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GFRP筋土钉支护体系失效的几点思考

2013-05-16陈洪泳

钻探工程 2013年6期
关键词:土钉土方面层

陈洪泳,周 莉

(苏州和宏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31)

1 GFRP筋简介

GFRP筋(Glass-Fiber-Reinforced Plastic Bar)是一种由纵向连续的玻璃纤维和热固性的聚合物树脂通过拉挤工艺和表面处理制成的复合物杆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高强度、抗腐蚀和抗磁干扰的新型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及地下工程等领域,近年来,对于GFRP筋的研究在我国也是方兴未艾,并己经有了一些实际工程应用。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采用连续纤维或纤维织物为增加相,聚合物树脂为基体相,两相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是一种按拉挤成型工艺生产的棒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

2 GFRP筋与传统钢筋的优缺点分析

与传统的钢筋相比较,GFRP筋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耐久性好。

GFRP筋材的腐蚀机理与金属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是发生在表面的电化学腐蚀,从外向内逐步腐蚀,GFRP材料的腐蚀主要是环境介质对玻璃纤维和树脂界面的腐蚀,周围介质(气体、液体、蒸汽等)向材料内渗透是腐蚀的主要原因。尽管GFRP材料不会像金属那样产生电化学腐蚀,但它也会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发生变化,玻璃纤维容易受到碱性和中性溶液的腐蚀,但在树脂包裹下形成GFPR制品后会有很大改善,目前国内外专业研究人员对此已有一定的研究,ACI440委员会有关研究没有给出明确规定,但是强调对于暴露于环境中的构件采用GFRP筋进行增强时,其强度标准值应乘以0.7的安全系数,以作为设计强度。

(2)抗拉强度高,等于甚至高于预应力钢筋。

根据相关文献[2]的数据显示如表1。

表1 GFRP筋性能参数

从表1可以看出,GFRP筋的平均抗拉强度达到612 MPa,大于2倍普通HRB335钢筋的设计强度。

(3)自重轻,只有预应力钢筋的15% ~20%。

(4)低松弛性,荷载损失较小。

(5)优良的抗疲劳特性。

(6)对电磁场不敏感。

3 GFRP筋应用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地上3层(局部4层),地下1层,框架结构,位于苏州高新区,东、南、西侧均为小区内道路,北侧为城市支线道路。

本工程基坑面积约为3132.7 m2,周长约231.4 m,最大开挖深度为6.07 m。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1.0。

3.2 周边环境

(1)基坑东侧地下室外墙线距围墙最近距离约6.90 m,距东侧教学楼最近距离为12.0 m;

(2)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线距围墙最近距离约2.07 m,围墙内有电缆线,埋深-1.20 m;

(3)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线距围墙最近距离3.22 m,围墙内有电缆线,埋深-1.20 m,距西侧居民楼最近距离为20.0 m;

(4)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线距围墙最近距离约8.10 m,围墙内有污水管线,埋深-2.30 m,围墙外为金山路,金山路下有较多管线分布,由南往北依次为天然气管道、低压电管道、电力通讯管道、路灯管道、污水管道。基坑周边环境如图1所示。

3.3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场勘察资料,本工程地基土结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杂色,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夹碎砖瓦块及小石子等杂物,上部含植物根茎,psmax/psmin>1.55,为不均匀填土,全场地分布;

②粘土,褐黄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灰色条纹,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韧性及干强度高,全场地分布;

③粉质粘土,灰黄色,可~软塑,局部含锰质氧化物斑点,夹粉土薄层,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全场地分布;

④粉土,灰色,很湿,稍~中密,含云母碎片,微层理发育,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低,全场地分布;

⑤粉砂,青灰色,饱和,中密,微层理发育,局部夹细砂薄层,主要为长石、石英碎屑,少量云母碎片,摇振反应迅速,切面无光泽,全场地分布;

⑥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含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该层未揭穿。

3.4 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内对本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水类型有:孔隙潜水及微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①层素填土中,地层透水性较差,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入补给,以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水位升降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变幅在1 m左右;微承压水赋存于第④层粉土和第⑤层粉砂中,富水性一般,透水性弱~中等,主要补给来源为浅部地下水的垂直入渗及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以民井抽取及地下水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本次勘察为测定浅部土层的渗透系数,进行了室内渗透试验,试验结果及各渗透系数详见表2。

表2 土层渗透系数

勘察期间,实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0.70~1.10 m,稳定水位标高1.71~2.30 m。实测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1.80 m,标高为1.15 m。

3.5 围护结构体系

根据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方案,本基坑支护主要采用放坡土钉墙喷锚支护、树根桩等支护形式。

典型的放坡土钉墙喷锚支护剖面如图2所示。

图2 土钉墙喷锚支护剖面(以C2孔为计算点)

采用二级放坡开挖,上部坡高2.0 m,放坡坡度系数1∶0.5,设置2道 GFRP土钉:φ25L=4000~5000@1500;下部坡高3.6 m,放坡坡度系数1∶0.2,设置 2道 GFRP土钉:φ25L=4000~5000@1500,无马道。坡面挂φ8@200×200双向钢筋网,面层喷C20素砼进行防护,厚度为100 mm;坡面设置泄水孔,间距1.5 m,局部填土区域间距加密为1.0 m;坡脚设置反压加固素砼。该部位须进行压密注浆加固处理:3排花管(φ48 mm×3 mm钢管)注浆孔,排距0.5 m,孔距1.0 m,孔深3.0 m,水灰比0.45,水泥用量80 kg/m,注浆压力0.3~0.5 MPa。

GFRP土钉墙立面如图3所示,其与层面连接如图4所示。

3.6 支护效果评价

本工程最终因雨季来临而塌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6.1 设计方案中GFRP筋与面层的连接有问题

在图4中,GFRP筋与面层之间未设置纵、横双向的通长加强筋是导致本方案失败的直接原因。钢制托盘下只有2根φ8 mm的挂网筋,且该挂网筋为松散的绑扎连接,本无法传递侧向土压力至锚杆,导致锚杆“单兵作战”,根本无法和挂网喷砼面层形成一个整体,土钉墙喷锚支护体系“重力式挡墙”的挡土作用机理就无法实现,这是导致本方案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

3.6.2 土方开挖未能严格按照“分层开挖,分段施工”原则来实施

为赶工期进度,土方单位未能严格按照分段分层开挖的原则,整个土方分2次开挖,在上层剖面土钉刚施工完毕强度未达设计标准之前就开挖下一层土,导致第一层面层整体下滑塌方。

3.6.3 雨季地表水的大量入渗

由于受台风天气的影响,大量雨水短时间内注入边坡土体之中,土层浸水软化,使得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急剧下降,严重偏离设计状态,土体沿软弱滑动面整体下滑。

4 GFRP筋在土钉墙喷锚支护体系中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土钉墙支护体系的作用机理是:使土钉锚杆和挂网面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使得因土方开挖而产生的侧向土压力经面层传递至锚杆,再由锚杆传递至土钉墙后面的稳定土体之中。由此可见,在设计与施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土钉锚杆与喷射面层的连接一定要牢固,这是土钉墙支护体系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根据半无限空间体弹性理论,土方开挖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土压力释放的过程,随着坑内土方被挖除,原先的平衡状态因应力释放而打破,而土钉的设置就是为了代替被挖除土方来维持原先的平衡状态。根据相关理论,土钉的设计过程如下:

式中:Tjk——第 j根土钉受拉荷载标准值;ζ——荷载折减系数;eajk——第j根土钉位置处的基坑水平荷载标准值;Sxj、Szj——第j根土钉与相邻土钉的平均水平、垂直间距;αj——第j根土钉与水平面的夹角。

因开挖而释放的应力只能通过钢筋面层的收集而集中于土钉才能进行下一步骤的传递,故成排成列设置的土钉必须通过纵横向设置的加强筋而与钢筋面层形成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才能产生作用,具体联接如图5所示。

(2)土钉注浆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能否形成锚固体关系到土压力能否顺利传递至稳定土层之中。

应力经钢筋面层的收集传递至土钉之后,须由土钉杆体经注浆加固体传递至稳定地层之中,其理论模型类似于锚杆,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式中:Tuj——第 j根土钉抗拉承载力设计值;dnj——第j根土钉锚固体直径;qsik——土钉穿越第i层土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li——第j根土钉在直线破裂面外穿越第i稳定土体内的长度。

若土钉杆体与注浆加固体之间或注浆加固体与土体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粘结,达不到预定强度,土钉就会失效,边坡就会失稳。

(3)土方开挖必须顺应土钉施工的工艺流程安排,分层分段开挖。

在土钉筋体插入孔中之后,必须按设计要求向孔中注入水泥浆,使筋体能和周边的土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待水泥浆液凝固达到一定设计要求强度的时候,土钉才能传递先前因开挖土体而释放的侧向土压力,使得边坡保持在一个主动土压力的极限平衡状态之中,边坡才能稳定,因此可以这么说,分层开挖土方是土钉墙能够发挥效能的基本保证。

根据土体的弹塑性原理,结合以往相关基坑监测数据资料,基坑土方开挖存在一个长边效应,即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规律,通俗来说就是基坑边坡的中间部位土体向坑内的位移最大,最容易发生坍塌事故,故相关的规范就规定了土方开挖必须分段进行,且分段长度以20 m为宜。

综上所述,土方开挖必须配合土钉施工,分层分段进行。

5 结语

土钉墙支护体系的施工必须彻底贯彻设计意图,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进度,严控土钉墙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以期达到理想的支护加固状态,使土方开挖与基础施工进程安全有效地进行。

[1]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

[2] CESC96:97,土钉支护与施工规程[S].

[3] 王奎阳.土钉墙支护应用研究[D].河北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09.

[4] 隆威,郑克清,王雅琼,等.土钉和桩锚在长沙华韵城市海岸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2):36 -38,42.

[5] 孟凡运,刘全峰.土钉墙在超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35(5):44 -46.

[6] 赵峰,陈晨.深基坑土钉墙支护体系设计与计算[J].吉林水利,1997,(12).

[7] 林忠伟,王新宇,张振铎.微型护坡桩和土钉墙复合支护结构设计及实践[J].岩土工程技术,2008,(5).

猜你喜欢

土钉土方面层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复合土钉墙优化设计的探讨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浅析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机场道面加铺沥青面层提质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