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市区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17吴金齐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无锡市血站献血者

吴金齐

为解决我市临床用血紧缺的状况,江苏省卫生厅、无锡市卫生局于2009年9月、2010年7月先后下发《关于大力开展互助献血工作的通知》,2010年我市全面开展互助献血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1 我市开展互助献血工作实施步骤及措施

1.1 制订工作流程 开展相关培训 我们明确了“互助献血工作流程”,对互助献血流程作了详细的阐述,并设计印制《无锡市互助献血登记表》,免费发放至各医疗机构。互助献血工作的全面展开,需要具体实施部门的全力配合,我们开设了“无锡市医疗机构互助献血工作培训班”,对一些医院血库工作人员及部分临床科室人员做了相关培训,从目的、方法、要求几个方面全面落实互助献血工作的实施。

1.2 拓展宣传渠道 提高公众意识 在网站上介绍互助献血,并采取互动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回答公众疑问,提高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识;通过医院医务科发放互助献血宣传册和卡片到临床各科室,让医生和患者更直接地了解相关信息;组织开展“血站开放日”活动,组织小学生、居委社区居民走进血站,让更多的人熟悉血站的工作;以各采血点为单位,向献血者和市民发放宣传资料,运用公交移动电视、街头大型LED定时播放流动字幕等方法扩大宣传范围。多项举措并举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互助献血的认识。

1.3 增加献血场所 方便互助献血 近年来无锡轨道交通建设的展开,直接影响了我市街头献血车的采血工作,街头献血比例下降明显。为了方便病人家属朋友互助献血,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在用血量比较大的两个医院——无锡人民医院、一○一医院内部开设了献血爱心屋。没有条件设爱心屋的,就在医院附近停留采血车。目前无锡共有5辆街头献血车、4个爱心屋,增加了献血场所,逐步形成一张覆盖了无锡市区的献血网络,进一步提升了献血人数,保证了互助献血工作更有利地开展。

2 推进互助献血工作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及挑战

2.1 社会舆论及家属认识的局限阻碍互助献血工作的开展 近几年网络上对红十字会不利的话题左右了人们的思想,公众的不信任和怀疑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偿献血热情,这也是各地血源紧缺的原因之一。对于有些患者家属来说,家人生病就已身心疲惫,再加上对互助献血工作缺乏理解,就很容易片面的认为让他们献血是对患者治疗的一种阻碍行为,所以更加抵制,不但不动员亲属献血,还要做负面宣传,导致病人与医院之间的矛盾向血站转移,阻碍了互助献血工作的开展。

2.2 “血头”的出现影响了互助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 有些患者家属认为只要出钱,血站就要源源不断提供血液,而没有认识到血液并非商品,必须由健康者捐献才能获得。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想法存在,让部分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看到了“商机”。他们牵头引线,组织人代为互助献血,从中牟利,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范围内严重影响和干扰了互助献血工作的开展,给互助献血工作带来了巨大负面效应。

2.3 互助献血工作引起固定献血者队伍的相对流失 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是无偿献血工作的一部分,定期献血有力保障了血液的安全。2011年1-9月年与2012年同期献血小板人数统计结果:2011年个体自愿者为1 199人次、互助献血者为518人次;而2012年同期个体自愿者减少为929人次、互助献血者上升为921人次。结果显示互助献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固定献血者队伍的相对流失。

3 弥补互助献血工作漏洞的方法及策略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积极进行分析,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3.1 充分利用交流平台 将互助献血宣传工作细化 我们意识到互助献血的对象是病患家属,只有针对此类人群加强宣传,提高他们的认识,才能真正达到推广互助献血的真正目的。因此我们利用病患家属当面询问、电话咨询的契机,向他们加强献血方面知识的普及,让他们意识到每一位健康的公民只要条件符合标准,都有献血的义务。只有大家都积极献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血源紧张的状况,为病患的治疗提供血液支持。同时对以互助献血牟利的行为进行阻止,批评教育的同时积极与病患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了解困难,及时给予解决;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实行用血预约制度,合理安排保障非紧急用血,稳定固定献血员队伍,有效杜绝献血买卖行为的发生。

3.2 全面做好员工培训 用优质服务保证工作进行 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也是人类条件反射性心理反应[1]。针对社会上对于献血的误解,我们不但加强宣传,更在服务上不断改进。我们请专业的礼仪老师给我们上礼仪课,从肢体、语言方面通过注重细节从而提升服务水平,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更耐心热情地对待每一位献血者;平时不放松业务学习,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讨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为献血者服务,努力让每一次的献血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让有献血意愿的人不畏惧献血,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光荣的献血者队伍。

3.3 逐步完善制度政策 使献血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为保护献血者权利,确保其本人及相关人员的用血,我们制定《关于我市无偿互助优先用血的审核办法》,给予以下几类人员优先用血的权利:无偿捐献全血者及无偿捐献血小板者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及子女;集体献血活动的单位(街道、乡镇)职工(居民);革命残废军人、救济优扶人员及因公受伤致残人员。无偿献血者不但享有优先用血权利,还享有用血后报销的权利。2012年8月我省实行省内异地报销政策,不但方便无偿献血者及相关人员省内用血后报销,而且在报销标准上向献血者倾斜,让献血者感受到献血享受权利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在行动中,让人们感觉到献血不是一种无用行为。

4 我市在推进互助献血工作中取得成效

4.1 献血人数逐步增加 从2010年开展互助献血以来,每年献血人数在逐步增长,互助献血的人数及比例也有逐步提高。据统计2010年献血总人数为43 384人次,其中互助献血564人次,占1.3%;2011年献血总人数为44 682人次,其中互助献血6 147人次,占16.98%:今年1月到9月底共献血32 733人次,其中互助献血6 164人次,占18.83%;而2011年同段时间献血总人数32 039人次,其中互助献血4 439人次,占13.85%。综合比较献血人数上都有提升,对进一步缓解血源紧缺状况其到了一定作用。

4.2 献血意识全面提高 经过沟通和宣传,更多的医疗单位对互助献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互助献血不是强制献血,而是动员献血,在实际操作中就少了强势,使病患与血站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今年通过实行《关于我市无偿互助优先用血的审核办法》,我们为近500位病患优先提供近30万毫升血液,让病患家属真正意识到以往的献血经历确实是对今后用血的一个保障,因此对献血有了更确切的认识,自身条件符合标准的情况下也能主动献血,或动员亲朋好友来参加献血;不符合优先用血条件的经解释后,也对献血工作理解了,愿意试着动员亲属献血。在我们的努力下,社会各群体对献血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4.3 促使临床合理用血 通过开展互助献血不但提升人们对献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促使临床要直面血源紧张的状况,不用“人情血”、“营养血”,努力提高医疗水平,促使其更合理的用血,降低血液的用量,使血源紧缺情况在不断缓解。

血液是特殊的医疗用品,只能通过广大民众无偿捐献获得,而无法人为制造。互助献血是自愿无偿献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是难免的,但是也正是在推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宣传方式的不到位、公众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流程中的不完善,从而能从思考中总结,从困难中探索,从献血者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我们的相关制度,促使更多的人加入献血者队伍,把献血事业向更健康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

1 文新国,美黑丽,赵俊岭.浅谈KAP理论与自愿无偿献血招募[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5):438

猜你喜欢

无锡市血站献血者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无锡市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