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3-04-18罗泉达赵杰樑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沼气池沼气福建省

罗泉达,赵杰樑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 350003)

发展农村沼气,可以优化农村用能结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重视下,全国农村沼气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农村沼气的发展壮大,在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助力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

1 福建省农村沼气发展历程与现状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常年气候温和,十分适宜发展沼气。作为国内最早发展沼气的省份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闽南、莆田一带民间就开始发展沼气,但限于当时的技术工艺,并未有好的成效。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能源短缺,两次兴起大办沼气热潮,取得一定成绩,对解决能源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时期过于急于求成,沼气建设并未取得预期效果。20世纪末开始逐步有政府补助的沼气建设项目。1996~2000年安溪、长汀、上杭、诏安等县率先开展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的建设。2001年先后有长汀、永安、龙海、福清、邵武、寿宁等县 (市)列入农村小型公益设施沼气建设项目。2004年、2005年福建省先后有建宁、明溪等9个苏区县被列为国债农村沼气建设县。2006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正式被列为福建省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沼气建设在福建省内全面铺开,至此福建省农村沼气建设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2012年间,福建省共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3万户,超过2005年末全省的户用沼气保有量,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户用沼气保有量达到47.02万户[2]。目前全省共有市级农村能源机构7个,县级农村能源机构71个,持证沼气生产工6 364人,县级沼气服务中心47个,乡 (镇)村服务网点1 871个,建后服务人员达2 965人。基本解决了“十一五”之前没机构、没人员、没服务等老大难问题,初步形成建池有补助、建后有维护的沼气全方位建设服务体系。尽管福建省沼气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需要解决和克服的问题。

2 存在问题

2.1 发酵原料缺乏问题突显

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发展和农村庭院养殖习惯的转变,部分地区养殖农户数量锐减。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和农村常住人口递减因素,也导致农户养猪数量减少。目前福建省养猪业中的个体养殖户仅占养殖总量的17.35%,传统的养殖模式正在被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所取代[3]。2009年以来全省范围内开展流域治理工作,各地重新划定了畜禽养殖的禁建区、禁养区,以致划定区内的许多养殖农户不得不放弃饲养生猪。以上原因都在不同程度造成沼气原料的日益紧缺。沼气池建好后,农户需定期对沼气池大换料,才能保证沼气池的正常使用,而目前沼气池大换料1次所需的各种费用达300多元,没有养殖牲畜的农户大都不愿承担或难以承担。一些无法定期加入足量发酵原料的沼气池出现产气量下降现象,农户就逐渐降低其使用率,久而久之就出现闲池、弃池。发酵原料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我省户用沼气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管理环节薄弱,建池质量不高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到位可以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清洁能源,还有利于解决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问题,建设不到位则污染周边环境,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合理高效的管理十分必要。近年来农村沼气建设的爆发式增长,对基层农村能源部门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指导完成每年大量的建设任务,又要对大量已建沼气池进行监管,传统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难以应对,许多基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导致部分地区对沼气建设的指导与管理跟不上。此外,由于沼气池建设量猛增,各地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重速度轻质量,突击建池现象严重。沼气池的施工建造虽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必须是持证沼气生产工才能建造沼气池,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不到位,无证施工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持证技工本身素质良莠不齐,部分持证技工在沼气池建造时不按技术标准操作,施工随意性大,影响沼气池建设质量。

2.3 日常使用不当,管护不到位

众所周知,沼气池三分建、七分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必要的日常维护是沼气池得以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半是“老、弱、病”,加上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仅仅知道如何使用沼气灶具,对沼气技术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低,对沼气的系统管理、维护则了解更少,缺乏对沼气池维护意识,不能做到定期检查及维护,沼气池使用效果不理想。部分农户反映沼气池用一段时间就不好用、甚至无法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会管理和维护。笔者在参加发改委、农业、统计部门的联合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不能正常使用的沼气池中有80%因农户使用或维护不当引起[4]。有池不会用、有池用不好的现象在广大农村中非常普遍。

2.4 服务网点建设不规范,日常服务不到位

目前福建省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虽已全面铺开,但仍然服务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因:①现有的沼气乡村服务网点仍然相对不足,无法形成对沼气用户100%覆盖。②沼气服务网点配套设施不齐全。③部分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缺人员或没有专职人员。④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益低。⑤农户对有偿服务接受度低。⑥服务人员技术不过硬,服务能力弱。以上原因导致有网点无服务、有服务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服务人员技术不过硬,设备及配件不全,故障排除不及时,难以及时有效解决沼气用户的日常问题。经营机制不灵活,向群众收费难,服务网点收入没保障。由于后续服务跟不上,相当一部分沼气池在建成后短时间内因为各种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或被弃之不用,不仅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还产生不良影响[5]。

2.5 缺乏综合利用

沼渣、沼液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优质有机肥,进行沼气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供大量有机肥料,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但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纳入调查的5个县(区)中,常年进行沼渣、沼液利用的农户不足10%[4]。其主要原因如下:①部分建池户对沼气的认识不足,仅将沼气作为燃料使用。②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忙于沼气建设,缺乏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③沼气的综合利用试验示范相对较为欠缺,未就沼渣、沼液如何使用对沼气建池户进行具体的指导,导致建池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沼渣、沼液使用方法。④沼渣、沼液回田利用的劳动量较大,农户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低。缺乏综合利用不仅降低户用沼气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阻碍农村沼气的进一步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拓展沼气发展模式

陈豫等[6]从气候条件、能源状况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择了9个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地区沼气适宜性进行评价,效果良好。因而选取一套适宜本省的综合评价法十分必要。在进行沼气项目建设前,对实施沼气建设区域进行适宜性评估可以提高沼气项目可执行性,有效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确保沼气项目的实施科学可行。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畜牧业发展状况,以及可获取其他替代原料资源进行调查评估,在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规模上力求与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实际需求相适应,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在项目布局上统筹考虑养殖方式、原料种类、沼气用途、自筹能力等因素。大力拓宽农村沼气的适用面,在散养户少的地区将户用沼气向大中型集中供气和养殖场小型联户沼气转变,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采用秸秆等替代原料,努力提高农村废弃物的利用率,切实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安排农村沼气项目。

3.2 严格管理,确保建设质量

目前国内的沼气池工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沼气池所用大部分建筑材料也与普通建筑材料相同,沼气池建设质量主要受到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及实际操作的影响。为确保沼气池建设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沼气生产工的准入制度,在沼气池建设技术方面,要严格按照GB4752-2002《户用沼气施工操作规程》和《农村户用沼气“一池三改”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沼气池的设计、建设、施工和输气系统的安装;结合发酵原料的种类、养殖情况、家庭人口等合理确定沼气池的池型、池容,坚持一户一型设计,做到选址恰当、布局合理、设计规范、施工合格;在建设材料方面,严把建设施工材料验收关,杜绝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加强建设监管力度,保证沼气池建设质量,确保沼气池建设100%合格。投料启动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对于建设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沼气池严禁投料启动。同时,向每个建池户发放《农村户用沼气实用手册》和沼气联系卡,确保沼气池安全平稳运行。

3.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一支有战斗力的干部、技术队伍是沼气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首先,要对各级农村能源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其次,在持续培训新技工的同时要定期对原有持证技工进行回炉培训,努力提高持证技工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持证人员接受当地农村能源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通过能源管理部门合理调配使用,保障其工作收入。第三,要加强沼气维修工培训,服务网点领办人员需由沼气维修工担任,确保沼气服务网点正常运作。第四,要加大对建池农户的培训力度,将沼气的安全使用、合理管护、综合利用作为主要培训内容,使沼气用户能全方位掌握沼气相关知识。全面提高管理干部、沼气生产工、沼气维修工、建池农户素质,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各环节运行顺畅。

3.4 拓宽思路,完善后续服务

农村沼气事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建后服务体系。要完善农村沼气后续服务体系建设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拓宽思路,我国的沼气事业发展一直属于政府主导,完全市场化还不具备条件,建后服务体系要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提倡多元参与,逐步从政府主导过渡到半市场化运作,最终达到社会化服务。二是要提升专业化水平,积极推进专业化服务程度更高的沼气专业合作社,着力提高沼气建后专业化服务能力,促进沼气建后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建立多种服务模式,目前全国各地在发展建设沼气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中涌现出的许多服务模式专业合作社型、协会统领型、公司经营型、个人领办型、社会公益型等都值得鼓励和借鉴[7]。由于各地的沼气发展情况及财政状况不一,要将沼气服务网点运行好就必须结合当地实际,选择适宜当地服务体系模式进行推广。要做好后续服务就必须切实保障县级服务中心及乡村服务网点持续有效运作,切实做到后续服务体系“有人员、有场所、有配件、有制度”。

3.5 开展宣传示范,引导综合利用

通过969155农业服务热线、广播、电视、会议、培训、公告及印发宣传图册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发展沼气的意义、补助政策、使用维护、综合利用等,逐步普及沼气安全使用及“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在各地基础条件好、沼气入户率高、后续管护好的乡村中评选出户用沼气、小区沼气、集中供气等不同模式的优秀沼气乡村作为农村沼气示范点,通过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沼气发展。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推进沼气综合利用工作中,鼓励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在农村中培育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工作的迅速开展。各地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要以各地的特色农业为依托,结合当地优势资源,通过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带动当地蔬菜、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进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大幅提升农村沼气的经济、生态、环境效益。

[1]李景明.关于农村沼气建设的几点思考 [J].中国沼气,2009,27(4):25-27.

[2]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2012年福建省农村能源统计资料[R].2012.

[3]叶夏,黄惠珠,阮妙鸿,等.福建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资源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250-253.

[4]福建发展改革委,福建省农业厅,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省农村沼气项目调查报告[R].2011.

[5]韩亚军,李拴社,罗国强,等.农村沼气利用推广方案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6):273-274.

[6]陈豫,杨改河,冯永忠,等.“三位一体”沼气生态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J].农业工程学报,2009(3):174-178.

[7]李惠斌,赵凯,庞英哲,等.农村沼气物业服务体系主要模式介绍[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1):9-11.

猜你喜欢

沼气池沼气福建省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水泡粪工艺制沼气及沼气的净化提纯
海宁市农村废弃沼气池现状及处置对策
沼气池浮渣结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