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型综合性医院车辆管理

2013-04-17魏恒强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车辆管理用车驾驶员

魏恒强

近年来,随着各地大型综合性医院规模迅速扩大及业务量的不断攀升,车辆保障任务日益繁重,逐渐成为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笔者就大型医院车辆管理的现状和难点以及如何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探讨如下。

1 大型综合医院车辆的基本配备情况

目前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车辆配置基本都在30台以上。交通运输任务可分为以下几类。(1)病人转运运输,主要由救护车承担此类任务,现不少大型综合医院下设分院、病区,病人的转诊、检查、接送,也是医院运输任务特殊性的一种形式。(2)货物运输,主要由大型货物运输车承担此类任务,负责运送医疗设备、普通物品、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短距离的物品配送等。目前一部分医院的货物运输大多由供货单位及专业服务单位负责。(3)公务用车,主要由小型车辆和商务车承担此类任务,公务用车运输是日常的公务使用,包括学术活动、讲学、参观学习、急会诊及相关业务活动。(4)工作人员班车运输,主要由大型客车承担此类任务,有些医院是根据职工的住所、职工人数、居住地理位置、路线,设立临时站点,为职工提供上下班班车。

2 大型综合性医院车辆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确保行车安全是车辆管理的首要任务 作为单位车辆管理部门,每天上路行驶车辆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抓好安全生产是车辆管理部门的头等大事。

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用车一旦接到通知,无论是白天黑夜,赶往事发地点都是时间紧、任务急。从安全角度来说,要遵守交通法规、管理规定,从而安全行车。但从实际工作性质和应急需求,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专家和医护人员送达事发现场,抢救伤员、抢救生命,就是要争分夺秒,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后者对行车担负着一定的安全责任。

近几年车辆数量骤增,道路资源和车辆运行以及驾车人的技能形成矛盾,出行难、开车难、道路交通事故在上升,一是高速公路覆盖面增多,超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旦发生事故,多为重大伤亡事故。二是城区道路拥挤,碰擦、追尾等事故时有发生。

医院资金有限,车辆不能及时更新到位,部分车辆存在着老化的问题,车辆性能严重下降,故障率大幅度攀升。

在长途的行车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现象,部分驾驶员对于疲劳驾驶的安全意识理解不够充分。有些长途出车按要求配备两名驾驶员,但日常的现实工作中因为人员不充足有时难以做到。

2.2 做到高效便捷是车辆管理的具体要求 随着医院出车任务的多样性。在日常的车辆保障方面常出现车辆不够用的现象。同时,用车的随意性较大,部门用车不开申请单,电话直接要车,如坚持要求使用人按用车规定执行,往往不被理解。如何计划安排用车成为一个大问题,有些部门外出办事本无必要,却坚持用车,浪费了有限的用车资源。

打电话预定车辆的时间和实际用车时间往往出入太大,不能准时往返,浪费了有限的用车资源。

多数医院的车辆管理机构为车队(驾驶班)在院办公室管理,救护车使用及管理有的是放在急诊科或医务处(科),但有些单位管理不够严谨,如让每台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可行性亦不高。部分驾驶人员交通法规意识薄弱,极少数驾龄长的老驾驶人员,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同时,车辆使用及维修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

2.3 注重降耗节能是车辆管理的重要手段 工作以外的时间,车辆出行难以控制。有的驾驶员出车任务完成后,晚间将车辆带回家,公里数和油耗都也应运而“升”。

修理费用、车辆装潢费用(洗车、打蜡等)、过路费、停车费的凭据报销审核尚有漏洞。由于管理不严导致驾驶员擅自用车造成事故(除经济赔偿外),还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例是存在的。

2.4 提升服务内涵是车辆管理的核心所在 医院用工待遇不高,用工名额受限,70%以上的驾驶人员是聘用制,而他们的工作是有连续性的,白班、夜班工作较辛苦,收入不甚理想,驾驶队伍出现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现象。

车辆职能将从过去的以运输为主的模式上升为集运输与服务一体化的崭新模式,在此过程中,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服务态度的提升、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也亟待加强。所以,相关的培训以及与服务性行业的沟通交流也极为重要。

3 加强车辆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组织机构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现有车辆30多台,人员24名,年行驶近80万公里。除保障医院的医、教、研及管理用车(夜班)外,还承担着省、市重大政治任务及大型赛事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也担负着全省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保障的用车。医院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加强管理。为了更好地为临床一线做好车辆保障服务,将所有的车辆扎口管理,成立了车辆管理科,设立科长1名,调度1名,安全员(兼)1名。车辆管理科的成立得到了医院和后勤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在综合考虑下,调整了车辆管理科的编制,对于管理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员工的培训拓展了新的思路。服务对象的多样化所致的不仅仅是车辆管理科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车辆管理模式上的变化。作为大型综合医院的运输管理职能部门,本院与各分院之间的工作联系导致了车辆运输及调配压力的增大。车辆管理科从过去单一的运输服务,转而变为集运输、服务、保障、急救为一体的多功能化科室,而这种身份的转变及运转方式的多样化,必须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科的管理职能。

3.2 创新管理方法 确保安全高效 车辆的安全行驶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驾车人的法制观念,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能自觉服从交通管理,提高法制观念。必须认真学习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的法律法规[1]。科室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组织用试卷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还请来了南京市交通管理局第五大队的工作人员定期给大家讲授交通安全及法规方面的课程,解剖事故案例,让大家明白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二是强化对驾驶技能的培训,作为一名专业驾驶人员,应具备和拥有良好过硬的驾驶技能和丰富驾驶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驾驶技术,车辆管理科开展了复杂道路的驾驶演练活动。邀请了专业越野车辆驾驶员,讲解了复杂道路情况下的驾驶技巧,并现场示范指导如何在复杂道路上进行驾驶车辆。三是车辆的安全性能。出长途前要对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查出隐患。决不“带病”出车,需要配备两名驾驶员的必须配备。多年来坚持每月进行车辆安全例行检查,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并将检查结果和个人的月考核相结合,与科室的奖惩措施相结合。

3.3 管理规范严格 强化节约措施 医院所有车辆由车辆管理科统一集中管理并调配使用,这样通过整合资源、集中管理、明确任务,不但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率,而且减少浪费,杜绝了一些部门不规范、不合理的用车。

医院各部门的用车,往往是去同一个卫生行政主管单位或某一部门(包括机场、车站的接送),此时的车辆调度,就需要把计划用车和灵活调整相结合。与用车部门或用车人沟通协调,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在时间、地点上做一些小调整,合并用车、搭顺车,既保障了用车,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可用大型车辆替代小型车辆作为班车使用,节约用车资源的同时,降低能源的消耗,控制成本。

严格车辆管理的“三实行”制度,(1)车辆实行严格的检查制度,一是每天自查,二是抽查,三是每月集中检查。(2)实行“定人定车”制度,各人对于车辆保管的整洁度、维修保养日程、车况等都要各负其责。(3)由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实行轮休制度,以便全面保障医院车辆需求。执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科室规定每月不定期大规模检查1次车辆,检查内容包括:车外部整洁、车内部整洁、发动机内部整洁、左右方向灯(前后)、雾灯、刹车灯、机油状况、刹车状况、冷却液状况、刹车油状况、皮带松紧度、轮胎胎压状况等,对于检查结果优秀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且将此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

对车辆维修保养严格把关,车辆信息建立归档。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节约不放松的原则,对严重影响安全的零件,该修则修,该换则换。所有的维修项目,必须先向科里申请,核查同意后开具送修单,到指定修理厂维修。

由于医院24小时工作的特殊性,晚上有轮流值班人员,保障夜间车辆需求。同时,不允许驾驶员之间随意换班。如有特殊情况,换班则需通过相关领导批准,方可生效,否则视为违规处理。市内用车中途等待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1个小时,特别是夏天,车辆在等待时慢车打空调,易导致油耗上升、加大机械磨损及造成环境污染。如有需要,根据车辆调配情况,另行处理。

停车费、过路费的日常报销,一是严格审核,二是长途过路费要和出车单相符,加油发票要和公里数相符,抬头完整并注明车辆牌号。油卡是一车一卡,对号加油。三是市内停车票据,要有用车部门人的签名,防止个人夹带报销行为,对驾驶人员的违章、不遵守条例的处罚,不予报销且自付罚款。

我院车管科现有30多辆车,多年来从未花过单位的洗车费用,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清晨还是深夜,每当用车结束后都是驾驶员自己洗车,从未间断。

3.4 结合工作实际 提升服务内涵 提高驾驶员对做好服务的认识,行车中必须有两种基本意识:一是确保行车的安全;二是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对每次的用车任务,要求必须提前到达指定地点,“车等人”的原则不能改变。转变服务理念,将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服务。(1)为了便于用车人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每个人的车上设立了包含驾驶员姓名和照片的工作卡及便民联系卡(通讯号码),提高车辆的机动性,时刻保持良好的车容车况。(2)车上配备了雨伞和矿泉水,以便在突然下雨时给用车人提供方便,服务的对象有些是老专家或教授,年岁已高,多有不便,驾驶员都能主动搀扶,帮忙递拿物品。(3)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驾驶员要清楚乘客出行的情况,需要时,主动留下联系方式。行车过程中,双方难免有沟通交流, “请”、“您”、“谢谢”、“抱歉”等礼貌用语就显得不可或缺。在乘客有大量行李的情况下,上车时主动拎包,下车时在乘客之前下车,将行李卸下车。当任务结束时,一句“您慢走”,能够充分体现驾驶人员人性化服务的意识,亦能够提升车辆管理科服务的形象。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驾驶员,除了要有精湛的驾驶技术以外,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一是要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念理想,坚持廉洁奉公,遵守社会公德,积极维护好医院的良好形象;二是要有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甘于牺牲个人利益;三要有保密意识,严守纪律[2]。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一是学习氛围浓厚、工作热情高涨。二是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无论是服务对象还是职工自己,大家都能感觉到科室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也更规范化和人性化,一些细小的服务举措确实给工作带来了新气象。三是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四是团队的凝聚力增强,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修车费和车辆日用品费用以及油耗费用在下降;安全行驶无事故、无赔偿,每年的保险费用在下降,这充分说明只要加强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发挥团队精神,安全、规范、节约、服务齐抓共管,是切实可行并且卓有成效的。

1 陈允文.加强车辆管理制度建设 保证优质服务安全行车[J].中国电子商务,2010,9:152.

2 杨斌.关于高等院校车辆管理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110.

猜你喜欢

车辆管理用车驾驶员
浙江省绍兴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 王剑文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车辆管理信息发布系统
2019年全国两会用车“全面体检”
试析车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寻衅滋事大众T6对决奔驰V级
基于面向对象的车辆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天天用车翟光龙:王兴教我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