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机场滞留

2013-05-14杨迪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管委首都机场登机

杨迪

相声中曾有个著名的“四大不准”段子:中国足球、天气预报、机场航班、小孩撒尿。

提起这个段子,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张起淮笑起来。事实上,中国的航班延误并没有那么“不准”。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展计划司发布的《201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中国民用航班的正点率为72.7%。

这个数据并不比其他国家更差。虽然不及美国航空咨询公司flight Status统计的2012年12月正点率最高的欧洲米德兰航空公司(96.43%),但远远高出印度的53%,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74.37%)相差不多。

然而,也似乎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每遇到航班延误,就可能会有人打砸机场,甚至发生愤怒的乘客冲进停机坪、逼停飞机的恶性事件。外媒甚至将这一系列滞留现象起了名字,叫做“中国式空怒”。

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

旅客将怒气发向机场,有时可能会是打错了靶子。

“一个航班的运行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张网,很多环节是交叉并行的。”中国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刘伟民说。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运行控制中心总经理马荫直观地解释:在首都机场,平均每个航班的起飞,同时会有30余家单位和部门参与协作。

以一个国际航班旅客为例,从他进入机场开始,就进入了民航的服务系统。停车,是专门的停机楼管理部门,办理值机手续的是相应航空公司或由其委托的地面代理公司负责;交运行李,以前由专门的行李公司负责检查、分检、运送、上机,但目前首都机场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管理;接下来,要通过海关、边防、检疫,由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派驻机场的机构负责;经过上述检查后,旅客还要再经过安全检查,有专门的安保公司负责检查。

经过如上手续,这位旅客终于可以前往登机口等候乘机,登机工作仍由航空公司人员或地面代理公司来组织旅客。

以上部分,还是旅客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服务。但并不是坐进飞机就万事俱备。一架飞机在准备出发时,机场、地勤公司、燃油保障公司等多家单位同时提供服务,为飞机装卸清洁水、餐饮以及机械保障等服务,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气象部门等,也在时时为飞机起飞提供信息指导和支持。

一个航班机组,通常一天会飞行多地,每一地都要经历如此多程序。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延误,而一个航段出现延误后,接下来可能就是一连串的延误。

企业流程管理咨询师张国祥就曾经历过一次荒谬的航班延误经历。

那是在2010年9月,他准备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往天津滨海机场,已到登机时间,航空公司人员就位后却发现登机口的门没有打开,多次呼叫,十多分钟后,手持钥匙的保安才急匆匆地赶来。

荒诞剧并没有就此停止。张国祥和其他旅客乘坐摆渡车到达飞机前时,又一次被拦下,他们被告知“因乘务人员没有到位,机场规定旅客不能登机。”

天气预报一早便说广州晚上有雨,天色也在不断变暗,旅客们开始担心飞机能否在雨前顺利起飞,有些人开始不满,还有些人准备强行登机,但机场保安一直尽职地阻止着旅客。

在这样推推搡搡的纠缠中,乘务组人员终于急匆匆地赶来,当大家向乘务人员发难时,一位空乘人员说,“我们还有气呢!我们就在那边等着,可是没有车送我们过来,我们还着急呢!”延误一个小时后,张国祥们终于能够“起飞”。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两个公司的流程衔接存在问题事例。”张国祥用专业知识解释道:“人员调配是航空公司内部事务,车辆调配是机场方面的事务。两个公司的人员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就是主要原因。”

“而就差在这一个小环节,这个航班机组可能这一整天都会不断地发生延误。”他说。

经常乘坐飞机的“飞客”们大概都有体会,在处置航班延误事件上,首都机场目前算是全国最好的。马荫介绍,这缘于2009年,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和华北民航局牵头,共同组建了运管委联合会商机制(以下简称运管委)。这是一个信息共享、联合会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天气情况、机场滞留状况和放行、接收能力的信息,会随时与航空公司公开共享,使各方面都能及时了解机场通航能力状况,一旦发生大面积延误事件,运管委各方面会成立紧急调度小组,集中决策,直至延误问题解决。

2012年,首都机场共启动了39次运管委平台。最近一次,是2012年12月12日上午,北京突降大雪,大面积航班延误,首都机场运管委9家单位负责人集中协商,气象部门提供的未来一小时天气变化信息,跑道运转单位提供跑道除冰情况,各航空公司提供计划班次,空管部门制订出港计划……运管委决定,将本来计划编排的每小时70架航班,缩减为每小时50架次,哪个班次先飞,哪个班次排后,由运管委与各航空公司协商,同时确保集中力量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在这种应急处理机制下,当天中午所有航班就恢复正常运行了。

那么,如何保证旅客没有抱怨?

在马荫看来,信息及时、充分公开是最重要的。首都机场为此专门设有新闻宣传委员会,每当发生航班延误,这个委员会便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微博、广播等媒体,通报信息,希望旅客及早询问航班情况,提前安排出行计划,而机场滞留人员则可以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临时张贴的延误通告等方式,得知自己航班的情况。

2012年12月14日这一天,小雪天气导致首都机场部分航班延误后,首都机场还在航站楼内的电视屏幕上播放机场除冰雪的实时画面。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塔台。

猜你喜欢

管委首都机场登机
扫脸登机
人山人海
“百万市民接力城管 牵手穿越最美武汉”大型徒步公益活动启动
为“弄管委”唱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