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2013-04-29运海红郑妍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9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运海红 郑妍

摘 要:现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目前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构建了“1+X+Y”模型的教学体系,并阐述了教学过程采取的各项有利于工程师素质培养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与日俱增。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水平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任务。要做好基本的办公自动化教学,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要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满足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对计算机的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丰富,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生主体为本科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从学生的整体上看,素质不断提高。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学生在入学前会使用计算机,50%以上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虽然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以及学生所在中学校重视程度不同及学生兴趣差异,使得学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因此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起点无法整体提高。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与依赖程度各不相同。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计算机学院,其计算机知识背景丰富,但对学生的专业背景了解甚少。如何与学生的专业无缝连接,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体现工程素质教育的作用。要通过适当的课程设计或较为复杂的实验教学,面向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知识载体,使学生适当地面对工程,在工程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2 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目标,我们制定针对黑龙江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试点的教学改革规划:按照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不同试点专业,分类别设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依据学生入校时的计算机水平,分层次教学;架构“1+X+Y”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以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主,辅以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或数据库应用类课程(X),计算机类选修课和以专业为背景的计算机学科类课程可在大二、大三阶段展开。其中,大一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边讲边练教学形式,大部分学时在配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实验室授课,保证人手一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等,每门语言都设有64学时和48学时两种教学方案,依据学生所在专业选择不同的学时数进行教学;数据库类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课程,同样设有64及48学时两种方案。计算机类选修课程包括网络技术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级考试辅导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结合专业,选择上述公选课程。

3 为“卓越计划”服务的教学改革措施

3.1 入门课程的改革

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严重依赖教师,消解了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求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入大学后,评价标准多元、人际关系复杂,师生关系相对松散。大学一年级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除了要奠定学生的计算思维基础、培养信息素养外,还应积极帮助学生调整心理与行为,适当面对工程环境,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因此在大一的计算机入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先后采用了分层次教学、边讲边练、任务驱动、小组教学、作品展示及竞赛等教学改革措施。

同时,为了解决学生入学时差异较大,起点不同的问题,我们采用分层次教学,为基础较弱的学生开设了有针对性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选修课程。凡是不能通过入学后计算机分级测试的学生必须选修此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通过了分级测试的学生也主动选修此课程。该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主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各模块的初级篇,教学进度与主课程同步,使得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辅导及上机练习时间。教学实践表明,没有通过分级测试的学生,尽管起点较低,但同时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及“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学习后,学习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普遍反映能够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而通过了分级测试的学生则只需要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避免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通过这种分层次教学及选修课的设定,解决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容易导致的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工程师必备的素养之一,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大量实验中可采用小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分级测试成绩自愿组成3-4人学习小组,测试成绩要拉开梯度,成绩最好的同学任组长,在布置实验任务时,组长有权对成员进行分工。在课堂上要求小组成员相邻就坐,便于成员间的沟通。以组为单位展开各种小型竞赛,可通过网络方式上传小组作品,也可在每堂课上利用5分钟左右展示一个小组的作品,由小组成员集体进行讲解。为提高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可为主动进行作品展示并通过教师认可及在竞赛中获奖的小组学生提高一个档次的课程考试成绩。教学实践表明,该种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3.2 通过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工程调试及任务分解思想

在传统的程序设计类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源于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授课计划也基本相同。而事实上,对于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学对象与目的应该是完全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程序设计类教学不是专业课教学,是一种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性教学,通过本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计算机工作的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

3.3 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相结合

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计算机课程普遍过多参照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无法体现出不同专业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的专业特点,同时也忽视了对相关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在各级各类课程中普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授课用例和课后习题,更多地体现出相关专业的自身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用计算机解决专业知识问题的方法后,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计算机类课程的兴趣。将公共计算机授课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突出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4 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大改革。公共计算机课程涉及面广、任务重,其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对计算机基礎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作者简介:运海红(1973-),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检索。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