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招生源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2013-06-04衡军山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学情教学内容

衡军山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河北承德 067000)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分析,是对学生在学习开始时的起点能力转化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详细的剖析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1]。然而随着高职院校“单招”这种新型高校录取模式的出现,学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学情之间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这就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单招学生学情,以《C++程序设计》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和设计,所提出的设计思想对同类课程的课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认识的过程,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所确立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完全针对学习者的特征。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以自己的特点来进行学习的。分析学习者的目的在于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学内容和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这对教师来说,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可以做到有准备的学习。

2009年开始,教育部在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做试点,进行部分专业的单独招生,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2009年软件技术专业首次进行了单招生,至今已陆续对计算机各专业均实行了单独招生。从目前招生结果来看,单招生与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相比,有如下特点:学生思想活跃,与教师代沟明显;职业目标不明确,对未来缺乏规划;成绩差底子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有待提高;文科生所占比例大幅提高,按照原有教学进度与内容安排,无法实现学习目标的统一达成。从对单招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原有的教学目标不能达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有的教学目标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和当前的学情之间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

2 确定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培养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培训对象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的培养为根本目的,从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全面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2]。根据单招学生的学情、专业方向和职业素质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对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在宏观框架结构上有明确的认知,具备初步的编程能力,能解决简单的编程问题;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程序设计是软件开发人员的基本能力,懂得程序设计,才会进一步懂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即使将来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由于学过了程序设计,理解软件生产的特点和生产过程,就能与程序开发人员更好的沟通和合作,开展本领域中的有关业务和应用[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单招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从心理层面讲有自卑、盲目自负、厌世、希望被关注等情绪,从表现层面讲自私自利、抵抗挫折的能力差,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优秀品质、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培养的重要内容。让学生逐步具备学习和发展的意识,具有基础职业素质。

3 设计教学内容

3.1 教学内容设计理念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考虑学生中存在的能力差异,遵照因材施教原则,力争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学生的接受能力、职业的发展需要三方面达到平衡和统一。作为《C++程序设计》课程来讲,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大而全的知识体系要求,而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行业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生活、生存技能。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方面更贴近职业应用实际,教学案例的选取和教学方法更适合学情,并体现职业导向。

3.2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理论教学内容宏观上分为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两个层面,结合专业方向和学情,通过面向过程程序设计内容的讲述,使学生熟知编程语言的基本架构和基本语法,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述沿着“宏观框架—微观细节—宏观框架”的教学思路展开,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由感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认知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为理论教学内容的另一层面由“结构体类型”引入,提出面向对象、类与对象的概念,由此进一步展开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相关知识,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由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的认知过程。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如图1所示。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重视基础知识架构,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注意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学生的接受能力、职业的发展需要三方面达到平衡和统一。

3.3 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

实践教学采用实验课的形式,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题目上机操作,实验题目的设计充分考虑学情,采用分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式,将实验题目分为基础型、提高型和拓展型三个层次,通过基础型题目验证理论课程所讲的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达到教学最低目标;通过提高型题目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巩固和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拓展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求。总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遵照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4 以“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教学单元为例的教学内容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理论课讲解,以“根据定期存款期限和相应利率,计算本自息合计。”作为案例展开教学,在教学互动过程中逐步渗入各知识点。首先采用if语句来实现,再以程序执行效率为切入点提出if-else语句作为解决方案来实现,然后提出使用switch语句的设计思路。最后给出拓展案例“活期和定期存款本自息合计的计算”,以此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层进式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基础型题目,包括理论课所讲案例,另外再附加一个题目,如闰年的判断、不同三角形的判断、商场打折促销等;其二为提高型题目,如三个整数排序、模拟ATM取款机取款操作;其三为拓展型题目,如网上流行的一些心理测试软件或其它测试软件的实现等。

在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录取的学生,知识性学习能力方面(理论学习能力)较以前的高职统招生来说稍逊一筹,而技能性实践能力方面(实践动手能力)又略显突出。为此,应把握好单招学生特点,依据学情重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以解决原有教学内容与现有学情之间的矛盾,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本文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各专业《C++程序设计》课程为对象给出了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实施办法。所提出的教学内容设计历经近五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设计思想和具体操作办法,对同类院校、同类生源、同类课程的课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李宏俭.不同专业背景下高职建筑CAD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J].广西教育,2013(7):132-134.

[2]李飞鸿.对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8-40.

[3]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学情教学内容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