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人员伤残鉴定中的伪装与识别

2013-04-18王明龙汪志良

法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癔症伪装者鉴定人

王明龙,汪志良

(宁波市安康医院,浙江宁波 315500)

·经验交流·

颅脑损伤人员伤残鉴定中的伪装与识别

王明龙,汪志良

(宁波市安康医院,浙江宁波 315500)

司法精神病学;颅脑损伤;伤残鉴定;伪装

在颅脑损伤(主要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伤残鉴定中,由于受赔偿心理作祟而故意伪装的情况较为普遍,大多还受到亲属或代理人的纵容、教唆。在精神伤残鉴定中有74.5%存在伪装,故智力测验在精神伤残鉴定中的价值有限[1-2]。因此,识别伪装是此类案例鉴定中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也是鉴定人遇到的技术难题。然而,精神障碍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异常,根据目前的脑科学发展水平,还无法用仪器检测来鉴别其真伪,缺乏科学、客观的鉴定手段。目前识别伪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临床观察和精神状态检查,并结合医疗记录、颅脑影像学资料、各种心理测验、知情者提供的背景资料和家属提供的病史等相互印证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评价和判断。本文总结了在颅脑损伤人员的鉴定实践中,被鉴定人10种伪装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评估、识别和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1 伪装智力障碍

表现形式:检查不合作,数问不答、吞吞吐吐、犹豫不决、近似回答或不假思索随口乱答;对一些极简单的常识也作错误回答,如不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分不清上、下午和左、右手,不知道1加1等于几;故意拖延时间,有的可能在思考“我怎么回答才能显示损伤程度严重”。

评估和识别:普遍表现糊涂,“傻”得出奇,即“卖傻”,或明显的不合作;大多有焦虑症状,伪装者怕被人识破,表现紧张,心神不定,低头不语,姿势僵硬不自然,行为拘束、被动;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症状、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增快、脸红、口干、双手颤抖,个别还可见出汗、呼吸急促;常有回避行为,如目光回避,不敢与鉴定人对视,或凝视一方,不敢抬头说话;可有警觉行为,对鉴定人的记录、言语和态度十分敏感、警觉,并可能留心观察、偷窥。

鉴别诊断:需与真性痴呆鉴别。此类患者检查合作,尽力回答,为回答正确而高兴;对粗浅的知识能正确回答,随着检查的深入,错误增多,尤其是抽象、概括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障碍比较明显;行为表现自然,不时傻笑;无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2 伪装记忆障碍

表现形式:反应迟钝,回答谨慎或欲言又止、不回答问题,常用“我想不起来了”、“我忘记了”、“我脑子一片空白”等作搪塞;故意放慢回答问题的速度,或作较长时间的思考后才作答,有意表现自己记忆差或反应迟钝;数字广度测验成绩差,两位数可能也背不出。

评估和识别:有研究[3]表明,许多严重记忆损伤的患者其瞬时记忆相对保持较好,若数字广度测验分数过低,表明有刻意伪装的可能;有的反而近事记忆尚好,远事记忆差;或者普遍都说“忘记了”、“不知道”;或最简单的问题不知道,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却能作出反应,这与器质性遗忘的规律相悖;注意力多无明显障碍,似乎在认真思考、努力作答。

鉴别诊断:需与器质性遗忘鉴别。器质性遗忘(包括Korsakov综合征)的规律是瞬时记忆障碍不明显,数字广度测验良好,近事记忆较差,可存在明显的顺行性遗忘,而远事记忆相对较好,还可有虚构、时间定向障碍等表现。还需与虚弱状态鉴别,如由于精神虚弱、萎靡不振、思维迟缓、思考问题吃力、注意力集中困难等而影响其认知功能的表达。

3 伪装人格改变

表现形式:对鉴定人持敌视态度,检查不合作,故意任性、发脾气、骂人,有的借题发挥,甚至出现冲动行为;对提问拒绝回答、随口乱答、相反回答、均答“不知道”,如1+1=10、2+2=20、1个月20天。

评估和识别:人格改变者也喜欢听好话,如果注意检查策略,好言相劝,大多能配合检查;伪装者却不通人情,有意对抗到底,表现装腔作势,有表演色彩。需要结合家属提供的病史作相互印证,其平素是否经常发脾气、打骂家人,甚至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还应结合颅脑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一般额颞叶严重损伤者出现人格改变的较多见。必要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不合作者下次再来鉴定”,并请家属进行劝说,伪装者可能很快就改变态度。

鉴别诊断:需与器质性人格改变鉴别,大多类似于冲动性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颅脑损伤后一直表现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敏感、偏激、固执、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常因小事与人发生争执,甚至打人毁物、恶作剧等,社会功能受损较严重;有额颞叶损害的证据。

4 伪装神经症样症状

表现形式:患者在脑外伤早期可能有过失眠、头痛、头晕、头胀、恶心、乏力或其他躯体症状,在鉴定时重新表演一番。被鉴定人一进入鉴定室就双手抱头,不停呻吟、叹气,走路蹒跚或需家人扶,表现痛苦;对提问声称头痛、头晕,不能思考,回答不出问题或拒绝回答问题。

评估和识别:在脑外伤早期出现神经症样症状的较多见,半年后这些症状大多已消失或减轻,但鉴定时夸大原来的躯体症状,表现明显的夸张、做作,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结合家属提供的病史和门诊病历,以印证躯体症状是否持续存在,从而作出综合评估。

鉴别诊断:需与器质性神经症样综合征鉴别,脑外伤后头痛、头晕等躯体症状持续存在,程度较重,思考问题就头胀、头晕,因而不愿意深入思考,大多由于病情较重,常在门诊就医,有门诊病历记载诊断和治疗情况。少部分可能是赔偿性神经症,躯体症状虽然已经消失,但由于赔偿动机,存在潜意识继发获益,使患者想象着自己的症状持续存在,甚至一些轻微的症状也被放大。

5 伪装近似回答

表现形式:对数字及一些用数字表达的常识均作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如13+14=18、17+18=36,国庆节10月2日、端午节四月初五、一年13个月、一年有5个季节、一周6天、一只手4个手指、一只狗五条腿等。对其他问题同样作错误回答,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错误回答的内容与正确答案比较接近,用形状、属性、概念相似的事或物作替代,如称中国的首都在宁波、手机说成遥控器、烟灰缸说成碗、铅笔说成筷子等。

评估和识别:近似回答者能理解题意,对数字有关的问题都差1个数作答,是一种有规律的错答,可以看出这是知道正确答案后的故意答错。一般来说,出现1次近似回答不能说明问题,出现2次应高度怀疑有伪装的可能,3次及以上基本可以认定有伪装。

鉴别诊断:需与Ganser综合征作鉴别。Ganser综合征也称癔症性假性痴呆,是癔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精神受刺激下发病,对于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但其是在精神受到刺激后出现,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常伴做作、怪异行为等表现。

6 伪装选择性作答

表现形式: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能详细回忆,如对自己的病情和躯体不适症状能详细叙述,有的还对既往的能力夸夸其谈、条理清楚、记忆犹新,但对一些知识性的提问却一概不知或称忘记。有的表现不直接作答,而是兜圈子或强调理由,如问月亮什么时候最圆,答“月亮有时候圆,有时候不圆,是有规律的,但什么时候最圆我不知道”;问鸡和鸭有什么不一样,答“鸡和鸭是一样的,都会飞,都可以吃”;问到年龄,回答“老公说我28岁(对)”。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就称“没有人告诉过我,我不知道”或“我没有见过,我不知道”,甚至说“你打死我,我也不知道”。

评估和识别:遗忘或智力缺损者,不可能选择性地只记得对自己有利的问题,而对一些知识性的问题都不记得,表现矛盾百出;再从其选择性回答的一些内容、言语表达能力看,已经能说明被鉴定人的记忆和智力水平。

鉴别诊断:需与心因性遗忘相鉴别,表现为对过去生活中某一特定事件与经历完全不能回忆,被遗忘的内容与痛苦体验、恐惧等创伤性生活事件有关,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但对其他的记忆和智力保持良好。

7 伪装精神运动性抑制

表现形式:少动、少语或缄默不语,行为被动,表情冷漠,对检查、提问不予理睬或缺乏应有的反应,不愿回答问题或答“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了”、“我想不起来了”等来敷衍鉴定人。

评估和识别:对提问是否有反应,如“你的头受过伤,是否很伤心?现在身体有什么不好?”等,非伪装者多少能作些回答和情感反应;观察其仪表,伪装者仪表整洁,而患者多蓬头垢面、衣着不整,甚至有一股臭味。结合调查材料、家属提供的病史和门诊记载情况,其平素是否存在这种行为表现,是否有颅脑广泛性的损伤或额叶损伤,从而作出综合评估。必要时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不合作者下次再来鉴定”,并请家属进行劝说,伪装者可能很快就改变态度。

鉴别诊断:需与额叶综合征鉴别[4]。额叶综合征是前额叶损伤后出现的一组症状,尤其是当两侧额叶受累时更为明显,表现为情感淡漠、始动性差、行动迟缓、漫不经心、意志减退、懒散、被动少语(可归属为一种人格改变),还可有明显的记忆和智力障碍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影像学检查有一侧或两侧额叶损伤的证据。

8 伪装抑郁障碍

表现形式: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对提问不予理睬、不作回答或说不知道,多问表现不耐烦、发脾气,甚至骂人。

评估和识别:在颅脑损伤的患者中,意识障碍恢复后出现抑郁症状的也不少见,部分在鉴定时仍残留轻度的抑郁症状,可能想得到同情和更多赔偿,有意显示自己的悲伤和烦恼。如存在明显的抑郁障碍者,当鉴定人说到他的伤情、目前的处境等痛处时大多眼泪汪汪,为自己的伤情和后遗症而担忧,喜欢得到同情,在给予心理疏导后能进行交流;而伪装或夸大抑郁症状者,表情平淡、缺乏变化,内心体验不深刻,对心理疏导无动于衷,缺乏应有的情感反应。结合其在家中是否有抑郁症状,从而作出综合评估。

鉴别诊断:需与器质性抑郁综合征鉴别。颅脑损伤后由于智力和记忆的减退,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感到自卑、无脸见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伤心哭泣,甚至出现消极言行。伴有肢体功能残疾、毁容,伤前个性好强和工作能力出色者,易出现器质性抑郁综合征。

9 伪装情感暴发

表现形式:开始接触不合作,拒绝回答问题或随口乱答,行为做作,装腔作势,撒泼,表现情绪激动、吵闹不休、哭笑无常、就地打滚,或拍桌子、扔东西,甚至突然瘫倒或晕厥,但有一定的理智,下手不狠,行为保守,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自伤、毁物等行为。

评估和识别:症状表现较单一、牵强,能顾及后果,情感色彩不丰富,给人以故意不合作的感觉,予以严厉的措词可能会停止发作。结合调查材料、家属提供的病史,被鉴定人在脑外伤前后是否有类似发作史,有无癔症性人格基础。但有癔症性人格基础者,想到自己颅脑损伤的痛苦、委屈,在赔偿获益心理的驱使下也可发作。

鉴别诊断:需与癔症性情感暴发相鉴别。此为癔症发作的一种表现,但一般有明显的精神因素诱发,常在与人争吵受委屈、情绪激动时突然发作,哭喊,在地上打滚,捶胸顿足,撕衣毁物,扯头发或以头撞墙,其言语行为有尽情发泄内心情绪的特点,行为不顾后果,事后可有部分遗忘。大多有感情用事、暗示性强、自我为中心等癔症性人格基础。

10 装聋作哑

表现形式:对提问故意装听不清、不明白意思,或答非所问;示意不会讲话,胡乱用手比划,或者表现为严重口吃,讲话含糊其辞、口齿不清,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不配合笔谈,示意不会写字,给予纸笔就随便涂写,以回避检查。

评估和识别:需要对患者作细致的观察及全面了解,是否存在一些矛盾的行为表现,如让患者可以回去时站起就走、说有人来了会转头去看、突然叫其名字会应答等,还要结合其脑外伤后是否一直存在聋哑,以及五官科检查是否有阳性发现。部分可能存在听力减退,大声问话应该能听清,可能伪装成全聋;部分有过气管切开术而损伤神经,只能低声细语,也可能伪装成哑巴。

鉴别诊断:需与癔症性感觉障碍(失音、耳聋)鉴别,一般在遭受精神刺激后发生,突然听力丧失或想说话,但发不出声音,只能用耳语或嘶哑的声音交谈,能书写进行交流,电测听和听诱发电位检查正常。还需与Gerstmann综合征鉴别[4],此为左顶-枕-颞连接区损伤所致的手指失认、失写、失算、左右辨别不能。以及与其他失语和听力障碍相鉴别。

11 总结

笔者归纳了伪装的10种类型,但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多种形式的混合,鉴定时应抓住重点进行评估和识别。主要是伪装智力障碍、躯体症状和轻性精神障碍,或故意不合作,一般不会伪装精神病,且大多也是部分诈病,在颅脑器质性损伤的基础上夸大病情或重演已消失的症状。鉴定人必须分清哪些表现是伪装,哪些症状是脑损伤所致;既要剔除伪装的成分,又要对被鉴定人实际损伤的程度进行准确评估。然而,目前的医学水平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仍比较缺乏客观性,颅脑损伤的伤残鉴定仍建立在经验性评估的基础上,这对鉴定人来说,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鉴定技巧。当然,经验性评估有许多局限性,难免受鉴定人的能力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对极个别精心策划、巧妙伪装的识别尚有一定难度。对有伪装嫌疑而一时又难以识别者,可用标准化工具对伪装行为进行定量评估[5],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对伪装的识别率较高[6],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对伪装智力障碍者的识别有一定参考价值[2]。必要时应暗访、调查取证或住院观察,尤其是监控病房可使其原形毕露,以事实证明是否伪装,从而确保鉴定的准确性。

[1]高北陵,丁树明,陈建良,等.脑外伤精神伤残鉴定案例中伪装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1):4-6.

[2]谢润红,储莉,郎建英,等.交通事故伤者智残评定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17(5):285-287.

[3]胡泽卿.法医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2-250.

[4]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13.

[5]Iverson GL,Binder LM.Detecting exaggeration and malingering in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J].J Head Trauma Rehabil,2000,15(2):829-858.

[6]高北陵,刘仁刚,丁树明,等.脑外伤后伤残鉴定患者二项必选数字记忆测验应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56-259.

DF795.3

B

10.3969/j.issn.1004-5619.2013.03.017

1004-5619(2013)03-0222-03

2012-02-01)

(本文编辑:张钦廷)

王明龙(1963—),男,浙江宁波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精神病鉴定和精神科临床;E-mail:1109537320@qq.com

汪志良,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法医精神病鉴定和研究;E-mail:akyy_wang@163.com

猜你喜欢

癔症伪装者鉴定人
伪装者: 找找我在哪……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鉴定人可否参加开庭?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别让你的员工当伪装者
江苏:对虚假鉴定“零容忍”
海洋中的“伪装者”
鉴定人出庭经验谈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
大学生癔症急性发作时的护理及复发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