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动词“クウ”的语义构成分析

2013-05-14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4期
关键词:义项原型语言学

郑 重

郑重/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助教(广东广州510006)。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吃”这一动作,是人类在行为领域进行认知过程中接触的基本层次(basic level)之一。换言之,是人类进行频率最高、最为熟悉、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最早掌握的动作之一。日语中动词“クウ”(食う),在表示诸如“吃”这一含义的各类似动词(如“タベル”、“クラウ”、“ショクスル”等)中,是义项最多的一个。观察各常用义项可知,其含义已远远超出“吃”这一基本含义。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日语动词“クウ”在现代日语中的语义扩张机制。

一、“クウ”的语义原型及一次元语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具有复数个义项的词汇,其中应有一项为其词义原型(prototype),其余义项以其为基础、由原型扩展而来。根据《新版漢字源》对“クウ”一词所对应的汉字“食”的解字,及对“クウ”一词的考证,可知“食”字作动词解时,最早指“(人类将食物)盛入容器中进行烹饪,至其柔软后食用”。即“用嘴、口进食”。例如(1)飯をクウ。由此可知,“クウ”一词的词义原型应为 “(人类)吃,食用”这一义项。

在随后的使用中,日本人以语义原型为基础,丰富了其义项,即对该词进行了词义扩张(extension)。在分析过各种扩张语义之后,本文认为,“クウ”一词所指代的初始行为实际上包含着一个脚本(script),即日本人将“クウ”所表示的“吃”这一动作,看成若干个分解动作的连锁。换言之,将这几个动作连贯起来,并不断重复,才构成了“吃”这一行为。根据“クウ”一词的实际词义扩张,本文认为,“吃”这一动作的脚本的构成,或者说各分解动作可归纳如下(为方便指代,各分解动作分别以字母对应)。

取得食物(A)——确定份量(B)——将其用口腔包裹(C)——将其(咀嚼)吞咽,致其消亡(D)

“クウ”一词的各个扩张义项,基本上都是在凸显其中某个分解动作,使其成为侧面(profile)的同时形成的。以下逐个说明。

首先,如(2)シミのクッタ書籍。所示,除了人类以外,有类似“口腔”这一身体构造的动物所进行的“吞食”,也可用“クウ”进行表达。当实施动作的动物体型小,进食速度缓慢时,日语中也使用带有“蝕”这一汉字的“クイバム”(蝕む)一词来指代该行为,即“吞噬、侵蚀”。《新版漢字源》解“食”一字时提到,汉字“食”与“蝕”从语源上来说最为接近,前者可以作为后者的代用字使用。显然,用于表示昆虫等细小动物缓慢“啃噬”物品这一含义时,“クウ”得到凸显的是上述分解动作中的(B)。

再如(3)餌を変えたら魚がよくクウ。一句中,“クウ”表示动物用嘴稳当地捕获食物,咬住不放,凸显了上述脚本之中“将食物用口腔包裹”(C)的这一步骤:鱼儿上钩时,人们关心的只是鱼儿是否吞咬了鱼饵,因为只要连同鱼钩吞入口里,就已经意味着垂钓者最佳的收线时机了。

以上包括语义原型在内的动词“クウ”的三种义项,都没有脱离 “(动物)用嘴、口吃东西”这一行为,本文因此将三者划归为该动词的“一次元语义”。

二、“クウ”的二次元语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按照人类社会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往往是有形的、具体的物体。当认知进入高级阶段,它就获得了参照已知的、具体事物的概念认知、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的能力,于是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语言。“クウ”一词的语义原型所表示的是人类进行频率最高、最为熟悉的动作之一,而观察其余义项,可发现该词经历了各种隐喻映射(metaphorical mapping),将语义原型的“(动物)用嘴、口吃东西”这一起点领域(source domain)映射至各目标领域 (target domain)。而作为映射的最为常见的手段,“クウ”的词义扩张分别涉及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手法。“クウ”的其余义项,以下分为这两类进行分析。

(一)通过隐喻形成的语义

(4)この車はガソリンをクウ。此句中,“クウ”一词可理解为 “(该车)靠汽油(行驶)”,且常常包含“该车比较耗油”之类的意思。该词的此用法,已完全脱离了前述“(动物)用嘴、口去吞食东西”的一次元语义,而指“(无生命的事物额外)消耗、耗费……”不难想象,“クウ”的该义项的产生,是日语中将无生命体通过消耗其所需之物以获得推进、发展等的条件、动力这一现象,类比于人类进食以获得维持生命的能量。这一类比过程,即通过隐喻映射,将事物耗费所需之物喻作人类进食的基本行为,且可以理解为该义项表达凸显了脚本中的(B)步骤,强调“额外、大量的消耗”。

(5)強敵をクウ。句中的“クウ”表示“(在比赛等场合)打败(强劲对手)”。换一种理解方式,可以说是“吞食掉”对方与自己继续竞争的资格,使对方淘汰出局。此处的“クウ”,亦即对对手比赛身份的抹煞,应可以认为其强调、凸显的是脚本中的(D)——使对方作为比赛对手的身份不复存在。

(6)門前払いをクウ。中,“クウ”的含义演变为“承受、接受某个结果”。结果本来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该词表达“承受消极结果”这一个方面渐渐成为了主要用法,即可将此“クウ”其理解为“作为苦果承担”这一隐喻。此用法中,凸显的是所获得的食物的性质(A)——取得、食用的是“苦果、恶果”。

在一次元语义的(3)中,“クウ”的用法凸显的是脚本之中“将食物用口腔包裹”(C)的这一步骤。在隐喻形成的扩展用法中,同样有这一凸显下的语义,如(7)脇役にクワレル,(8)ファスナ﹢に布地がクワレル。前者表示“在戏剧、电影等中,某名演员的演技出色,盖过了同台的其它角色”。此处“クウ”实指演技出色的演员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使得鲜有人再去关注其它演员,他们应受的瞩目淡化或消失了。这有如食物被口腔包裹,不为外界所见一般,演技出色演员的表现被喻为“吞食者”,而其它演员的则为“被吞没者”。同理,后者凸显的是布料由于被夹入拉链中而导致相应部分没有显露在外的状态。这个过程中,拉链附近的布料犹如被拉链“吃掉”了,可实质尚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使对象(暂时)消失不见,同样凸显了(C)这一步骤。由此,本文将(7)、(8)中归类为“クウ”在⑶这一基础用法上的扩展。

另外,(9)縄張りをクウ。中,表示“侵入(其它势力范围、领域)”的“クウ”的含义,亦可与一次元语义中的(2)联系起来。从诸如昆虫类缓慢地“侵蚀、蚕食”物品,到“侵入其它势力范围、领域”,其共通的意象特征,都是形体较小的“吞食者”在相对“吞食者”体形来说较大的空间、领域中逐步地占领地盘,或者说将对象事物徐徐地变为己有。鉴于这一相似,(9)所凸显的也应为步骤(B)。

(二)通过换喻形成的语义

(10)こんな薄給ではクッテいけない。中的“クウ”表示“生活,过日子”,实际上就是通过“转喻”这一人类的认知模式,用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活动之一——饮食,特别是表示赋予人体力、能量的“吃(饭)”,来代指延续生命、维持生计,用“クウ”这样一个属于基本层次的动词,来指代“生活する”、“暮らしを立てる”这类相对宽泛、抽象的动作。

再有如⑾人をクッタ態度。此种用法中的“クウ”,可解释为“(把他人)当傻瓜,有辱(他人智商、人格)”。 这样的态度,其实自然并非直接“吃人”,而是无视或抹煞了(如同“吞食掉”一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最为看重的一个方面——自身智商和人格。在某种程度上,将象征每个个体的智商、人格等同于该人。在此,换喻应是通过“人”这个整体来代称人的“部分、某个方面”。

最后,⑿タレント志望の少女たちをクウ芸能プロダクション。句中,“クウ”表示“(为了自身利益)欺骗、利用(他人)”。与(11)相似,该义项也是通过换喻的手法,通过整体的“人”来指代每个人都有的“社会价值”这一人的从属部分,将他人的价值“吞食掉”,化为己身利益。

(4)至(12)所体现出的“クウ”一词的诸义项,都属于包括语义原型在内的一次元语义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法所扩张出来的义项,在此将其统称为二次元语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日语动词“クウ”的各主要义项,可以根据其分类和互相关联,理解为放射状范畴(radial category)并表示如下。

上图中,椭圆形所示为“クウ”的一次元语义;圆角矩形所示为隐喻导致的语义扩张,矩形所示为换喻导致的语义扩张,两者又共同构成二次元语义。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日语动词“クウ”的常见义项构成进行了分析。虽无法囊括该词全部用法(如该词常与其它动词构成复合动词),但应该为揭示属于基本层次的该词之各义项的内在联系提供了一定线索。

[1]河上誓作.認知言語学の基礎[M].研修社出版,1999

[2]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への招待[M].大修館書店,2003

[3]藤堂明保,松本昭,竹田晃.新版漢字源[K].学習研究社,1996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义项原型语言学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包裹的一切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社会语言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