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兴安岭亚区主要森林病害种类分析

2013-05-29吕晓波秘希刚袁德生葛玉祥张晓林

防护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山杨锈病大兴安岭

吕晓波,秘希刚,袁德生,葛玉祥,张晓林

(1.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12;2.内蒙古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00)

大兴安岭林区,按动植物区划属古北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总面积2 755万h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9%,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林基地。

1 主要森林病原物分析

大兴安岭的森林病害工作由来已久,但只注重于某种单一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原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很少从生态观点出发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宏观研究。笔者在结合大兴安岭林区病虫害疫区、保护区划分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病害种类进行了分析。

经过几年的区系调查,共采集病害标本2 600余件,主要寄生在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樟子松(PinussyluetraisL.var.mongolicaLitv.)、山杨 (PopulusdavidianaDode)、白 桦 (Betula platyphylaSuks.)和蒙古柞(QuercusmongolicaTurcz.)等树种上,经东北林业大学邵力平教授鉴定(1998)共16目,22科,37属,42种。病原物营养类型见表1。

表1 病原物营养类型数量比例统计

从表1种可以看出,本亚区内兼性寄生型的数量比例较大,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主要病害种类。

表2 病原菌种类数量比例统计

从表2中病原种类统计分析结果上看,大兴安岭林区病原种类除鞭毛菌亚门外,其余3个亚门的病原物都占很大比例,其中:木尔属的黑木耳(Aurculaiaauricla)、猴头属的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和灵芝(Canodermalucidum(Leyss.et Fr.)Karst.)等菌种数量都很大,均可以食用和药用,并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2 寄主发病情况分析

从树种组成上看,落叶松是该林区的优势树种,其次是樟子松、白桦、山杨,病害也随着优势树种的分布而广泛分布着。

大兴安岭的森林病害,重要者只有42种,包括枝干(稍)部病害18种,其中:落叶松发病6种,樟子松6种,杨树3种,桦树2种,柞树1种;叶部病害19种,其中:落叶松5种,樟子松6种,杨树5种,桦树2种,柞树1种。

3 森林病害区域分布规律的分析

由于大兴安岭亚区处于低海拔、高纬度范围内,森林病害区域类型取决于森林植物类型组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水热条件相同时,病害类型基本一致。根据各地不同的水热指标,将大兴安岭病害区域复合体划分以下3个组成部分,见图1。

图1 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区域分布

3.1 北部原始针叶林(AVD4(4))

该区域的森林病害主要分布在新林—塔河—满归—吉拉林—漠河一线。该区年平均温度在-4.5~-5.6℃,年降水量450mm左右。由于区内树种单纯,所以常见的落叶松叶部病害有落叶松早落病(Mycosphaerelalaricileptlepis)、煤污病(Capnodiumsp.)等,危害干部的病害有落叶松癌肿病(Lachnellulawillkommii)、落 叶 松枯 梢 病 (Botryocphaerialaricina)和松干基褐色块状腐朽(Pnaeolusschweinitzii)。松苗立枯 病 (Fusarium oxysprum)则为苗圃的优势病害种类。松瘤锈病和松枝干疱锈病的锈孢子阶段产生在樟子松干上进行危害,两种病原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分别产生在蒙古栎叶片和芍药(Paeoniaiactiflora)叶片上,松针锈(Coleoeosporiumpulsatllae)广泛分布在本区,其病原物的锈孢子产生在樟子松叶上,而夏孢子及冬孢子产生在白头翁(Psaraaricis)叶片上。落叶松山杨锈病(Melampsaralaricis)在本区发病率低,只分布在新林和松岭两地,病原物的锈孢子产生在落叶松叶面,夏孢子及冬孢子产生在山杨叶片上。

3.2 中部次生针阔混交林(B VC3(2))

中部次生针叶阔混交林区域的森林病害,主要分布在北自根河南至阿尔山一带,以牙克石和根河为代表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5.3℃,年降水量为350mm,海拔700~900m,该区气候以寒冷半湿润(BVC3(2))为主要特征。该区树种除以落叶松为主外,樟子松在红花尔基占很大面积,白桦、山杨和西伯利亚红松(Pinussibirica)均有分布。该区是大兴安岭亚区南北线最长而面积最大的林区,这里除北部原始针叶林区域内的病害外,落叶松褐锈病在免渡河人工林内普遍发生,落叶松梭形溃疡病(Dothichizasp.)在克一河水湿地造林地发病面积达133hm2。樟子松的病害在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林内危害严重。如松烂皮病(Cenangiumferruginosum)、松针锈病、疱锈病(Cronartiumflaccdum)、针枯病(Septoriapini-pumilaesawada)、松针红斑病(Dothistromapini)和松落叶病(Lophodermiumpinastri)都曾大面积发生过。该区域内桦树病害有桦树叶斑病(Septoriachinensis)、黑桦叶锈病(Melampsoridiumbetulinum)、阔叶树心材白腐(Phellinusigniareus)和桦心材褐腐(Piptoporus betullnus)4种。

3.3 南部及东坡阔叶林(CIV2(4))

该区域内的森林病害大部分分布在巴林、楠木、扎兰屯、阿荣旗、莫旗境内。该区是大兴安岭亚区的暖温带,为杨树和白桦病害,与北部原始针叶林和中部次生针阔混交林区域相同。本地区危害杨树的病害有:落叶松杨锈病、杨灰斑病(Coryneumpopulinum)、山杨心材白腐(Phellinusigniarius)、山杨毛毡病 (Eriophyesvarius)、杨 黑 斑 病 (Marssonlna brnnea)和杨树白粉病(Phyllactiniacorylea)。

4 结论

综上分析所述,我们认为今后对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病害的综合治理应从生态角度出发,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以白桦林改善生态平衡,在防治方面应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尽量开发生物手段与技术,对重要病害要进行损失评估,确定病害的允许水平、防治指标和预测预报技术,制定综合治理措施。

[1]邵力平.东北树木的病害[M].哈尔滨:东北林学院,1959

[2]刘正楠.东北树木病害菌类图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3]王文辉.内蒙古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

[4]葛玉祥.红花尔基樟子松林病害调查初报[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8(3):32-34

猜你喜欢

山杨锈病大兴安岭
玉米黄锈病现状和青贮调制措施
莲花山地区山杨叶锈病防治技术探讨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试论天山东部云杉锈病及防治措施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大兴安岭四季(四首)
浅谈白桦与山杨叶凋落物候的比较
谷子品种耐锈病性试验初报
小麦锈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