门诊慢性胃炎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并辅以中药药膳、自穴位按摩、情志调解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依据西医常规诊疗方案予以治疗,疗程均为4周。通过“胃肠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观察两组证候疗效及各证候的积分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患者“胃脘疼痛”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但对“食后腹胀”“精神疲乏”“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失眠多梦”等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措施可改善斋月期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慢性胃炎;疗效观察;中医

慢性胃炎(C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饮食、药物、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具有发病率高,症状易反复发作、病变迁延难愈、患者依从性差等特征。我社区中心地处北京市牛街街道回民聚居区域内,80%以上就诊患者为本辖区的回族居民,大多数人常年坚持念、礼、斋、课、朝的伊斯兰教五大天命功课,而2012年斋月时值大暑三伏(7月19日至8月18日),每日封斋早至凌晨4点,开斋晚至近20点,对坚持斋戒的慢病患者是巨大的考验。因此本研究针对日常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在封斋期间连续采取中医综合调护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受到患者认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两组60例均为回民医院回医诊疗中心中医诊区以及春风社区站中医门诊长期管理的门诊病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治疗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48~72岁,平均63.2岁;病程2~15年,平均3.2年;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例。对照组30例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50~74岁,平均61岁;病程10个月~20年,平均4.8年;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中西医诊断标准 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诊治方案”[1]。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诊治方案”分为5个证型,包括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虚寒)证,每个证型包括主要证候和次要证候。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一证加次证2项。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在20~75岁之间,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稳定期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斋戒。排除标准:年龄>75岁,有恶变或有恶变倾向,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伴消化道出血及合并有重要脏器严重疾患,或病情及身体因素不适合斋戒的患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疗常规方案[1]予以治疗,并结合封斋期间一日两餐的饮食规律适当调整用药次数,奥美拉唑20mg qd、伴胆汁返流者予铝碳酸镁咀嚼片500mg bid;慢性萎缩性胃炎予吉法酯100mg bid,叶酸10 mg bid;治疗组30例予以中医综合调护干预措施,每周接受中医综合指导至少1次。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

2.2 中医综合调护干预措施

2.2.1 中医辨证中药及药膳治疗 肝胃不和证12例: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与情绪有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处方:柴胡12g,佛手12 g,枳壳12 g,半夏9 g,陈皮9 g,茯苓12 g,白豆蔻6 g,白芍15 g,炒白术12 g,焦曲15 g,甘草6 g,香附12 g,砂仁6 g,川楝子12 g,海螵蛸20 g,郁金10 g。药膳予以蜂蜜萝卜膏或橘皮粥。

脾胃湿热证8例: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或厚腻,脉滑或濡数,治拟清化湿热,运脾和胃。连朴饮合三仁汤加减:黄连6 g,厚朴9 g,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2 g,栀子10 g,枳壳10 g,生薏米仁30 g,白蔻仁12 g,滑石12 g,焦曲20 g,甘草6 g,藿香12 g,苏梗10g,公英9g,黄芩9 g。药膳予以马齿苋薏米粥、山药饼。

气阴两虚证6例: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神疲乏力,舌淡红或有裂纹,脉细软无力。治拟益气健脾,养阴泄热。生脉饮合一贯煎加减:党参20 g,麦冬12 g,五味子6 g,当归12 g,白芍12 g,茯苓10 g,白术9 g,厚朴12 g,半夏9 g,生地15 g,沙参15 g,枸杞子10 g,川楝子10 g,石斛12 g,玉竹12 g,知母9 g。药膳予以藿山石斛粉、山药粥。

气滞血瘀证2例:胃脘疼痛明显,痛有定处,嗳气频作,舌质暗红,舌下脉络青紫,苔薄白或黄,脉弦涩。治拟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处方:败酱草12 g,公英12 g,黄芩12 g,柴胡12 g,枳壳10 g,白芍12 g,佛手12 g,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9 g,莪术10 g,元胡15 g,生蒲黄12 g,五灵脂10 g,川楝子12 g,三七粉3 g。药膳予以山楂麦芽饮。

脾胃虚弱(虚寒)证2例:胃脘隐痛或胀痛,四肢乏力,便溏腹泻,畏寒肢冷,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拟益气健脾,温胃散寒。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黄芪20g,桂枝6g,芍药12g,甘草6g,饴糖30g,陈皮10g,半夏12g,茯苓12g,良姜10g,黑附片9g,大枣4g,当归15g,党参15g,白术12g,香附10g,砂仁6g。药膳予以山药百合大枣粥或良姜粥。

上述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ml,分两次口服,中药药膳每日服用2次。

2.2.2 家庭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中脘、足三里、内关,每日三次,具体方法:取仰卧位,双手四指并拢,指尖放在中脘穴,顺着呼吸适当用力徐徐下压,约10次呼吸之后,再慢慢抬起,如此反复,至2分钟;用双手食指罗纹面同时按揉两侧足三里穴1至2分钟;用拇指罗纹面先后按揉两侧内关穴各1~2分钟。

2.2.3 其他中医综合调护指导 通过健康课堂、宣教处方等多种形式给予患者包括生活起居、科学运动、精神情志等方面个体化的综合调护指导,每周至少1次。

2.3 观察方法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由患者填写“胃肠证候积分表”,32项中医证候,每个证候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3、5、7分,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总体疗效进行观察。

2.4 疗效判定标准 证候疗效评价参照“胃肠疾病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2],计算公式:证候疗效=(治疗前证候积分总数—治疗后证候积分总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总数× 100%。总体疗效评价分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证候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100%;显效:证候明显减少,证候积分减少75%以上;有效:证候减少,证候积分减少55%以上;无效:证候无减少或稍有减少,证候积分减少仅在55%以下。

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3 结果

3.1 证候总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 48.21±11.31 12.85±6.01△*对照组30 47.63±9.33 17.76±5.47△

3.2 两组证候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3 常见证候积分比较 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证候问卷的积分统计结果显示,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胃脘疼痛症状上的疗效优于治疗组(P<0.05),在治疗泛酸、烧心症状的积分改善上也有增高的趋势;而在餐后腹胀、四肢无力、精神疲乏、失眠多梦的证候积分改善上,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一些证候项目的治疗上,治疗组的积分改善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早饱”、“多食易饥”等11个证候,因出现频率不足,故未进行统计分析(见表3)。

表2 两组证候总体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各证候治疗前后积分减少值比较(±s,分)

表3 两组各证候治疗前后积分减少值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证候治疗组(n=30)对照组(n=30)2.87±1.81 3.26±1.87胃脘疼痛2.91±2.09 4.35±1.58*泛酸2.81±1.56 3.58±1.50烧心或灼热感3.01±1.27 3.18±0.94胃脘痞满3.57±1.72 2.45±1.91咽部有梗塞感2.26±1.48 2.11±1.03胸胁疼痛3.64±1.63 3.14±1.28少腹胀痛2.93±1.88 1.93±1.54嗳气3.01±2.24 2.07±1.66口苦或黏2.47±1.72 2.19±1.88食后腹胀3.17±1.40*1.52±1.38纳差3.07±2.05 1.92±1.84四肢乏力2.01±1.58*0.78±1.25四肢不温2.01±1.59 0.77±1.24畏寒怕冷2.75±1.56 1.64±1.50精神疲倦2.64±1.70*0.71±1.59烦躁易急2.74±1.85 1.30±1.21失眠多梦3.28±2.15*1.58±1.44全身及四肢困重呃逆2.18±1.56 1.41±1.27

4 讨论

慢性胃炎是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往往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其发病为多种因素导致胃黏膜损害因素与保护因素之间失衡所致,普遍存在胃功能紊乱,胃排空延缓,部分还伴有泛酸、烧心等胃食管返流症状,且不局限于上消化道,往往伴有其他机体功能或生活质量的改变。因此单纯以生物学的客观指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难以反映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证候疗效特点优势。目前,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包括患者描述的功能状况、心理状况、症状和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已被认为是临床疗效评价方案的重要组成,在中医证候评分表中既包括反应胃肠道疾病的指标,也有反映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项目指标,因此是一个既符合当前临床疗效评价认识,又符合中医疗效判定特点的工具[3]。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范畴,发病多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不畅、先天禀赋有关。其病位在胃,病机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以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气阴两虚型多见,治疗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原则,随证佐以祛湿化痰、消食和胃、温中散寒、益气养阴等药物加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中药对胃有双向调节作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幽门括约肌张力,抑制胆汁返流,保护胃黏膜,增强机体体液免疫,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本研究在辨证论治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中药药膳、自我按摩、科学起居、情志调解等多方面综合调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临床观察结果分析,治疗组对“食后腹胀”“精神疲乏”“四肢乏力”“失眠多梦”等证候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西药在改善患者“胃脘疼痛”方面优于治疗组(P<0.05),但在总体疗效和证候总积分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穆斯林每年封斋一月,在斋月中,每日在太阳东升之前要洗漱、进食完毕,在日落后再进食,2012年斋月正逢大暑之时,两餐之间相隔近15小时,睡眠时间短,对坚持斋戒的慢病患者是个考验,调查报告指出,许多穆斯林病人在禁食期间用药遵从性发生改变,集中服用或减量,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5]。因此本研究通过选择斋月内运用中医综合调护方法,指导帮助穆斯林顺利完成斋戒,减轻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西药由于针对慢性胃炎病理机制,应用抑制胃酸分泌、加强胃黏膜保护等局部靶点治疗的结果,在胃脘疼痛证候的疗效上有较强的优势;在腹胀、无力、疲乏、失眠等证候方面,以及在总体疗效和证候总积分方面,中医占有明显优势,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运用辨证论治,综合调理,提高机体功能和生命质量状态的特点,也初步反映了采取中医综合调护措施干预慢性胃炎在结局指标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优势。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5,10(3):181-184.

[2]危北海,陈治水,张万岱.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701-2703.

[3]高丽,万崇华,周曾芬,等.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中慢性胃炎量表研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447-1449.

[4]刑燕.浅谈中医双向调节理论在组方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6):57-58.

[5]戴诗文.穆斯林病人斋月中用药遵从性差[J].药学杂志,1986 236(6369):261.

R259

A

1007-8517(2013)02-0069-03

2012.11.20)

猜你喜欢

调护药膳胃脘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荔枝养生药膳
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两份药膳,帮你远离“暖气病”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南宋潜邸官员对皇储、皇子的“调护”
蔬果
便秘的调护方法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曹志群教授运用排气饮治疗胃脘胀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