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革染色工序产生色花问题的探讨

2013-04-18宋志义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5期
关键词:色差pH值染料

宋志义

服装革染色是造成色花、色差最关键的工序。制革生产中,前面各工序即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染色过程稍有疏忽,就会形成各种各类色花。在该工序可能产生色花、色差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染料溶解不良或加料方法不当

由于溶解染料的水温或搅拌不够,一部分染料还没有溶解。这一部分还没有溶解的染料加入转鼓中后,染料沾在皮革上,然后逐步溶解,在其粉结部位便会形成一块块颜色不一致的色花。在加染料时,如果将固体染料由鼓门直接加入,或将溶解不良的染料由鼓门倒入,这样固体染料在皮革上慢慢溶解形成色花。

为了解决色花问题,除染黑色服装革以外,染料都必须提前10-20分钟溶解,并且要充分搅拌均匀,并用细眼滤筛或纱布过滤,然后将过滤后的染料从转鼓轴孔加入。这样可以避免产生色花。为了操作简便起见,可以在染色转鼓加料漏斗上装上过滤网。有许多制革技术人员认为,为了保证染色的色泽均匀一致,在染色时,所有的染料不论是否溶解,都必须全部加入。这显然是错误的。对于染黑色,影响也许并不很大,但对于其它颜色,势必产生色花。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就要完全溶化,并搅拌均匀。对于确实还没有溶解的染料要继续溶解、过滤、再由轴孔加入。为使染色更为均匀。在染色时一般都要添加扩散剂或平平加(染黑色时可以不加)。显然,如果扩散剂或或平平加如果能提前5-10分钟加入,等待在转鼓中分散均匀后再加染料染色,染色的均匀性将更有保证。

2.染液PH值不稳定

染液PL值影响成革的颜色,尤其是染浅色服装革时,影响更大。对于同一种染料西方,PH值不同影响染料的吸收与结合,染料本身也因PH值不同颜色各异而产生色差、色花。因此,染液的PH值必须严格控制。对于染浅色革,批与批之间的PH值差不应超过0.2;对于染深色服装革,批与批之间的PH值差不应超过0.5。为了使PH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必要时可以用氨水、稀酸调PH值。染液PH值的稳定,要注意中和前后的水洗。中和前,一定要水洗干净,以免用碱量过大,PH值降低。中和后水洗,在冲洗干净的前提下,时间不能过长过短,以免造成PH值过高过低。染色用水最好用井水或自来水,禁止用河水。因为用河水受外界干扰过大,PH值容易波动。

3.染液温度控制不严

如果染液温度过高,染料与皮革结合快,油脂吸收也比较均匀,间加酸加速染料与皮革的结合,因为染液中染料少,在皮革表面固定的染料也就少,这样染出的成革颜色浅淡。如果温度低,染料与皮革的结合慢,油脂吸收也较不均匀,染液中的染料多,加酸降低PH值后,在皮革表面固定的染料也就多,所以染出的皮革颜色深。因转鼓内液温的不同,而产生批与批之间的色差;因鼓内染液不平衡,不同地方温度不一致,而产生色花或张与张之间的色差。为了消除染色批差,每鼓皮的内温应严格控制。一般浅色革,每批之间的温度差不应超过2℃;深色服装革,每批之间的温度差不超过5℃,对于黑色革,温度差还可以适当加大,但必须以色黑无色差为原则。在同一转鼓中因温度产生的色差、色花,是由于调温方法不良或调温时间短,鼓内液温、革温不平衡所致。

4.染色时间控制不严

染色时间长,皮革吸收染料多;染色时间短,皮革吸收染料少。如果染色时间控制不严,加酸固定前染色时间长,则由于皮革吸收染料多,染液中染料少,加酸固定后,皮革表面固定的染料少,成革颜色浅淡。如果加酸固定前染色时间短,则染液中染料残余多,成革颜色深浓。因时间控制不严而产生色差。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便变动。

5.机械作用控制不严

机械作用大,染料容易被皮革所吸收,机械作用小,染料较难被皮革吸收。因而,如果机械作用控制不严,成本也容易出现色花。机械作用的大小跟转鼓大小,转速快慢以及装载量等因素有关。所以,染色转鼓的大小、转速要固定,同时对于染浅色革,革的多少及液比要严格控制在精确的范围内,不得随意变化。

6.液比的控制

染色时,如果液比大,色泽均匀,不容易产生色花,但液比大,染液浓度低,成革颜色浅淡。如果液比小,色泽均匀欠佳,容易产生色花,由于染液浓度高,革的颜色深浓。因此,如果液比控制不严,就容易产生色差。

另外,西方控制不严、称料误差、同一种染料来源不同改天换地不均、染色加油完毕于水洗或水洗不够、染色时,皮革绞结成团等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皮革染色时产生色花、色差。 [科]

猜你喜欢

色差pH值染料
汽车漆面产生色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基于RTV中值滤波算法的染色纺织物色差检测研究
园地主要经济作物氮磷钾与pH相关性研究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染料、油和水
水的酸碱性与健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