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3-05-30张炜阳陈秋英毛科科黄钱君施玲玲沈妮娜朱梦代诸明涛

浙江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黄染贝斯患犬

张炜阳,陈秋英,毛科科,黄钱君,施玲玲,沈妮娜,朱梦代,诸明涛

(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宠物医院,浙江余姚315400)

犬吉氏巴贝斯虫,虫体小,直径约1~3.3 μm,呈环形或椭圆形,寄生于红细胞内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黄疸等症,患犬感染初期,血液涂片经瑞士染色或吉姆萨染色可见虫体呈深紫色。本病常呈慢性经过,初期持续发热3~5 d,随后恢复正常,呈现不规则回归热。笔者于2012年5月诊治一例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经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1 发病经过

杂交狼犬,雌性,1 岁,37 kg,免疫完全。

2012年5月上旬开始食欲减退,饮水量减少,不愿站立和走动。就诊前5 d 开始排出酱油色样尿液,量中等,连续3 d 无大便,36 h 未见排尿。

2 临床检查

体温40.8℃,精神一般,四肢无力、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脱水、可视粘膜苍白黄染(图1、图2)。体表有蜱虫。

由表1可见,患犬严重贫血(红细胞压积13.7%,红细胞数2.25 ×1012/L),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果表明,该犬患有严重贫血症。

图1 患犬眼结膜黄染

图2 患犬口腔黏膜苍白,黄染

3 实验室检查

3.1 血常规检验 详见表1。

表1 血常规结果

3.2 生化检验 详见表2。

表2 生化检测结果

由表2可见,血清球蛋白升高,白蛋白下降,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总胆红素升高。结合临床检查,表明该犬发生溶血性黄疸。

3.3 血液涂片检查 详见图3、图4。

图3 患犬红细胞内的巴贝斯虫

图4 患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血涂片经瑞士染色后油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内有圆形或者椭圆形吉氏巴贝斯虫(图3),虫体内可见蓝色核结构,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图4),红细胞再生不良,偶见多染性红细胞。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

4 治疗方法

4.1 杀血液原虫 血虫混感净(盐酸吖啶黄注射液)深部肌内注射7.4 ml/次(0.2 ml/kg),每日1次,连用3 d;阿奇霉素注射液,370 mg/次(10 mg/k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用4 d。

4.2 驱杀体表蜱虫 蚤安易滴剂一支,分点滴于颈、胸、腰背部皮肤。

4.3 体液支持 犬源血浆90 mL/次,每日1 次,连用2 d;犬用白蛋白5 mL/次,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1 次,连用2 d。

4.4 促进红细胞生成、发育和成熟 促红细胞生成素肌注2000 U/次,每日1 次,连用3 d;宠儿香生血宝2 支,口服5 mL/次,每日3 次。

4.5 巩固治疗 治疗第5 d 起,给予强力霉素片370 mg/次,口服,每日1 次,连用10 d。医嘱每天给予猪血、牛肉等含铁和蛋白质丰富食物,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3 d 后,患犬精神好转,饮水、食欲增加,尿液颜色变浅。4 d 后,体温降至38.5℃,尿液呈浅黄色,可视粘膜呈粉红色,呼吸急促缓解。5 d 后给予口服药物巩固治疗。出院10 d 后回访,主诉,强力霉素使用3 d 后停止服用,可视粘膜恢复正常粉红色,尿液清亮,食欲正常,体力逐渐恢复。

5 分析与讨论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虫传播,由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或韦巴贝斯虫感染引起的血液原虫病。通过血液涂片观察到典型的虫体可以确诊,蜱虫叮咬史可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在发病初期采集耳缘静脉进行血液涂片容易发现虫体。

本病发生具有季节性,一般4~10月多发。巴贝斯虫在犬的红细胞内反复分裂繁殖,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致使患犬贫血、消瘦,黏膜苍白和黄染。

本病经治疗后可隐性带虫,容易复发。故治疗必须按疗程进行,不可擅自停药,必要时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每月注射吖啶黄一次,有良好治疗和预防效果。

猜你喜欢

黄染贝斯患犬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犬多发性神经炎的诊疗1例
牛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犬韦氏巴贝斯虫病的流行与诊断
犬慢性腹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一例犬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的诊疗与体会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犬病治疗的输液疗法
不同消毒液对手术室塑胶地板黄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