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家园的危机

2013-05-14柳涛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29期
关键词:鲍鱼养殖业渔民

柳涛

福建省宁德市往正东方向的海面上,有一片称为“三都澳”的海域,这里地处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和全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可以直接通达全国和世界主要海运航线。环三都澳区域的港口岸线富集、区位交通便利、资源配套良好、生态环境优良,是宁德区位、港口、资源优势的汇集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三都澳海上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截至目前,三都澳属宁德市蕉城区所辖的海域,7个沿海乡(镇)渔业养殖从业人数多达3万以上。

迅猛发展的海上水产养殖业,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三都澳这片独特的天然海域受到过度开发,近些年其生态环境已经遭受破坏,港口生产建设的发展也因此碰上了瓶颈。

在三都澳的渔排上,生活着8000多名渔民。在鼎盛时期,渔民用塑料泡沫和木板搭建的渔排,上面住人,下面养鱼,户户相连,列队成阵,阡陌纵横。渔城内有街巷、门牌,有海上社区、海上超市、海上110、海上诊所和酒楼。

直到前两年,海上KTV还夜夜笙歌。但现在,不但KTV已经没有人去,夜总会也倒闭了。许多渔排已是人走排空,只剩破旧不堪的木板房。

在渔排间狭小的通道,随处可见草梗、白色泡沫和各种各样的垃圾、废弃物及死鱼,随着潮起潮落四处漂浮……

同时,海上网箱养殖布排密集,龙须菜、海带等种植过度,严重侵占到港口所必需的航道、锚地等水域,时刻威胁着水上交通运输安全。

“三都澳是一个口小腹大的内湾,一般海水循环一次要一周。”渔民王昌国说:垃圾长期漂在海上,影响了海区环境和海区水交换,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加剧,病害发生频繁。

2008年8月,三都澳海域三都镇海区内因海域污染物聚集、渔排密度过大、水流不畅导致5000多万元损失;2009年夏天,三都镇青山海域、礁溪海域等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白点病”等鱼病爆发,都给渔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今年行市更糟糕了,鲍鱼掉到‘白菜价,一斤才30元,大黄鱼也便宜,一斤才13元。而现在鲍鱼吃的饵料一斤就要1.4元,去年最多七八毛。”王昌国说。他养了60框鲍鱼,今年预计亏损30万。亏损之下,有渔民开始谋求转行,但大部分渔民还是坚守着当地传统的养殖业。

其实,早在2006年,宁德蕉城区委、区政府就多次组织渔业用海整治及清港工作。但由于养殖业户受利益驱动,三都澳海域违法养殖始终未得到有效根治。加上渔民们“靠海吃海”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转产转业还比较排斥。

“没文化,年龄大,也不会种地,身体还不好,哪家工厂敢要啊。”从养鱼户转做开“海上超市”的杨金成说,他祖祖辈辈都是靠打鱼为生,长期生活在海上,文化水平低,上岸生活反而不习惯。杨金成认为,渔民都有一种赌一把的心理,虽然风险高,但利润也很高。如果来年行市好,他还要再下海养鱼。

200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未来10至15年内,要将环三都澳区域建设成海峡西岸的先进临港工业基地和新兴的海湾型城市。现在5年多已经过去了,这一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三都澳的渔民们都翘首以待。

猜你喜欢

鲍鱼养殖业渔民
人生的鲍鱼
鲍鱼红烧肉
鲍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新西兰地震震出上万只超级大鲍鱼
牧区牛羊常见细菌传染病防治现状及改善措施
环境经济学视角下养殖业负外部性分析及治理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