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对比

2013-04-17余玉香

中国药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丁三醇宫素剖宫产

余玉香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浙江 台州 318000)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近年预防产后出血药物之一[2]。笔者通过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给药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寻找较适宜给药的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有剖宫产指征同时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平均 (27.25 ±3.18)岁;孕 37+2~42+1周,平均 (38.03 ±0.51)周;孕 0~5 次,平均(2.29±1.32)次;产 0~3 次,平均(1.37±0.34)次;前置胎盘80例,双胎妊娠20例,疤痕子宫2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4例,巨大儿10例,羊水过多6例;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且均无哮喘、胃溃疡、严重过敏体质及青光眼等前列腺素禁忌证。将15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3组,每组50例。3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为1 mL∶10 U,国药准字H11020363)10 U,静脉滴注30 U;观察1组胎儿娩出后宫体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为 1 mL ∶250 μg,国药准字 H20094183)250 μg;观察2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直接三角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观察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采用容积法+称重法[3]。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颜面潮红、出汗发热、呕吐、腹泻、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 F和 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 3组产妇产后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L,会导致产后贫血、休克、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导致子宫切除,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临床剖宫产率明显提高,产后出血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尤其是以巨大儿、多胎妊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痫前期为指征行剖宫产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正常产妇明显提高[3]。宫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效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关键在于促进子宫收缩,常用的药物有缩宫素、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制剂[4]。缩宫素和垂体后叶素的半衰期短[5],垂体后叶素、麦角新碱有明显的升高血压作用,且麦角新碱近年因不生产而缺货;米索前列醇是口服片剂,起效较慢,剖宫产术中使用不便。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α的(15 s)-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合成的卡前列素与氨丁三醇1∶1的化合物[6]。其为钙离子载体,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引起子宫强有力的收缩,促进胎盘剥离部位收缩,发挥止血功能,还可刺激缝隙连接形成,关闭血窦,迅速止血[7]。与传统的前列腺素类物质如米索前列醇和卡孕栓相比,卡前列氨丁三醇半衰期长,生物活性强。本试验结果显示,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预防性宫体注射和直接三角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发生率等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肯定[8]。

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给药途径多种多样。采用经腹壁宫体注射,常用于紧急救治,但是在盲视操作下,不能准确定位,存在药物散失的可能。也有研究应用宫颈注射法,但无菌要求高,操作复杂,临床应用受限[9]。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1组与2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肌肉注射方法简洁可靠,不受时间、条件限制,药物无损耗、吸收完全、释放平稳[10]。特别是在子宫切口出血较多、需要迅速钳夹和缝合子宫切口的关键时刻,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由手术台下护士完成操作,便于手术医生赢得时间实施切口紧急处理。虽然观察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1组(P<0.05),考虑可能因肌肉注射后血液中药物浓度高于宫体注射组所致[11]。但不良反应呈一过性,未作处理短时间内均自行缓解,并不影响治疗效果,没有给孕产妇带来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管是宫体注射还是直接三角肌均能增强宫缩,促进血窦迅速关闭,达到了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肌肉注射法简洁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较高,但为时短暂,不影响治疗效果及孕产妇预后,特别是在术中大量出血的情况可由台下人员配合实施,可为手术医生赢得时间进行有关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1]全国产后出血防止协作组.中国妇女产时产后24 h内失血量调查[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7(5):336.

[2]杨国庆,於利刚.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2-53.

[3]周林菊.预防产后出血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31(2):285-286.

[4]张春华.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 628-2 629.

[5]王景丽,张雅凌.浅谈缩宫素应用方法与产后出血[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86-87.

[6]王建东,孙岳琴,郭益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配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9,21(6):154-155.

[7]程晓仙.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3):224-225.

[8]金筱筱.欣母沛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09,21(9):93-94.

[9]唐 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5):894-895.

[10]严 俊.欣母沛不同给药方式对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2):1 335-1 336.

[11]袁 力,何善阳,陈淑琴,等.两种不同方法应用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 115-5 116.

猜你喜欢

丁三醇宫素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